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挑出大家常用的几种还款方式做详细的讲解,剩下通俗易懂的就简单说明,争取用大白话讲的大家都能听懂!(有图有文有真相,不用担心看不懂)
一、等额本金
等额本金又称利随本清、等本不等息还款法。贷款人将所有本金平均分摊到每个月内,然后按照每月剩余未还的本金额计算利息。因为每个月都在归还本金,所以每个月的利息会越来越少,每个月的还款总额也在逐步下降。
计算公式: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还款月数)+(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每月本金=总本金/还款月数每月利息=(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还款总利息=(还款月数+1)*贷款额*月利率/2还款总额=(还款月数+1)*贷款额*月利率/2+贷款额
举例:100万,20年期,年化利率5%,具体明细如下图:
等额本金很好理解,就是每个月需要还的本金是固定不变的。即如上举例的100万,20年期,每月还本金就是4166.67元,直达还完100万本金。这样每个月欠款就减少了4千多,那么下个月的还款利息也就少一些,最后一个月只需要还17块钱的利息,因为4千多块钱一个月的利息也就这么多。
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本金+利息的月供总额逐月递减,前几年的还款压力比较大,后面越还越轻松。
小贴士:等额本金常见于购房贷款、房屋抵押贷款等大额长期借贷方式中。等额本金的优点是还款总额每月递减,前期还的本金够多,还款总额较少,适用于当前收入高但未来收入可能降低的人群,也适合有提前还款计算的人群;等额本金缺点是前期还款压力较大。
二、等额本息
等额本息又称为定期付息,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由于每月的还款额相等,因此,在贷款初期每月的还款中,剔除按月结清的利息后,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少;而在贷款后期因贷款本金不断减少、每月的还款额中贷款利息也不断减少,每月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多。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x月利率x(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每月利息=剩余本金x贷款月利率
还款总利息=贷款额*贷款月数*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贷款额
还款总额=还款月数*贷款额*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举例:100万,20年期,年化利率5%,如下图所示:
等额本息每个月的月供是相等的,它是根据一个复杂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具体如下图:
从上图看来,每个月还款的本金和利息不是固定的,本金由少变多,利息由多变少,也不难理解,刚开始借款欠着银行本金多,利息自然也多,随着所欠本金逐渐减少,利息也可以少付点了,这样就能从每个月的月供里拿出来更多的部分还本金。
小贴士:等额本息常见于购房贷款、房屋抵押贷款等大额长期借贷方式中。等额本息的优点是每月还款总额固定,前期还款总额相对较低,没那么大的压力。缺点是等额本息前期月供还的大部分是利息,还款总额比等额本金更高。
很多人买房一直纠结该选择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计算一下等额本息的总还款额比等额本息高很多,老是觉得选择等额本息亏大发了,怀疑是不是被银行算计了。其实并没有,这两种借贷方式都是很公平的。
如果有提前还款的计划,并且觉得前期还款压力不大,不妨选择等额本金更合适。如果没有提前还款的计划,那么选择等额本息是更划算的。
三、等本等息
等额本金、等额本息这两种借贷方式都是很公平的。但是有一种还款方式是耍流氓的,那就是等本等息。(很多银行、放贷机构为了混淆视听,也把这种方式称为等额本息)
举例:100万,20年期,年化利率5%。拿等本等息与等额本金相比,如下图:
等本等息比等额本金多支付将近50万的利息。实际年化率将近8%!!!
等本等息就是,虽然你已经还掉一部分本金了,但是利息不能少,还掉的本金利息照常付。这种还款方式的实际利率比名义利率高,最高可以接近2倍。
1万元÷12月=833.33元/月,也就是每月归还本金833.33元,再加上利息60元,每月需还款893.33元。我们用EXCELL拉一个表格,利用IRR公式计算一下真实月利率:
这是因为每月已经归还了一部分本金了,而利息却一直按照全额本金来计算。就拿最后一个月来说,本金欠款只有833.33元了,却依然要支付60元利息,最后一个月的月利率=60÷833.33=7.2%!
IRR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你可以不用掌握IRR公式的用法,只需记住等本等息的真实年利率≈宣传年利率*2。
四、先息后本和随借随还
先息后本:每个付利息,每1年或者3年一次性归还本金。
随借随还:借多少本金,还款的时候按照年化利率乘以实际天数计算利息。但是要说清楚,是不是每一笔随借随还都有征信记录,否者你就会发现你在打印征信报告的时候有十几页。。。
一次性还本付息:一般是借款1-3年,最后一个月一次性还清本息和利息。
讲解完还款方式之后,那么到底应该选择哪种还款方式呢?
举例100万,利率5%,贷5年和10年做比较,有人就会问问什么不是20年?因为大多数贷款人还款期限并没有那么长,实际3-5年就会提前还款,顶多贷10年。
前五年:
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的资金占用率,利率都是一样的,但是等额本金多还了7.3万的本息,等额本息赢。
先息后本因为有1年还一次本金的,也有3年甚至5年还一次本金的,加上每年1%的还贷过桥磨损成本。年化利率6%,这样相当于先息后本每年多支付1%的利息,换来100%的资金占用率。适合对现金流苛求度比较高的人群。
等本等息就是个陪衬,只有信用卡分期和信用贷的时候它才能真正派上用场。
前十年:
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的利率都是一样的,等额本息资金占用率更高,等额本金不仅资金占用率低多还了8.4万的本息,等额本息赢。
先息后本比等额本息多17.5%的资金占用率,但是十年多支付了18.6万的利息。粗略算多占用的这部分资金年化利率10%多一点。(等本等息就是个陪衬)
等额本息
举个栗子:一对夫妻,总收入每月1.3万的话,等额本息还款每月需还6599.56元,也就是收入的一半,可以接受,等额本金还款的话,第一个月就要还8333元。
对于年轻人来说,收入的增长是可以预期的。因此把更多的还款放在将来,占据收入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总额多付14万看起来挺多,但这是8-10年以后多出来的,以发展的眼光看,将来这些钱实在不算什么,没必要给现在增加压力。
等额本金
适用人群:由于前期还款压力大,适于收入目前较高,将来有可能下降的人,比如快退休的人群。
等本等息
举个例子:最常见等本等息的就是信用卡账单分期,大家可以看下,广发银行账单可分期金额为39200元,每期手续费172元。这个就是典型的等本等息,每月本金相同利息也相同。
但是真实利率司多少呢?通过IRR公式计算得出:
如图所示,它的真实利率是10%。你可以不用掌握IRR公式的用法,只要随便打开一个贷款计算器(例如打开支付宝里面的“房贷计算器”),输入贷款金额和利率,看月供数字。比如房贷机构和你说利率是多少,你直接问月还款金额是多少,然后自己用计算器算一下,月还款金额对应的利率是多少。
举个栗子:
银行和你说贷1万,分12期还清,每个月只需要还75块钱利息,相当于每个月0.75%,乘以12,名义利率每年9%。实际月还款是1万除以12=833.33,再加75块钱利息,每个月还款908.33元。你不用想到底怎么回事,打开计算器验证一下就可以了:
按照9%的年化利率算,月供874.51元,和房贷机构的数字不一样。然后你可以把贷款计算器的利率调高:
试过几次你就会发现,16.21%的利率算出来的结果和房贷机构说的月还款额是一样的,那实际利率就是16.21%了,并不是9%。完全不用学会IRR公式,通过手机立马就能算出实际的年化利率。
先息后本
并不是所有的先息后本都是黑心算法,也有一些机构的实际利率并不高,比如工行信用卡分期。还有一些信用贷款,明知道实际利率比较高,但是利息低的信用贷条件苛刻,不是所有人都能申请下来的,利息高点只要能接受,解决问题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说了这么多,对于大额的借贷,长期还款(例如房贷,大额消费贷等),哪种还款方式最好呢?
先来看看每种还款方式的对比和分析
1.等额本息大部分人会选择。资金使用率高,还款负担小;
2.等额本金资金使用率较差,前期还款压力大。但总体利息支出较低;
3.先息后本资金使用率高,适合现金流苛求度高的人群;
4.等本等息是有隐藏利率的,还掉的部分后续仍计利息,标注的年化看起来很低,实际会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