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学堂:赠与孩子的房产,父母可以随意出售吗?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父母作为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有权利妥善保管未成年子女的财产。那么,父母能够随意处分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吗?近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赠与合同纠纷案件,因父亲私自将赠与自己的房产进行转卖,小黄和母亲将其告上法庭。

基本案情

陈女士与黄先生为夫妻关系,两人育有一女儿小黄。2018年,陈女士与黄先生协议离婚,在双方签署的《离婚协议书》中明确约定:位于昌平区的某房屋作为共同财产,归小黄所有。该房屋暂时登记在黄先生名下,黄先生享有永久居住权,待小黄年满18周岁时过户到小黄名下。此房屋不允许进行抵押、更名、转让等行为,若出现此类情况,黄先生将被取消永久居住权。离婚当日,陈女士将涉案房屋转移登记至黄先生名下。

2021年,黄先生将涉案房屋出售给张先生并签订《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房屋的成交价格为208万元。陈女士和小黄遂把黄先生诉至法院,要求黄先生赔偿擅自出售房屋造成的损失。

法院审理

法官释法

问题1:赠与孩子的房产,父母可以随意出售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监护制度的设立是为了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民法典第三十五条明确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时,以“最有利于被监护人”和“尊重被监护人真实意愿”为原则,强调在财产监管方面,“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该规定是对监护人法定代理权的法定限制。

问题2:如果房产已经出售给他人,能要回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善意取得是指行为人无权处分他人的财产,受让人取得该财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取得对该财产的所有权或他物权的法律制度。该制度旨在保护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保护交易当事人的信赖利益。如果监护人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超越了法定代理权限,则该行为对被监护人不发生法律效力,被监护人有权追回被处分的财产。此时,财产的受让人可能面临是否能够通过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财产所有权的问题。

判断受让人是否能够取得无权处分的财产所有权,按照法律规定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所谓善意,是指不知让与人无处分权,且无重大过失的。如果受让人具有恶意,则不得适用善意取得。因此,在判断受让人是否为善意时,常常采取推定的方法,即推定受让人是善意的,应当由真实权利人对受让人是否具有恶意进行举证,如果不能证明其为恶意,则应认定受让人为善意。二是以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无偿取得财产时,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在判断价格是否“合理”时,应当根据转让标的物的性质、数量以及付款方式等具体情况,参考转让时交易地市场价格以及交易习惯等因素综合认定。三是转让财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如果双方仅达成了合意,而并没有发生标的物的转移,则不能发生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

本案中,黄先生私自出售涉案房产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此时,涉案房产的受让人是否能够善意取得涉案房产,应根据上述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进行判断。涉案房产登记在黄先生名下,现无证据证明受让人存在恶意,且双方签订的购房合同显示的房屋出售价格属于市场合理价格,房屋也已经进行了过户登记,故受让人取得了涉案房产的所有权,小黄与陈女士无法向受让人主张追回涉案房产,仅能向黄先生主张因其私自出售房产造成的损失。

原标题:《女子学堂:赠与孩子的房产,父母可以随意出售吗?》

THE END
1.父母的房子卖给儿子儿媳妇有份吗父母的房子卖给儿子儿媳妇有份吗父母的房子正常卖给儿子和儿媳妇时,一般来说儿媳妇是有份额的。因为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获得的财产通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然而,要是……https://www.64365.com/special/24847382
2.微信公众平台家庭财产分割,包括下列情形:离婚财产分割;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依法取得房屋产权。 3、不缴个人所得税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A4ODA0Mw==&mid=2454769910&idx=4&sn=bed3510886651b8940bfa4a1060cf058&chksm=8dea8eda2a1fc3b4e5b1c96c17863ac4dde5414700e88de5ae996d1923fe548bfad4d574bb82&scene=27
3.方式过户给已婚的子女算个人财产还是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父母为把房子留给子女个人,与孩子签订买卖合同,房子是算个人财产吗? 由于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的各项收入为共同财产,用共同财产购买的财物依然属于共同财产,故一方在婚后购买房屋通常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但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个人财产在婚后置换房屋,离婚时怎么分?》(°个人财产在婚后置换房屋,离婚时怎么分?)中也https://m.haolvshi.com.cn/ztw/0-63232.html
4.父母把房子卖给已婚儿子,算夫妻共有财产吗根据所提供的法律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父母把房子卖给已婚儿子,是否算夫妻共有财产,取决于父母在交易过程中的明确表示或书面协议。 若父母在将房产卖给已婚儿子时,有明确表示或书面协议注明该房产只归儿子个人所有,并完成了过户手续,那么该房产属于儿子的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若父母在将房产卖给已婚儿子时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45c836fd2f49fe001801
5.父母亲给孩子的房子卖的钱是夫妻共同财产吗?法律分析:视情况而定,如果是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子属于共同财产,但是如果是父母出资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https://wap.findlaw.cn/wenda/q_38183072.html
6.12348青海法网去世以后,生前的财产若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将按照《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按照以下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http://qh.12348.gov.cn/pub/qhfw/fzxc/flcs/202006/t20200618_37486.html
7.房产继承权的顺序人6篇(全文)肯定说认为: (1) 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应随着家庭成员间法律关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我国越来越多的家庭呈现出了“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模式, 孙子女、外孙子女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亲密程度基本等同于与父母的亲密程度。 (2) 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增列孙子女、外孙子女更有利于对老人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ysmcmuv.html
8.在父母宅基地上以自己名义申请的农村自建房是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2020年,吕布再次起诉至昆山法院,要求对已经完成验收的自建房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笔者认为,虽然貂蝉为建房申请人,房子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建成完工并验收,但这个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首先,虽然不动产以登记为准,房子建好后,不动产权证也必然且只能办理到貂蝉名下,但宅基地自建房不适用登记制。宅基地使用权不https://www.jianshu.com/p/e06713eb04fe
9.房产如何过户给孩子最划算赠与是可以赠与给单方的。即父母可以指定把房子赠与给自己子女个人、不作为子女夫妻共同财产。 继承过户 继承过户是指在父母过世之后,房产由继承人继承下来的过户方式。 1.涉及到的费用 继承过户涉及到的费用主要包括:印花税+[继承权公证费用]+[诉讼费用]。 http://www.mfgclaw.com/chanye/zhineng/39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