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一、抵押合同的条款包括什么
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1、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2、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3、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归属或者使用权归属;
4、担保的范围。
二、抵押合同范本
抵押权人(以下简称甲方):
家庭地址:
抵押人(以下简称乙方):
身份证号码:
规定抵押财产
1、乙方提供的抵押财产是:(以下称“抵押物”)。
共有人均同意以抵押物为主合同项下债权提供抵押担保。
共有人:(签字)
2、抵押财产的详细情况以本合同所附“抵押物清单”为准。
3、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物及其从物、从权利、附着物、附合物、加工物、孳息及代位物。
规定担保的主债权及担保范围
1、担保的主债权为编号为的主合同项下的本金元人民币(大写金额),利息计算方式为,借款期限为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规定抵押物的登记
如果本合同项下的抵押物属于法律规定需以登记为生效要件,乙方应在本合同签订后日内,立即向登记机关办理本合同项下抵押物的抵押登记手续,并在登记手续办妥后三日内将他项权利证明、抵押登记证明文件正本及抵押物权属证明正本交抵押权人保管。
规定保险
1、乙方应为抵押物投保,保险金额不低于或抵押物的评估价值,保险期限不短于主合同项下债务履行期限,并应指定甲方为保险权益的第一受益人。保险手续办妥后,乙方应将保单正本交甲方保管。
2、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应按时支付所有保费,并履行维持保险的有效存续所必需的其他义务。
规定乙方的陈述与保证
2、乙方在签署和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向甲方提供的全部文件、资料及信息是真实、准确、完整和有效的。
3、乙方对抵押物享有充分的处分权,若抵押物为共有的,其处分已获得所有必要的同意。
规定乙方的义务
1、抵押物有损坏或者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乙方应及时告知甲方并提供新的担保。
3、乙方应合理使用并妥善保管抵押物,不应以任何非正常的方式使用抵押物,应定时维修保养以保证抵押物的完好,并按甲方的要求办理保险。
4、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应有任何使抵押物价值减损或可能减损的行为;不应以转让、赠与、出租、设定担保物权等任何方式处分抵押物。
5、乙方应配合甲方对抵押物的使用、保管、保养状况及权属维持情况进行检查。
6、乙方应在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日内,立即书面通知甲方:
(1)抵押物的安全、完好状态受到或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2)抵押物权属发生争议;
(4)抵押权受到或可能受到来自任何第三方的侵害;
(5)乙方的工作、收入发生重大变化。
7、乙方应配合甲方实现抵押权并不会设置任何障碍。
规定抵押权的实现
下列任一情况出现时,甲方有权依法拍卖、变卖抵押物,并以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1)债务人未按时足额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2)乙方未按规定第1项约定另行提供担保。
规定保证条款
1、因下列原因致使抵押权不成立或未生效的,乙方应对债务人在主合同项下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1)抵押人未按规定约定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
(2)抵押人在规定项下所作陈述与保证不真实;
(3)因抵押人方面的其他原因。
2、甲方宣布主合同项下债务全部提前到期的,以其宣布的提前到期日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日。
3、本保证条款的效力独立于本合同其余条款,本保证条款的生效条件为:本合同项下抵押权因规定1项所列原因未成立或不生效。
规定争议解决
本合同项下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起诉,均需向本合同签订地民法院起诉。
甲方:年月日
乙方:年月日
以上为抵押合同范本,范本的作用在于对抵押质押做一个框架上的参考,实际生活中,抵押质押的内涵不止于一个合同范本,对于不同的标的额、不同的标的物,仅仅依靠格式合同范本是不够的,针对具体情况,在把握抵押、质押原则的同时,每个合同都有其特殊的侧重点,这些特性也在决定着合同的精确性。
合同不一定非要书面才生效。一般来说,书面合同具有明确的条款和形式,便于双方明确权利义务,在发生纠纷时也更易于举证。但口头合同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有效的。如果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了一致意见,并且通过口头方式进行了约定,且实际履行了合同义务,那么该口头合同也是有效的。然而,口头合同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双方对合同内容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等。所以,为了避免纠纷和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在重要的交易中,最好签订书面合同。同时,一些法律规定的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如不动产买卖合同、抵押合同等。总之,合同是否生效取决于双方的约定以及法律的规定,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合同一定要书面才生效。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形,建议你可以将具体事宜描述清楚些,这样我们才能给你更好的解决方案,才能更精准的解决你遇到的法律问题。
您好,盈科(海淀)律师事务所,很高兴为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你好,具体要结合双方合同约定的违约条款以及对方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