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赔偿金父母分配比例是多少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4.02山东

死亡赔偿金是侵权人对受害人死后做出的经济补偿,这笔赔偿金应当按照继承法当中的继承顺序来进行分配,如果子女死亡后要对死亡赔偿金进行分配的,那么死亡赔偿金父母分配比例是多少?阅读完以下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可参照《继承法》的规定。但在审判实践中应根据不同情况,考虑劳动能力、生活收入水平、照顾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1、对于受害人生前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如果受害人死亡后,仍在一起生活,不需要分割;

2、对于受害人生前共同生活的近亲属(父母),在受害人死后,到其他地方生活,权利人要求分割的,应根据权利人有无劳动能力、有无其他生活收入等情况,本着照顾老弱病残的原则,同时考虑受害人父母、未成年子女已经获得抚养费,可按《继承法》的规定进行分割;

3、对于受害人的成年子女,在受害人死亡前,已经成家且单独生活,因死亡赔偿金具有经济补偿和精神抚慰金性质,无论是成年子女,还是未成年子女,其亲人的突然去世,在精神上肯定是非常痛苦的,应当进行抚慰,但总的分割比例不能超过《继承法》的规定。如果其成年子女,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而受害人生前共同生活的一方无工作、无收入,其子女可以少分或者不分,最多不能超过死亡赔偿金的10-15%;如果成年子女,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而受害人生前共同生活的一方有一定的收入,其子女可以在死亡赔偿金的20-30%范围内分割。

所有具有原告资格的亲人,即死者的近亲属。民诉法中的“近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顺序的原告,只有死者没有第一顺序的亲属时,其他近亲属才可以享有原告资格。

对于死亡赔偿款,受害人亲属未起诉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分割。这是贯彻民诉中“不告不理”原则,当事人没有向法院提出请求,人民法院不可以主动剥夺或者赋予当事人权利。

从一般意义上说,死亡赔偿金属于对死者亲属的精神抚慰金。这种精神抚慰金以死者亲属由死亡事件所受的精神痛苦为填补对象。在司法实践中,这种赔偿的请求权人应以死者的近亲属为限。不具有近亲属关系其他利害关系人(如债权人),无权请求死亡赔偿。不法侵害他人生命权事实发生后,如果受害人没有近亲属,则侵权人并不承担死亡赔偿金。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并无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定,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出现赔偿金分配纠纷问题。根据死亡赔偿金的抚慰性质,应当考虑各近亲属与死者的身份关系、共同生活关系以及实际生活状况合理分配。

第一,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因此,赔偿权利人首先是指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即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完全不存在时,才开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二、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范围,死者近亲属中赔偿权利人是死亡赔偿金的共有人。对于死亡赔偿金的分配,首先应坚持自愿协商原则,由近亲属之间对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进行协商,确定各自应分配的数额。

第三、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在分割该笔赔偿金前,应扣除已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即优先支付被扶养人生活费)。

但由于感情联系是一个抽象概念,很难进行量化。因此在审判工作中,可以参照《继承法》第十三条确定的遗产分配方式,对此标准进行合理适用,以是否履行了扶养义务作为认定感情亲疏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一般应当均等,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死者生前共同居住的近亲属可以适当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但不尽扶养义务的,不分和少分。

注意:

1、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动予以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且赔偿协议未明确赔偿项目,应视为是对权利人物质损失与精神损害的混合赔偿。

2、债权人不能对死亡赔偿金提出主张。由于死亡赔偿金不同于遗产,它具有人身专属性,即专属于受害人的近亲属,死者生前的债权人没有请求权,不能要求分割死亡赔偿金抵债。同理,赔偿义务人也不能以死者生前欠其债务为由扣除部分或全部赔偿金。

3、死亡赔偿金不能根据死者生前的遗嘱分配。遗嘱是自然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处分自己的财产,安排与此有关的事务,并于死亡后产生法律后果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因而遗嘱事实上也就是对遗产的处分行为。而死亡赔偿金并非死者的遗产,不能通过遗嘱的形式对其进行处分,只能按补偿原则在继承人之间适当分割。

THE END
1.遗产分配配偶儿女父母的比例是什么?专家导读 遗产分配配偶儿女父母的比例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可以协商进行处理,也可以按照均等的情况来进行分割,具体情况下可以按照遗产分配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法的认定,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 遗产分配配偶儿女父母的比例是什么? 一、遗产分配配偶儿女父母的比例是什么? 配偶儿女父母均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一般https://mip.64365.com/zs/1164698.aspx
2.配偶与子女遗产分配比例是怎样的配偶与子女遗产分配比例一般应当均等分割,但如果有特殊情形需要予以照顾。具体如下: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可以多分;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4、对有抚养能力和扶养条件https://www.autohome.com.cn/ask/2263454.html
3.继子女父母关系丨继子女需满足何种条件,才有权继承继父母遗产需要明确的是继子女父母能否以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身份继承对方遗产,以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抚养关系为标准,也就是说只有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具有抚养关系才有继承权。 01 法律规定 《民法典》继承编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ODM0ODE2MQ==&mid=2247492777&idx=1&sn=e46a03b079e73cf22f954c7eb26c91f4&chksm=eb77223531e7882591e95b0be56e28704dfe8ec98051c0498c15ed73bb3a4a66bbf016d4c0cc&scene=27
4.儿子的遗产父母和配偶继承比例配偶子女父母遗产继承比例是均等的吗 针对遗产继承中配偶子女的分配问题,通常配偶和子女的继承比例是均等的。具体操作包括:首先确定遗产的范围和价值;其次确认继承人的身份和顺序;然后根据法定继承原则,配 全部3个答案 > 1.38万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继承中并非所有房产都能继承? 房产继承 4.31万人浏览 看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60927.html
5.遗产继承法配偶与子女的比例遗产继承继承知识如果配偶和子女同时继承遗产那么遗产是怎样分配的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配偶和子女在法定继承中是同一顺序的第一顺序继承人。通常情况下,配偶和子女的继承比例为1:1.除非继承人之间有其他约定。法定继承的顺序是按照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进行,然后是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如果存在https://www.suewinjk.com/content-1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