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爸就两个孩子,你们将来要互相帮助。“
小的时候,我以为“互相帮助”的意思是我扶着你,你帮下我。
长大以后才知道,爸妈眼里的“互相帮助”,是指弟弟买房,自己还贷。
回想起来,我和弟弟的待遇其实从小就不一样。
比如,自己从来没有零花钱,衣服是不合身了才换。
而弟弟,却能定期收到爸妈给的钱,买各种零食和文具,球鞋还没旧便有新的穿。
尤其那辆单车,高中三年我一直想要都没要到,爸妈却把它放在弟弟门前,作为他的高中礼物。
对比悬殊,心里不是没有过想法。
但每次,爸妈都会用不同的话来安慰我:
“你一个女孩子,骑单车不安全。”
“从小到大你都很听话的,从来不要这些东西。”
“要供你们姐弟读书上学,我们压力也很大,这次先买弟弟的,下次一定给你买。”
我不疑有他,认为一切只是因为弟弟年纪小,性格跋扈,爸妈自然会宠着些。
在人生的前25年里,我没觉得父母有任何问题。
直至前几年,我告诉他们和男友合开的花店收益不错以后,有些事情开始变了。
他们时不时说到,退休金太少,老了身体也差。
弟弟很快就要毕业,让我以后多帮着他。
我没敢搭话,只能逢年过节塞个几百一千的给他们,毕竟,花店的宣传、进货和租金还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的。
“以后,每个月拿点钱回家里,还房贷用。”
某天晚上,爸妈在饭桌上突然严肃地说,想和我商量一件事情。
原来,他们私自买了一套两居室,30年的房贷,每个月要还7000多。又因为积蓄都拿去给首付了,而退休金只够生活,希望我能分担一下。
父母已经开口,做女儿的也不好拒绝,只能问每个月需要多少。
“能不能给个6000,不然还不上,家里这套老房子就得卖掉了。”
听完,我居然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不和我商量就仓促买房,甚至都不考虑自己的还贷能力,他们到底怎么想的?
“要是没那么多,拿少一点也行,我们不是看你工作这么久了,也没拿多少钱回家里嘛…….”
看着那天特别丰盛的饭菜,听着他们在耳边絮絮叨叨,忽然明白什么叫做如坐针毡。
为逃离房子里的那一切,我答应了爸妈的请求。
就这样,我开始了替爸妈还房贷的生活。
去年,读大四的弟弟开始面临就业问题,我认为,也是时候让他知道家里的状况。
我告诉他,爸妈背着我们买房,每个月要还贷7000多,而自己已经帮着还了快一年。
我和他说,你是时候长大了,未来要一起分担家里的事情,“工作要争气点,花钱不能再这么大手大脚了。”
聊完以后,我还和身旁的男朋友说,感觉弟弟长大了,变懂事了。
可惜,还没等到弟弟出来工作的那一天,我就收到了他的道歉。
在那次通话的三个月后,他告诉我,房子虽然是爸妈买的,但不是他们的。
“我没听懂你的意思,房子不是爸妈的?”
“是他们买给我的,是我的名字。”
我的爸妈,不仅花尽毕生积蓄,为没有挣钱能力的弟弟提前买房,还让他们的女儿,帮其还贷。
而这件事,自始至终只有我一人被瞒在鼓里。
怪不得,他们买房没和我商量,拿退休金的人居然能办30年的贷款。
想了很久,我决定和爸妈摊牌。
在饭桌上,我说自己会还贷还到弟弟毕业那天,“未来,这套房子的任何债务都与我无关。”
父亲拍桌,震耳欲聋的响声让人发怵。
“什么叫和你无关,我养你这么大,家里事情怎么就和你没关系了!”
劈头盖脸一顿数落,父亲不容争辩的样子,令我觉得特别陌生。
母亲带着哭腔,又说那句:
“我和你爸就两个孩子,你们将来还要互相帮助。“
当你们的女儿过着合租生活,住在一个没有电梯没有保安的旧小区时,你们的儿子,还没毕业就有自己的房子。
就是这样,你们还骗她替弟弟还贷。
这算什么“互相帮助”?
怕有更大的争执,我放下三个月的房贷款,带着一肚子的话逃出了家。
我劝自己狠心拒绝,每每聊到最后,不欢而散。
“我们只好找人借钱,算上利息欠了几万,他们现在就堵在外面。”
“女儿,你就不能帮一下你弟弟吗?”
流泪听完母亲气急败坏的哭诉,手抖着给父亲卡上转完三万块,然后关机。
一片死寂当中,我想起了《欢乐颂》。
爸妈卖惨,让女儿替儿子还债。
原来,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樊胜美。
今年春节,我应该不会回去了。
相比积蓄全被掏空,被骂白眼狼,也许一个人冷冷清清的过年,更好。
广州PLUS将从留言点赞排名前十的网友中,随机抽出一位,送出价值200元购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