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高频考点

居民个人取得下列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下列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下列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提示】(1)自2004年1月20日起,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其营销业绩突出的非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作为该营销人员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

(2)个人由于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性质,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但仅适用于个人担任公司董事、监事,且不在公司任职、受雇的情形。个人在公司(包括关联公司)任职、受雇,同时兼任董事、监事的,应将董事费、监事费与个人工资收入合并,统一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提示】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5.经营所得

经营所得,是指:

(2)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4)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提示】(1)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按照其他应税项目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2)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7.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9.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

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3.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4.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5.从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居民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三、税率与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审核

(一)税率

1.综合所得适用税率

综合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45%(见表10-1)。

居民个人每一纳税年度内取得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表10-1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提示】(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2.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35%(见表10-2)

表10-2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提示】(1)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纳入年度综合所得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10-1)。

(2)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缴纳一定费用后,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表10-2)。

3.其他所得适用税率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税率为20%的比例税率。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1.毎次收入的确定

(1)非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①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2)财产租赁所得,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4)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2.应纳税所得额和费用减除标准

(1)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

(2)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①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

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应纳税额。

③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

【提示】上述所称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企业分配给投资者个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

④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自然人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60000元/年(5000元/月)。

⑤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佘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提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义务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所说的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年减除60000元。

(4)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7)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支出,并将根据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专项附加扣除的范围和标准。取得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的居民个人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3.应纳税所得额的其他规定

(1)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人额减按70%计算。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分别减除费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3)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抵免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4)所得为人民币以外货币的,按照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扣缴申报的上一月最后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5)对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提供劳务等过程中所支付的中介费,如能提供有效、合法凭证的,允许从其所得中扣除。

四、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审核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抵免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2)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是居民个人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的所得税税额的限额(抵免限额)。

五、应纳税额计算的审核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额-60000元-社保、住房公积金费用-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享受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提示】工资、薪金所得全额计入收入额;而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为实际取得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80%;此外,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在扣除20%费用基础上,再减按70%计算,即稿酬所得的收入额为实际取得稿酬收入的56%。

(二)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提示】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在扣除20%费用基础上,再减按70%计算,即稿酬所得的收入额为实际取得稿酬收入的56%。

表10-4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税率表

(三)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出租财产取得的财产租赁收入,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应依次扣除以下费用:

(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和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教育费附加。

(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3)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2.个人房屋转租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将承租房屋转租取得的租金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应按“财产租赁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具体规定为:

(1)取得转租收入的个人向房屋出租方支付的租金,凭房屋租赁合同和合法支付凭据允许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从该项转租收入中扣除。

(2)有关财产租赁所得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税费的扣除次序调整为:

①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②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

③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④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

3.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财产租赁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但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取得的所得,自2001年1月1日起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五)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情况下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

2.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自2006年8月1日起,个人转让住房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具体规定如下:

(1)以实际成交价格为转让收入。纳税人申报的住房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且无正当理由的,征收机关依法有权根据有关信息核定其转让收入,但必须保证各税种计税价格一致。

(2)纳税人可凭原购房合同、发票等有效凭证,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允许从其转让收入中减除房屋原值、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

【提示】(1)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是指纳税人在转让住房时实际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税金。

(2)合理费用是指纳税人按照规定实际支付的住房装修费用、住房贷款利息、手续费、公证费等费用。

3.通过离婚析产的方式分割房屋产权是夫妻双方对共同共有财产的处置,个人因离婚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提示】几个特殊计税问题

1.关于全年一次性奖金、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绩效薪金延期兑现收入和任期奖励计税的规定

(1)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可选择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将居民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依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见表10-7)。

表10-7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

【说明】①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②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居民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上述方法执行。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③居民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④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中央企业负责人取得年度绩效薪金延期兑现收入和任期奖励的规定

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中央企业负责人任期结束后取得的绩效薪金40%部分和任期奖励,参照上述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规定执行;2022年1月1日之后的政策另行明确。

2.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3.企业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规定

(1)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解释】以上“资本公积金”是指股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

(2)股份制企业用盈余公积金派发红股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红股数额,应作为个人所得征税。

六、征收管理的审核

(一)自行申报纳税

自行申报纳税,是由纳税人自行在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取得的应税所得项目和数额,如实填写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据此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种方法。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

(1)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2)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

(3)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4)取得境外所得。

(5)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

(6)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2.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

取得综合所得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汇算清缴:

(1)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额超过6万元。

(2)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3)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

(4)纳税人申请退税。

【提示】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曰内,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报送《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纳税人有两处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选择向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纳税人没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3.取得经营所得的纳税申报

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向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预缴纳税申报,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31日前,向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

4.纳税申报方式

纳税人可以采用远程办税端、邮寄等方式申报,也可以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纳税

1.扣缴义务人和代扣预扣税款的范围

(1)扣缴义务人,是指向个人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

(2)实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应税所得包括:

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

2.不同项目所得扣缴方法

(1)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表10-8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率表

(2)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①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佘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②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

③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率表(见表5-9),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预扣率。

④预扣预缴税额计算公式: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表10-9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率表

【提示】居民个人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应当依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并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补。

(3)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4)扣缴义务人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或者偶然所得时,应当依法按次或者按月代扣代缴税款。

(5)扣缴义务人未将扣缴的税款解缴入库的,不影响纳税人按照规定申请退税,税务机关应当凭纳税人提供的有关资料办理退税。

1.住房贷款利息。为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2.住房租金。为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至租赁期结束的当月。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期限为准。

3.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自符合条件开始,可以向支付工资、薪金所得的扣缴义务人提供上述专项附加扣除有关信息,由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税款时,按其在本单位本年可享受的累计扣除额办理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

4.纳税人同时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并由扣缴义务人办理上述专项附加扣除的,对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只能选择从其中一处扣除。

5.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由其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

6.纳税人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仅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除信息表》,并在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

7.纳税人可以通过远程办税端、电子或者纸质报表等方式,向扣缴义务人或者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七、个人所得税代理纳税申报操作规范

(一)税务师需要了解实施新税制后扣缴义务的主要变化点。

(二)税务师需要掌握个人所得税新增的扣缴权利与义务。

(三)税务师需要熟悉和掌握扣缴义务人扣缴个人所得税的业务流程

THE END
1.房子过户给子女的手续及费用详解二、房子过户给子女的新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时不需要缴纳契税。而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权属属于赠与行为,需要缴纳契税。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如果法定继承人将继承的房屋出售,需要按照二手房买卖缴纳各项税https://www.jiwu.com/baike/132031.html
2.父母房产过户给子女的收费标准,仪征自规局的答复是不动产了解了一下,听说现在有父母房产过户给子女只需要付工本费的政策,或者父母房产卖给子女自由定价的政策,不知道我们这边执行了没有,如有,请问如何办理。 仪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答复 您好:父母房产过户给子女应当由双方共同向我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办理转移登记,转移登记的不动产登记费收费标准为住宅80元/不动产单元,非居https://m.163.com/dy/article/JILOODHE0537B1BN.html
3.2025年税费新规,父母房子过户给子女哪种省钱?过世前还是过世后新的税收和税收政策将在2025年开始执行,这对于房地产转移的方法有着深刻的意义:交易:孩子在第一次购房时,只需要缴纳1%的交易费用。VAT:物业拥有2年以上的免税。土地增值税:两年以上也可以免税。个人收入:拥有一套超过5年的家庭的孩子可以免税。这项新规定使出售或赠与的条款更加具有诱惑力,特别是对于长期持有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423941273242357&wfr=spider&for=pc
4.父母房产过户子女新规2019年9、在赠与房屋进行再次交易时仍会再次收取各类税费。 只要父母同意,房产是可以直接过户给子女的。 父母房子过户给子女,继承最划算,房产证满2年买卖划算,不满2年,赠与划算。如果房产证满5年又是唯一房产,买卖最划算。 2020年父母过户子女有新规定: 父母将房子过户一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一种是房产继承、赠与和买卖过http://www.mfgclaw.com/ylsh/31140.html
5.2019年最新有子女的离婚协议书(标准而写成不便补偿,合情合理,同时也不违反法律规定 ,法院支持的可能性较大。( 2)房屋 :夫妻共同所有的位于 xxx 的房地产所有权归女方所有,_房地产权证的业主姓名变更的手续自离婚后一个月内办理,男方必须协助女方办理变更的一切手续,过户费用由女方负责。女方应于 年_月 _日前一次性补偿房屋差价 元给男方。四、https://m.renrendoc.com/paper/166426657.html
6.宜华降:重大资产购买及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产购买及重大资产出售过程中所提供的有关信息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存在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 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如因提供的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给上市公司或者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本 次交易因涉嫌所提供或者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121300000648_15.shtml
7.父母房产过户子女新规2019父母房产过户子女流程父母房产过户子女新规2019 父母的房子给子女,主要有三种*,继承、赠与以及买卖,但是都需要交纳一定的评估费,费用等于评估价×0.5%。 1、继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的有关规定,法定继承人在依法继承土地、房屋产权的时候,可以不用征收契税,但是需要支付公证费用以及工本费。 https://m.qizuang.com/baike/17056.html
8.房屋过户2019新规定?房屋过户手续?房屋过户2019新规定费用 1、登记费:80元/套或80元~800元/宗 继承房屋为住宅的,由继承人按80元/套缴纳产权登记费;继承房屋为非住宅的,100平方米(含100平方米)以下的80元/宗,100平方米~500平方米(含500平方米)的120元/宗,500平方米~1500平方米(含1500平方米)的200元/宗,1500平方米~3000平方米(含3000https://zhishi.fang.com/esf/qg_532339.html
9.2019天津车牌号过户新规定可以直系亲属过户吗天津车牌和车一起过户给直系亲属,该直系亲属没有驾照。可以过户吗?过户之后可以把车卖了只留下车牌吗? 咨询 61人阅读 天津限行规定2019 常识 572人阅读 2019天津房屋过户费怎么算 常识 2W+人阅读 天津直系亲属投靠详细内容 常识 84人阅读 2019轿车过户新规定 常识 54人阅读 天津独生子女证2019新规定 常识https://mip.66law.cn/question/answer/1467104.html
10.遵化市第四实验小学2019年秋季一年级招生简章第二类:无城区户口但有一手产权房。 第三类: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第四类:只有城区户口但无一手产权房。 第五类:在城区购房多年但不具备过户条件不能过户的二手房。 报名需提供的证件 一、既有城区户口又有一手产权房(含已过户的二手房) 1、户口本2、监护人身份证复印件3、父母结婚证4、出生证明5、预防接https://www.meipian.cn/2a3am961
11.2019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政策有哪些2019年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策有如下几点: 1、直系亲属过户采用房产继承方式时,无需支付任何房屋费用,只需出公证费和工本费,但要求遗产人去世之后才能办理过户; 2、直系亲属过户采用房产赠与方式时,需要多缴纳3%的契税; 3、直系亲属过户采用房产买卖方式时,需按房产交易规定缴纳各种税费。 https://www.zugou.com/baike/205-311735.htm
12.2019新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如何规定?新婚姻法房产如何分割?(三)新婚姻法,双方父母出资购房,离婚房产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婚后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房屋,不管产权登记在哪一方名下,离婚时按照出资份额按份分割。 https://blog.csdn.net/jiuwenlaw/article/details/95347061
13.房屋过户费怎么算2018,房屋过户费怎么算2019新政策。摘要:房屋过户费怎么算2018,本文整理了关于房屋过户费怎么算2018和房屋过户费怎么算2019新政策的相关信息,购买深圳小产权房,请到深圳晨峰小产权信息网。 最新房产过户费怎么算 我08年和母亲共同购买了建筑面积90平方左右的房子,由于母亲退休不能贷款。 最近关于二手房过户新政策的话题吵得沸沸扬扬,您是否还在苦苦寻找http://www.520xcq.com/news/show-7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