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假离婚买房丈夫意外去世妻子被判无权继承新闻频道

“房产销售都婉转地劝我和老公假离婚。身边的朋友都直接劝我们去假离婚,复婚领个结婚证很方便。”昨天,读者陈女士打进热线咨询,“假离婚”买房真的方便、安全又经济吗?

记者从宁波市天一公证处了解到,不少当事人为了买房、择校以及政策外生育等原因“假离婚”,抱着侥幸心理以为钻了空子,到头来经济损失巨大甚至人财两空的不在少数。

“假离婚”买房,丈夫意外去世妻子无继承权

陈女士和先生在宁波市区已经有两套房子,最近想在鄞州中心区投资一套房产。近期看了4个楼盘,都在限购范围内,根据政策,夫妻俩不能再购买了。

看房的时候,跟房产销售提到了我们不符合政策。销售们都含蓄婉转地建议,“可以考虑假离婚。把家里的房子放到一个人名下,另一个名下没房的人再来买房。买完再复婚。”陈女士说,她有朋友这么操作过,成功买了房。

有个销售员说:“现在的房产可以先给一方,夫妻俩离婚后,买好房子,马上复婚。除了你们两个,谁都不知道曾经假离婚过。”

事情真这么简单?

周爽(化名)在几个月前也是这么认为的,现在却悔不当初。

周爽和丈夫在宁波经商多年,看着身边的朋友靠投资买房也赚了不少,出于改善居住条件和投资两个目的考虑,决定买套好房子。很快,夫妻俩看中了一套市值500万左右的二手商品房。

没想到,今年4月24日起宁波市正式施行住房限购、限贷政策,并同步出台调整公积金贷款的政策。根据该限购政策,周爽夫妇无法购买这套二手房。

怎么办?根据中介的建议,两人爽快地选择了“假离婚”。两人约定,原有的两套小房子归周爽所有,使丈夫名下没有限购区划内的房产,等买好了房两人再复婚。

“我们两个人感情很好,假离婚就是为了规避政策,根本没有考虑要公平地分财产,匆匆忙忙就签了离婚协议书。”领了离婚证后,两人很快就用共同积蓄买下了看中的房子并登记在丈夫的名下。根据原来的计划,两人应该很快复婚。

但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先到。周爽的丈夫因遭遇交通事故去世,还没来得及复婚……

前几天,周爽来到了宁波市天一公证处,称自己的丈夫过世了,俩人有一套房产,她要和孩子继承丈夫的该套房产,所以前来申请办理房产继承公证。

提醒:

法律上没有“假离婚”,当心人财两空

“假离婚”是市民口头的通俗叫法。事实上,法律上并无假离婚一说。

也就是说,即使当事人存在假意离婚,离婚登记也已经实际生效,除非能够证明《离婚协议》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

如果“假离婚”后有一方不愿意复婚,那么另一方也没有任何办法。现实中,当事人念及只是“假离婚”,往往草率签订离婚协议,处置财产,甚至往往为图省事或达到政策要求,将房产、钱财划归一方所有,另一方“净身出户”。离婚后,拥有财产的一方变心或将财产出卖,另一方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往往因举证困难无法否定协议的效力,导致索赔、追偿失败。

公证人员说:当事人规避政策与法律之时,往往也规避了法律对人性之恶的约束。实践中,“假离婚”后,得益的一方拒绝复婚的案例非常多,导致离婚“弄假成真”。比如,为了规避计生政策,有人苦心积虑和妻子“假离婚”,约定房产、财产等都归女方所有,让妻子和其他人假结婚。孩子生下来后,妻子却铁了心都不肯复婚,男方只能人财两失。

为孩子读名校“假离婚”,损失近百万

除了买房外,为孩子择校而假离婚的夫妻也不在少数。

邵先生与秦女士夫妇俩6年前正是为了孩子能读名校而假离婚的。

在独生子天天读小学前,夫妇俩为了天天上学的事操碎了心。夫妻俩名下的这套房子不属于学区房,周边对口的小学口碑不尽如人意。新买一套学区房的经济压力大又难以负担。

“我们自己的房子对口的学校不理想,我父母那套房子是学区房,对口的小学初中在宁波都相当有名气。”邵先生说。

在“高人”的出谋划策下,夫妻俩决定离婚,约定天天的抚养权归邵先生,房子归秦女士,这样就能符合政策。

一切都如预想中的那么顺利,天天入读了名校,夫妻俩也在当年9月份就复婚了。去年,秦女士病故。邵先生在处理秦女士遗产之时发现,当初的“假离婚”竟然给自己造成了近100万元的损失。

原来,为了继承妻子的遗产,邵先生来到宁波市天一公证处申请办理遗产继承公证。

公证处根据《民法通则》与《继承法》的规定,告知邵先生对这套当时离婚时划分给秦女士的房屋只有四分之一的继承权,份额等同于秦女士的父母与孩子。这让邵先生非常不解,“这套房子是我们婚后一起买的,中途只是‘假离婚’,而且又复婚了,这房子应该有一半是我的,怎么会都是遗产?”

公证处告知邵先生:离婚后又复婚的,财产归属并不能自动恢复成离婚前的状态。邵先生与秦女士在离婚协议中明确将这套房屋给予秦女士,即使复婚,这套房屋仍属于秦女士的婚前个人财产。

如果没有“假离婚”,邵先生可以占有这套房产5/8的份额。计算方式为夫妻共有财产的1/2,加上与孩子、妻子的父母共同平分继承妻子1/2的遗产。

而在“假离婚”之后,却只能继承到1/4。

“这房子现在起码价值250万,我这一下就损失近100万啊!”听到公证处的解释,邵先生内心五味杂成。

THE END
1.父亲去世房产继承收费吗父亲走了之后,房产继承这事一般会牵扯到一些费用。主要有这么几种:公证费方面,如果要办理公证继承,那公证费是按照房产的评估价来按一定比例收取的,通常大概在 1%到 2%之间。税费,这里面有契税等。要是法定继承人去继承房产,一般是不用交契税的;但要是非法定继承人按照遗嘱来继承房产,那就得缴纳契税,税率通常是 https://m.64365.com/question/25930374.aspx
2.2024年房屋遗产继承花多少关于房屋遗产继承的费用,主要包括公证费、手续费和评估费。具体金额依赖于房产证面积和遗产评估价值。为确保继承流程顺畅并避免法律纷争,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并处理相关费用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继承人应明确表态,以维护自身权益。 2024-12-06 08:33:59 继承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970332 人·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915342.html
3.房产继承过户需要支付哪些费用?法律法规房产问答房产继承最新问答 独生子女如何继承父母的房产? 无遗嘱的房产继承应如何办理? 房产继承公证的办理流程是什么? 遗产赠与房产过户的流程包括哪些步骤? 经济适用房的继承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继承房产过户需要哪些费用? 第一继承人如何分配遗产? 办理继承房产过户的具体流程包括哪些步骤? 房产继承过户需要哪些费用? 农村宅基地https://www.jiwu.com/wenda/9254989.html
4.继父母能否继承继子女的遗产?因杜某亲属对杜某名下54600元存款的继承问题发生分歧,孙某将景某(杜某母亲)、卢某(李某甲丈夫)、李某乙、李某丙及李小某(李某甲长女)和卢小某(李某甲次女)诉至法院。孙某认为54600元存款是孙某和杜某的夫妻共同财产,要求确认杜某生前与孙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银行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OTAyMzc4MA==&mid=2651221581&idx=1&sn=3d63179205851bdfdc6f9c32ed48e04b&chksm=f200df0e69178eef05b2b1163f24de4d4e48bc0357c2a6022829dcc11ae85f21e1f715058b3f&scene=27
5.丈夫过世房产如何处理律师普法丈夫过世房产的处理如下: 1、首先要看该房产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 2、如果是婚内共同购买的,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丈夫去世后,应该要将房产权属分成两半,一半是妻子的,另一半作为丈夫的遗产,由丈夫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即妻子、子女还有丈夫的父母共同继承如果房产是丈夫婚前购买的,一般认定为丈夫的个人财产https://m.110ask.com/tuwen/12446187653870257033.html
6.妻子去世丈夫继承房产遇难题妻子去世 丈夫继承房产遇难题 2023-06-26 20:32 更多 05:56 探秘!一块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制造 10:58 船只停水闸旁 开闸后被浸坏谁担责? 19:19 2024-12-03 全民帮帮忙:船只停水闸旁 开闸后被浸坏谁担责? 01:22 全民资讯 04:47 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打造社区运营新模式 https://www1.gdtv.cn/tv/b0fdcd1205983a9b30ecbe851f4b33b5
7.丈夫杀死岳母获死刑妻子为继承房屋告婆婆京华时报讯(记者郑羽佳)李某因不满妻子提出离婚,持刀杀害岳母并将妻子划伤被判死刑。李某被执行死刑后,妻子张女士和女儿因房屋继承问题将婆婆王老太诉至法院。记者昨天获悉,密云法院审结此遗产纠纷案,判决王老太、张女士及其女儿各继承涉案房屋的三分之一份额。 https://m.jnnews.tv/2016-01/02/cms503735article.shtml
8.丈夫身亡房屋登记于妻子名下,公公婆婆有继承权吗?丈夫不幸身亡,公公婆婆对登记在妻子名下的房屋享有继承权吗?近日,湖北省大冶市人民法院审理一起继承纠纷案,依法判决公公、婆婆对案涉房屋享有继承权,并按遗产价值各享有20%权益。 2008年,被告乐某(女)与黄某登记结婚,第二年生育长女,2011年生育次女。2015年,乐某、黄某夫妻购买位于大冶市还地桥镇学府路房屋一套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07/id/7385005.shtml
9.房子遗产继承要交多少税(子女继承父母房产需要交多少钱)再婚家庭的3个子女遗产继承纠纷,对于房产购买出资、遗嘱真实性等问题,三人各执一词。元甲律师梳理案件https://www.dalvlaw.cn/question/48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