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详解:一文带你了解我国继承法新规!遗嘱法律继承权遗产继承

我们先明确一下什么是“法定继承”。简单来说,“法定继承”就是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来确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在“法定继承”中,被继承人的遗产将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和比例,分配给其近亲属。

【注意】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知识产权等。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二、“法定继承”的一般规定

(一)“法定继承人”的确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当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二)“法定继承”的基本规则

1、第一顺序继承人

(1)配偶作为继承人的规定

首先,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享有与被继承人子女、父母同等的继承权。

其次,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在进行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作为配偶所有,其余的部分再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分割。

另外,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的,有权处分所继承的财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涉。

(2)子女作为继承人的规定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他们都享有同等的继承权,不受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3)父母作为继承人的规定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他们同样享有子女的继承权,并在子女去世后继承其遗产。

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

(4)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子女继承权(代位继承)

如果子女在父母去世后先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去世,那么他们的子女(即孙子女、外孙子女)可以代位继承父母的份额。

2、第二顺序继承人

(1)兄弟姐妹作为继承人的规定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他们都享有同等的继承权,并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继承遗产。

另外,如果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2)祖父母、外祖父母作为继承人的规定

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另外,当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去世时,他们的子女(即孙子女、外孙子女)可以代位继承父母的份额。但如果孙子女、外孙子女也先于被继承人去世,那么祖父母、外祖父母将直接继承这部分份额。

三、特殊情况下的“法定继承”

(一)没有法定继承人的情况

当被继承人没有法定继承人,又没有受遗赠人时,其遗产将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如果被继承人生前属于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其遗产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二)胎儿的继承权

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继承权的放弃与剥夺

继承人可以自愿放弃继承权,但需要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明确表示。同时,如果继承人存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其继承权将会被剥夺,即丧失继承权。

(二)被继承人所欠税款和债务的清偿

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只需以所得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负责清偿被继承人所欠的税款和债务。当然,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可以不负责清偿被继承人所欠税款和债务。

(三)法定继承的争议与解决

在实际生活中,法定继承往往涉及到复杂的家庭关系和财产分配问题,难免会产生争议。那么,当发生争议时应该如何解决呢?

1、协商解决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尽量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争议。在协商过程中,大家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并尝试找到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通过协商,不仅可以减少法律纠纷的发生,还能维护家庭关系的和谐。

2、调解解决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考虑寻求调解的方式来解决。调解是一种非诉讼的解决方式,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协助,帮助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调解具有程序简便、成本较低的优点,而且调解协议一旦达成,具有法律效力。

THE END
1.法律变革下的财产继承走向,最新继承顺序解析关于我们最新继承顺序的法律规定 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直系血亲的继承顺序优先于旁系血亲和配偶,在直系血亲中,子女的继承权优先于父母,父母的继承权优先于祖父母,配偶的继承权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变化反映了法律对于家庭关系和财产权益的重新平衡,更加注重保护直系亲属的权益。 https://www.sansongguo.cn/post/3586.html
2.民法典继承法解读财产权利的传承与管理继承人资格的确定 在民法典中,继承人的资格是通过遗嘱或法律规定来确定的。遗嘱可以自由指定继承人,而法律规定了无遗嘱或者遗嘱不明确的情况下的继承顺序。具体来说,直系血亲关系如子、女、父母优先于旁系和姻亲,这体现了对直系家庭成员特别保护。 遗产分配原则 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59143.html
3.民法典继承法解析遗产归属份额分配与法律保障民法典继承法解析:遗产归属、份额分配与法律保障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民法典作为我国现代化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继承权利的规范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对《民法典》中关于继承法的一些关键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继承人的确定 根据《民法典》,亲属关系较近的人优先享有继承权,这是为了维护血缘纽带的紧密性。同时https://www.cehhoilbv.com/jun-lei-yang-sheng/461928.html
4.法定继承人的确定和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工作动态在第一顺序中: (1)收养关系成立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互为继承人,与生父母不再互为继承人;但被收养人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可以分得生父母适当的遗产。 (2)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 http://www.nxcity.gov.cn/zw229/bmxxgkml/zfgzbm85048504/sfj7092/gzdt74837483/202411/t20241126_11668373.html
5.遗产继承顺序是先配偶还是先父母遗产中配偶和父母的继承顺序并没有绝对的先后。 遗产的继承权首先属于第一顺序的继承人,这些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如果这些人都存在,那么他们将按照法定的份额共同继承遗产。一旦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全部不存在,即配偶、子女及父母均已去世或无法继承,遗产将被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所继承,这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1010848.html
6.配偶子女父母继承顺序律师普法配偶子女父母继承顺序属于法定的同一顺序继承人。法律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继承人之间也可以协商确定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议不成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https://www.110ask.com/tuwen/18042536863589877496.html
7.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7.没有遗嘱的法定继承,如何确定继承人的顺序和范围? 若公民在去世之前没有留下任何遗嘱,则去世之后的遗产将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和分配比例进行分割。《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https://www.gzswtzb.org.cn/dbbanner/xfxcz/dnfg/202112/t20211203_71911708.html
8.[渝粤教育]西南科技大学婚姻家庭继承法在线考试复习资料(1)本文详细列举了婚姻家庭继承法在线考试复习资料中的重点内容,涵盖婚姻的成立、解除、财产分割、遗产继承、子女抚养等多方面,同时涉及了特殊情形如涉外婚姻、非婚生子女权利、收养关系等法律法规。试题涵盖单选、多选和判断题,全面测试考生对婚姻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1882217
9.父母配偶遗产继承的比例是多少?专家导读 父母配偶遗产继承的比例并没有统一规定,一般情况下,同一顺位继承人之间应当均等分配,但涉及到一方存在生活困难等因素的,也可以对其多分财产,具体情况应当按照协商处理的原则进行。 父母配偶遗产继承的比例是多少? 一、 父母配偶遗产继承的比例是多少? 对于遗产继承的比例,按照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https://mip.64365.com/zs/1170967.aspx
10.工伤死亡赔偿金如何分配,父母配偶子女可占多少济南王冠律师工伤死亡赔偿金虽然不属于遗产,但在分配中,一般都是按继承法的规定进行分配的,均等继承、适当照顾的原则。父母配偶子女各占1/3,但是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协商调整具体份额。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https://www.faniuwenda.com/video/index/show/id/3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