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继承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龙俊

然而在民法典立法过程中,曾经围绕继承编讨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问题并引发争议。虽然讨论的最终结果是不修改,但是笔者认为这一讨论过程仍然非常有价值,以下详述:

一、关于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

二、关于替补继承和后位继承制度

民法典编纂过程中也讨论过是否要明确规定替补继承和后位继承这两种制度。规定这两种制度无疑能够更加体现保护被继承人的意思自治,更加符合民法的基本原理。但是研究之后发现,即使不规定替补继承制度,仅仅通过民法总则的法律行为附条件也能实现制度效果。而对于后位继承制度,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限制先位继承人再处分遗产的自由?如果认为仅仅通过一个遗嘱就能达成限制处分效力,那么就会与物权的公示原则相矛盾。当然也可以规定后位继承只发生债法上的效力,但是仅仅只有债法效力能否达到制度目的也存在疑问。尤其是民法典在物权编已经规定了居住权,通过居住权的设计,就可以将实践中最重要的遗产——房产的后位继承制度目的直接实现,规定后位继承的制度必要性并不明显。所以最终替补继承和后卫继承制度均未规定。

THE END
1.父母财产子女继承顺序是怎么规定的父母财产子女继承顺序是怎么规定的 导读:对于父母的财产子女间的继承顺序是平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9条规定,在继承权的问题上男女平等,父母去世的时候如果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还在世的话,那父母的父母跟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可以均等的继承遗产。https://www.64365.com/zs/1166189.aspx
2.没有父母和子女继承人顺序是怎么样的?法律常识一、没有父母和子女继承人顺序是怎么样的? 没有子女和父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根据,《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https://www.lawpa.cn/changshi/262845.html
3.配偶子女父母子女继承的顺序是律师普法1、配偶、子女、父母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https://www.110ask.com/tuwen/4290157815207932118.html
4.遗产继承顺序是先配偶还是先父母遗产中配偶和父母的继承顺序并没有绝对的先后。 遗产的继承权首先属于第一顺序的继承人,这些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如果这些人都存在,那么他们将按照法定的份额共同继承遗产。一旦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全部不存在,即配偶、子女及父母均已去世或无法继承,遗产将被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所继承,这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1010848.html
5.房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房产继承顺序如下:1.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2. 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继承开始时,首先考虑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则考虑第二顺序继承人。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遗嘱继承还是法定继承,优先照顾缺乏劳动能力而没有生活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100519680
6.1127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民法典解读丨遗产管理人制度】《民法典》继承编第1127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民法典》继承编第1128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遗产管理人制度能够公平有序地保证死亡人遗产的https://super.sina.cn/shequn/post/detail_693823820141383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