先说结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旦贷款发生逾期,不仅会在个人信用报告中留下污点,还会影响日后申请房贷、车贷等大额贷款的可能性。常见4种误区,一文帮你缕清。
误区一:换掉手机号码出借人就找不到“我”。
部分借款人借款逾期后,会采取卸载APP,更换手机号等行为来逃避出借人的催债,认为找不到“我”就不用还款,但此种认识是错误的,贷款平台留存有借款人申请贷款时填写的基本信息、紧急联系人信息、出具的身份证照片、签订送达地址确认书等信息,出借人依据上述信息后通过法律程序主张借款,法院一般都会予以支持。
误区二:小额贷款不上征信不还影响不大。
误区三:出借人追要欠款成本过高可能不追债。
误区四:利息不合法不用还。
大部分网上贷款平台在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协议时都会约定较高的利息,部分借款人认为利息约定过高违法,所以利息不用还,但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第二次修正)》第二十五条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例如,目前2024年3月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为13.8%,意味着即使双方约定的利率过高,也仅仅是超出13.8%的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而借款人依然要支付13.8%的利息。
福建拓丰律师事务所提醒: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量入为出,避免超前消费。即使逾期也不要逃避,认清逾期不还的严重后果,可以积极与出借人协商调解,说明自己的困难和还款意愿,采取延长还款期限、寻求延期还款、分期还款或提供担保等方法积极履行还款义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