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出台关于招商引资的政策盘点
1、招商引资项目核准:更精简
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贯彻落实《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有关外资工作的通知。
确定实行核准制的外商投资项目,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手续。由政府核准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进一步精简,充分发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对投资活动的规范引导作用。
2、首次允许地方政府出台自己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入政策“大比拼”时代
明确提出允许地方政府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支持对就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贡献大的项目,降低企业投资和运营成本,依法保护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权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将极大地刺激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大比拼,也将进一步刺激各地吸引外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对地方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3、西部大开发:西部招商引资进入新台阶
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对西部大开发进行了全面部署,将引导西部招商引资走上新台阶。
《规划》明确提出九大重点任务及重大工程。不断释放区域发展政策红利,加快内陆沿边开放步伐,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西部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各类开发区的总体指导文件,对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做出明确要求,对开发区招商引资有重要意义。
5、资本招商,地方政府招商良方
2月24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重大市政工程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创新工作的通知》,更好支持中西部地区推广PPP模式。
资本招商是招商引资的一种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进一步形成示范效应。
6、招商引资“权力清单”配套政策:给企业更多自主权
3月22日,发改委发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通过加强投资领域法治建设,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在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7、资本招商流程进一步简化
3月31日,发改委印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信用信息登记指引(试行)》的通知。有效发挥政府基金的引导效应,进一步简化资本招商流程。
8、高新区招商引资优秀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提出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多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切实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9、招商引资新模式:允许产业园区共建
6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发布《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允许两地产业园区共建,共同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从多方面对招商引资产生重大影响。
鼓励按照市场化原则和方式开展“飞地经济”合作,合作方共同设立投融资公司,采取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和运营管理。支持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园区部分或全部事务委托给第三方运营管理,条件成熟地区可探索园区管理与日常运营相分离等。
10、“负面清单”再修改: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步
6月16日,国务院印发《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年版)》,此次修订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是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与上一版相比,减少了10个条目、27项措施。
在全国各地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的大背景下,自贸区外资负面清单很快就会在全国意义上逐步普遍实现,从而演化为全国外资负面清单。此次负面清单比此前有明显的突破性进步,这对全国各地招商引资尤其是吸引外资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好机遇。
11、重要“权力清单”:招商引资限制更少
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这是自1995年首次颁布《目录》以来,第7次修订,是我国引导外商投资的重要产业政策。
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减少了招商引资限制性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开放水平,切实提高了投资便利程度。
12、大力支持市场化债转股工作,全面促进资本招商
13、重磅外资政策:国发39号文
8月16日,国务院发布国发39号文,促进外资增长。是国发5号文之后的又一重磅外资文件,对招商引资领域影响巨大。
14、要严格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9月15日,国务院发布79号文,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十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
15、招商引资长期工程:注重企业家精神
9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是我国首部聚焦企业家精神的文件,规范企业家行为、激励企业家创新的关键之举。
有利于营造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营商环境,进一步提振企业家信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加大民间投资。
10月26日,发改委等中央5部委印发《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制定圈定了红线,这也是19大后首个招商引资重要文件,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