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的房产,想出售要交20%遗产税,是这样的吗?契税个税征收房地产

继承的房产,出售要交20%遗产税,是这样的吗?

有网友表示,在路过房产中介时,看到了玻璃窗上贴着的一个挂牌信息,上面赫赫写着:继承房产,20%个税由买家承担!。

01、准确来说,中国并没有实行遗产税

首先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目前我国还没有征收遗产税,而且关于这一点,2017年的时候,财政部就已经对遗产税的一些问题做了回复,详见下图:

那么既然没有开征房产税,为什么说父母去世以后继承的房子卖的时候却要缴纳20%的税呢?其实这个税并不是遗产税,而是属于个人所得税!

02、继承房产,为什么有20%的税收

根据现行的政策,继承所得房产再出售,需要几近“全额”缴纳20%个税。注意:这里所谈及的“继承”,包含了赠与所得的情况。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受赠人取得赠与人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后,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的,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以财产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计征个人受赠不动产个人所得税时,不得核定征收,必须严格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征收。

也就是说,当你继承房产时,其实是不需要缴纳什么遗产税的,只需要办理继承权公证缴纳相应的登记费,那么这套房子就归你所有。

而且你继承了这个房子以后,如果一直都是自己在租或者出租,也是没有什么税项的。但是你如果将这套继承的房子拿去出售,那么税就来了。

买卖过户需要缴纳契税+增值税+个税,其中契税、增值税都是小头,20%个税才是大头。

但,也并非一定要缴纳!

03、继承的房产出售究竟要不要交20%个税?

首先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继承的房产再出售,确实是需要缴纳20%个税的,但是这个税,并不是按照你售房总价的20%进行缴纳。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财产转让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以转让收入减去财产原值的差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举个简单例子,当初这个房子买来是100万,然后你继承房产以后,将房子出售的总价是350万,这中间有多少的差价就缴纳多少的所得税。250万的差价就按照这250万缴纳20%的所得税。

但是你卖掉的时候与当初买入价是一样的,根本没挣钱自然也无须缴纳所得税。

总之,继承的房产要缴纳20%的个税,是以“转让收入减去购房原价后的差额”来计算20%个税。

不过,如果你符合以下几种情况,那么即使你继承的房产再出售,也无需要缴纳20%的个税:

①符合“满五唯一”的情况,不用缴纳个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8号)规定: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房子满足了五年,并且是你唯一的住宅,那么这个房子出售就不用缴20%的个税。

②赠与给名下无房的成年子女,免个税?

如果你继承房产以后,并不是唯一一套住宅,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也有一些行内人士给大家支了个招:

可以考虑将自己继承的房子赠与给名下无房的亲人等。赠予时,只需要缴纳3%到5%(根据城市不同,税率会不同)的契税和赠与双方万分之五的印花税。

完成这个操作以后,再由受赠与方,以“满五唯一”出售,这样就可以省掉很多个税了。

但是,这种操作建议向专业的税务师或者律师咨询,要事先签好协议,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如果赠予后,人家不卖,将其占为己有,就麻烦了!

总之,大家千万不要被中介忽悠了,要缴纳“总房价的20%遗产税”。

如果你只是单纯继承父母的房子,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多少税费,因为按照现行的规定,继承房子不卖,是不会产生税费的。

但是继承房产以后,你要出售这个房,个税就跑不掉了。

当然,如果你符合免征税条件——“满五唯一”,这个个税也能免掉。

如果不符合条件,又想出售房子减免税收,就得通过税务筹划来减轻个税负担了。

THE END
1.不动产继承要交多少税关于不动产继承的税务问题,法定继承是不需要缴纳契税的,只有在非法定继承的情况下,才需要缴纳1.5%的契税。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继承不动产需要进行登记。 2024-11-25 16:08:00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068040 人·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针对继承房产的买卖,除了需要缴纳契税以外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664019.html
2.房产继承税费怎么计算?专业继承律师解答房产继承税费怎么计算? 一、涉及的主要税费种类 (一)契税 在房产继承中,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土地、房屋权属,一般情况下是免征契税的。 但如果是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权属,则属于遗赠性质,需要缴纳契税。契税税率通常按照房产所在地的规定执行,一https://www.wenlilv.com/sys-nd/1845.html
3.继承房产的税收继承房产的税收是指在遗产继承过程中,继承人需要缴纳的与房产有关的税费。在许多国家,继承房产相关的税收都是必须支付的,这一措施有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和财富分配的公平性。 继承房产的税收是基于遗产的价值计算的,通常采用按照一定比例计算税费的方式。税率的具体数值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会有所不同。对于较高价值的http://www.qlzsw.cn/fangchan/30467.html
4.房子继承税费最新规定房产继承的税费处理与继承人的身份密切相关。对于法定继承人来说,他们可以享受免税政策,无需缴纳契税。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033274.html
5.房产继承税费有哪些规定房产继承法2023年新规定 新规定概述 2023年新的房屋继承遗产税规定如下: 1. 凭有效遗嘱继承土地、房屋权属的人将免征个人所得税。 2. 纳税人通过离婚将房产分割给配偶,相当于再次取得房产所有权,继承过户只需要支付变更所有权的工本费,并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https://m.jiwu.com/baike/45155.html
6.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税费如何计算购房新规定2023最新消息继承发生在家人离世之后,其名下的所有财产都将被继承。自2021年1月1日开始,过去的《继承法》已经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民法典》的继承篇。 ? 财产继承中,最受关注的应该是房产的继承问题。财产继承“新规”来了,2023年开始,孩子将“不再”继承父母的房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https://www.fljg.com/baike/564527.html
7.2023年终白皮书政策篇:松绑政策密集发布十堰房产资讯回顾2023年,楼市利好政策密集发布:认房不认贷、降低存量房贷款利率、二手房“带押过户”、放开限购、以旧换新、降首付、允许降价、预售资金监管、商贷利率再下调、公积金新政持续频发不管从中 央层面还是地方,松绑政策从未停止,并不断触发下限,以保障房地产健康发展。2023年,全国各地到底出台了哪些政策呢?接下来http://news.onfun.net/article/43664_all.html
8.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策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策2023年广东子女在成家立业的时候,父母总会给子女准备一套房子,有时候是重新购买,有时候是直接过户自己名下的房子 。对于直系亲属过户的*,有很多政策以及规定,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策,顺便来说说直系亲属房产过户费用以及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要交税吗 。http://m.husay.cn/a/202411/5283622.html
9.重庆房产税2020征收政策?另外,通过这种继承的方式取得房屋所有权,如果你想要卖掉房子,只要满5年之后,是免缴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的,只需要缴纳很少的交易手续费就行了,怎么算都划算,是不? 四、上海房产继承政策? 1、公证继承: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若房屋所有权人不在了,由第1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办理房屋http://www.taifei56.com/46789.html
10.2024年新出台的房地产政策法规是什么?主要有这八条!第四、夫妻过户、子女继承房产,免征契税。 2021年9月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变更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第五、停车位租期最长不得超过20年。 房屋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间届满,当事人可https://www.gaodun.com/chuji/1423516.html
11.2023年遗产税征收标准是多少律师普法我国目前没有房产遗产税的相关法律规定,实际中的遗产税的征收需要按照当地的遗产继承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确定,遗产继承一般首先考虑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情况再按照法定顺序继承。 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咨询我>> 遇到2023年遗产税征收标准是多少,不知道怎么办,在线咨询,最快3分钟内获得答案。 立即提问 立即提问,紧急https://m.110ask.com/tuwen/6209476079961806108.html
12.中国“2023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评选结果税悟该变卖执行行为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工作的若干规定》(法释〔2009〕16号)而作出,并未采用网络司法拍卖方式,原审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处理本案,系适用法律不当。 二、拍卖、变卖案涉抵押房产所产生税费的缴纳费用来源及纳税协助义务单位如何确定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022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