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防商业银行押品管理系统建设探索和实践信贷质押物

押品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特定的信用环境下,对防范信息不对称、转移与降低信用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外部监管要求来看,监管要求已将抵质押物管理纳入资本管理宏观视野。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银监发〔2012〕1号),对合格缓释工具的认定方面采取谨慎的态度,同时强调银行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内部管理程序和最低操作要求。2017年5月,中国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银监发〔2017〕16号),明确将押品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要从三方面督促和引导银行加强押品管理:一是完善押品管理体系;二是规范押品管理流程;三是强化押品风险管理,对押品分类、估值方法和频率、抵质押率设定、集中度管理、压力测试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从内部管理要求来看,押品管理工作已由传统重点针对实物的管理,逐渐提升到面向过程以及围绕信贷业务全生命周期的抵质押品的管理。押品作为信贷业务担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平衡信用风险与收益,推进信贷业务产品创新,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在遵照监管的要求下,江西农信分析行内押品管理的现状,提出一系列优化措施,并通过建设全行集中式的押品管理系统,梳理行内押品管理流程,建立和完善抵质押品的估值和预警机制,构建估值管理、中介机构管理、风险监测体系,稳步提升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当前系统的技术和业务挑战

随着业务的发展,现有的押品管理模块越来越无法满足市场和监管要求,主要存在如下待提升点。

1.不满足监管要求

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规定了完善的押品管理体系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资本协议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基本要求。建立严格的押品管理程序与专业化的押品管理组织架构,强化押品全程动态监控与押品估值模型,以及建立统一的押品数据视图,对于银行的日常管理及新资本协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缺乏统一的押品数据标准

未制定全行统一的押品数据标准,目前押品数据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没有全行统一的押品数据视图。同时每个系统数据标准各不相同,导致押品基础信息要素缺乏,数据基础和积累不足,无法实现押品初估、重估、缓释等功能。

3.风险管控不足

一是押品无唯一性业务标识,同一个押品,可多次录入系统进行抵押,现有的系统设计,无法解决押品的重复录入和使用问题。

二是缺少押品合格性认定信息,无法区分押品是否为合格的抵质押物。

三是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未进行提示预警。常见的业务场景有:权证超期未归还、抵质押物价值下跌、抵质押物保险到期、未按时重估、票据冻结等,均未对其进行有效的提示预警。

四是未建立有效的押品风险缓释引擎,以及压力测试模块,无法对押品的缓释能力动态持续监测。

五是缺少押品集中度管理,不能防范因单一押品或单一种类押品占比过高产生的风险。

4.管理不够精细化

信贷系统实现了授信和业务申请与押品的关联、权证出入库的管理等,但缺少押品权证临时出库、置换等精细化管理。同时缺少对评估公司的精细化管理;信贷系统提供业务与押品的关联查询,缺失押品情况查询、押品统一编号、合格认定、估值、风险提示等精细化的查询要求。

押品管理系统目标和落地路线

1.项目目标

针对现有存在的不足,江西农信将建设一套全行级的押品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整体定位是承载我行押品管理的平台,将分批次承接起押品的信息管理职能,通过该系统夯实押品信息管理,并结合业务系统建立规范严谨的电子化押品管理流程,提升押品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对全行押品的有效管理和监控。

二是实现对押品价值的动态评估和精确计量,确保能够估量押品风险,并能够及时提示风险。

三是系统范围涵盖押品信息管理、估值管理、权证出入库管理、预警管理、统计查询与报表管理、压力测试及集中度管理等功能,能够满足当前及可以预见的业务需求,落实风险预警、监测分析、集中度管理和压力测试等功能,满足监管政策对银行管理的要求。

2.建设路线

(1)实现全行押品信息集中统一管理。押品管理系统的整体定位是承载我行押品管理的平台,将分批次承接起当前非零售业务条线、零售业务条线中所有类型押品的信息管理职能,集成押品信息,分批实现对押品价值的动态评估和精确计量,确保能够估量押品风险,并能够及时提示风险。

通过该系统夯实押品信息管理,并结合业务系统建立规范严谨的电子化押品管理流程,提升押品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对全行押品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同时,通过该系统的建立,能够满足当前及可以预见的业务需求,全面提升押品管理水平,满足监管政策对银行管理的要求。

(2)实现业务流程及关键环节风险管控。一是唯一性校验。在押品新增环节,通过对押品的关键要素进行校验,来保证押品的唯一性,能够有效地避免重复抵押的情况发生。

二是评估机构准入。押品评估环节,押品系统提供评估机构的准入审批流程,对评估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三是风险预警提示。针对权证超期未归还,价值下跌,保险到期,到期未重估的押品,进行风险预警提示,及时发现风险并处理。

四是房产在线评估及批量复估。在押品评估环节,针对房产类押品,对接线上评估机构,实现押品价值的实时精确计量。对于存量房产类押品数据,定期对其进行自动批量重估,以降低业务风险。

(3)信用风险缓释能力持续监测。通过IT系统建设,为业务管理提供押品缓释能力的动态持续监测,为押品管理人员提供“风险缓释引擎”和“压力测试”辅助管理工具,来支持决策分析。包括缓释计量模型、风险预警及统计分析报告。

1.押品基本信息模块

押品信息管理的功能提供了押品信息管理的统一入口,通过对信贷人员在授信调查时录入的押品关键信息进行结构化、模块化,为押品信息采集、提取和日常维护提供数据源。押品信息管理贯穿了贷前、贷中、贷后整个信贷业务流程,实现了押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全行押品的统一信息管理与维护。

2.押品价值评估模块

押品估值管理模块以估值管理的基础价值数据为核心,配套外部数据提供支持。系统可实现与信贷系统的动态交互调用。项目一期主要实现房屋价值评估。

押品估值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1)估值流程:包括押品的初次评估、贷后重估。其中,初次评估、贷后单笔重估流程在信贷系统中进行,并实时以接口的形式将本次认定价值同步至押品管理系统;贷后批量重估在押品管理系统中进行,在重估认定完成后将本次认定价值同步至信贷系统。

(2)参数管理:针对具体押品类型,将估值方式、方法、估值周期等参数进行差异化配置管理。

(3)外部数据:通过引入外部公开市场的行情数据,支持系统内设的估值引擎对部分押品类型进行贷后批量重估。

3.押品权证管理模块

押品权证指我行授信业务项下的押品权利凭证,对我行在借款人违约时行使抵押权/质权时具有法律效力。押品权证的管理指对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利凭证从入库到出库的管理,押品权证管理根据凭证在我行的不同阶段,分为入库、在库、出库管理三大功能模块,目前押品系统只提供押品权证信息的查看,不涉及管理流程。

4.押品风险预警模块

5.中介机构管理模块

中介机构管理包括评估机构管理和监管机构管理两大模块。系统支持对我行外部评估机构名单的维护,可新增、删除外部评估机构,可调整具体外部评估机构的适用范围,可对外部评估机构的详细信息进行维护。同时系统还支持对我行外部评估机构的年审结果(考核评价信息)进行录入、保存。用户可查看具体外部评估机构的年审详细信息。

6.信用风险缓释模块

7.统计报表分析模块

主要技术创新点

押品管理系统定位为全行押品统一集中管理系统,支持全行业务所涉及押品的管理,实现押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押品信息管理、押品估值管理、权证管理、风险预警、中介机构管理、统计查询与报表、压力测试和集中度管理等内容。系统功能架构如图所示。

具体技术创新如下:其一,系统依托私有云平台进行建设,拥有完善的监控、管理、配置工具,减轻了运维压力;其二,对接了消息代理,实现了与企业级总线的解耦,便于后期改造扩展。

后期建设展望

1.在线评估优化

目前在线评估只支持对省内房产进行估值,无法查询到外省的房产信息。后续考虑扩大查询范围,以支持更多的业务场景。完善在线评估报表统计查询,满足多样化的业务统计场景。

2.对接在线登记(动产+不动产)

目前行内抵质押登记,均为线下手工操作,系统未对接登记机构线上接口。系统涉及线上登记的业务主要分为如下两类。

一是动产质押登记——应收账款发票质押。客户发起应收账款质押时,池系统发送押品系统进行中登登记,如果登记成功,池系统发送信贷系统进行押品入库,接收结果后生成池额度。

3.统一押品影像展示

4.逐步建立内部评估体系

为提高系统信息化水平,加强对押品价值的管控,同时满足各成员行现行线下房产类押品内部评估模式。可逐步建立行内自己的房产样本库,再结合线下实际内评流程,最终形成一套符合行内自身业务的线上内部评估体系。

THE END
1.SSM房屋中介管理信息系统96e24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开发出一套功能全面、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的房屋中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房源、客户、合同和员工信息的全面数字化管理,提高中介公司的业务处理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功能,帮助中介公司洞察市场趋势,制定更科学的经营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https://blog.csdn.net/CK3043/article/details/144014242
2.房产中介管理软件房产中介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与应用中介利用系统进行办公,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的好处是不可置否:规范管理、高效办公、高效工作、快速找房、一键发房、网络营销管理。 对于房产中介公司来讲,挑选一款好用的、性价比高的房产中介管理系统至关重要。随着房产行业的发展和趋势,中介对系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系统只有与时俱进,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http://www.myidp.net/softwareRead.php?id=14821
3.房产中介管理信息系统(精选9篇)篇1:房产中介管理信息系统 房产测绘管理及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研究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房产测绘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房产测绘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房产测绘管理与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论文首先分析了房产测绘的内容与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意义,而后详细介绍了房产测绘管理的发展历程,指出现阶段房产测绘管理采用了房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r2cf3s4.html
4.房产中介楼盘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学位房产中介楼盘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吴洪 云南大学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房地产交易异常火爆,这也为房产中介公司楼盘信息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由于楼盘信息管理工作信息量大,数据繁琐,传统的手工模式无法满足日常管理的需求,为了提高楼盘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因而提出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Y2267050
5.让中介房客源管理更轻松房产中介软件【报表分析】房地产ERP管理软件系统一键查询业绩龙虎榜,合同收佣工作,成交和房客源制表的量化,只要在系统上传,就能形成大数据分析表,减少人工成本。查看房产ERP功能说明> 软件视频讲解 扫房ERP中介管理系统-经纪人带看如何填写 扫房ERP中介管理系统-合同导出功能 http://www.saofang.cn/
6.房地产管理系统12篇(全文)4房产测绘成果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是实现数据汇总的平台, 是基于房产平面图编制丘、楼盘等房产要素, 并将项目测绘的分层分户图成果转入到房产基础GIS图形库中, 并建立分层分户图与房产平面图中丘、楼盘以及房产属性信息之间的关联, 完成丘幢户的互查。提供定位浏览、信息查询、条件检索、统计分析等功能, 同时也提供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ds6jkgx.html
7.房地产中介公司系统管理系统房地产中介公司系统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运营房地产中介公司的软件系统。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中介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中介公司的需求。因此,房地产中介公司系统管理系统的出现,为中介公司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管理工具。 https://www.dugusoft.com/zixun/zixun13221.html
8.杭州匠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客户数据的实时更新,招商人员可随时开展分析工作,识别目标客户共性,生成明确的客户画像,精准定位客户需求,并跟踪客户全生命周期,促进转化成交。 2 / 中介管理自动化 中介渠道是招商部获客成交的主要来源,因此,通过技术赋能「中介报备-中介资源沉淀-中介画像生成」,打造中介管理全流程闭环,提升中介利用效率,是LikeCRM的https://www.creams.io/assets-help/assets-article?page=1&size=5&articleCategory=INDUSTRY_NEWS
9.某房产中介连锁企业欲开发一个基于web的房屋中介信息系统,以有效2018年下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下午真题试题(案例分析)在线考试 试题内容 【说明】某房产中介连锁企业欲开发一个基于Web的房屋中介信息系统,以有效管理房源和客户,提高成交率。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1.房源采集与管理。系统自动采集外部网站的潜在房源信息,保存为潜在房源。由经纪人联系确认的潜在房源变为房源,并添加出售/https://www.ruantiku.com/shiti/4076627514.html
10.房地产销售ERP系统永久免费房产中介ERP管理系统可灵活定制企格(优企SEP)-房产销售管理软件,一体化管理楼盘/客户看房记录/购房签约/销售状态/第三方佣金,大数据实时统计销售各个环节的报表.支持房产中介的二手房/房屋出租业务,业务员的业绩核算/销售利润一目了然.无缝对接企业的现有流程,极速定制最快2周.https://www.hua-mi.cn/app/fangchan.html
11.玲珑轮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 不超过 25%,且在不再担任公司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 人员后半年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期 2016年5月23日 1-1-4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 招股说明书 声明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62100001897_1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