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继承“新政”变了!四部门明确,2024年起统统按“新规”处置过户契税父母个税房地产房产税商品住房

中国人对房子的执念有多深?找女朋友得看房子、成家的前提是房子、生娃的前提还是房子、接受教育之时还是离不开房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过去房价一路猛涨,即使要掏空家底,承担几十年的房贷,才能实现在城镇购房,很多人也不惜一切。

进而发展到现在,全国几乎80%以上的家庭,绝大多数财富都压在了房子上面,可以说,房子几乎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资产。

说白了,当利益足够大的时候,所谓的亲情就会出现挑战。

就拿上海这样的城市来说吧,随便一套房动辄六七百万,如果分配不均匀,兄妹几个闹上公堂,这事很常见!

另外,办理继承的手续过于复杂,同样也会影响到继承者的情绪,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

比如过去,房产继承需要提供大量的证明文件,如亲属关系证明、死亡证明等,这些文件的办理过程繁琐,给继承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由于证明文件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也给不动产登记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而为了让大家更方便快捷和划算的继承房产,近年来,国家已经出台了继承新政:四部门明确,2024年起统统按“新规”处置。

01.

继承“新政”

①在办理非公证继承时,如果有包括房子在内的不动产登记业务的,那么就要求法定继承人也参与共同核验继承材料。

说白了,当事人在场当面核验清楚,继承就更加公平公正。

②遗嘱继承,要求所有法定继承人都参与查验遗嘱的真实性,并确定是不是最后一份遗嘱。

以后的继承不再以公正的遗嘱作为最终效,也就是说,哪一份是最后的遗嘱,那么这一份遗嘱才是最真实有效的!

而且所有法定继承人都到场查验材料,这样就可以避免继承人弄虚作假,更好的保护合法继承人的权益。

总之,这些新规不仅仅简化了流程,同时也将提高办事效率。

02.

哪种继承更划算

①买卖过户。这种方式和正常商品房买卖没什么两样,主要税费包括契税和个税。

契税方面:90平米、90-144平米、144平米以上,契税分别是房屋交易价的1%、1.5%、3%。

个税方面:如果房子购买满五年,并且是唯一住宅,那么,上述讲到的三个面积段的买卖过户,都不需要缴纳个税只需要缴纳契税。

但如果只满足五年,但是并不是唯一住宅,那么就需要按照交易总价的1%缴纳个税(或者房屋交易差值的20%缴纳)。

那么,90平米、90-144平米、144平米以上面积,分别缴纳的个税+契税合计,就分别为2万、2.5万、4万。

2.赠与过户。

现行的规定,子女接受赠与的房产,需交纳3%的契税,1%的公证费(为房产评估值的1%),以及双方各自支付0.05%的印花税。

按照这个税率,100万的房子赠与过户算下来的总费用大概是4.1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买卖过户和赠予过户,都是老年人在世时过户的两种形式。将其进行对比,可以发现:

如果是面积在144平米以上,两种购物方式差距不大;如果面积在144平米以内,买卖过户比赠与过户更划算。

3.继承权转让

这种方式就是老人去世以后再办理过户,一般这种过户方式的手续费会比较低,只需要支付少量的公证费和登记费即可,当然,每个地方政策不同,也会存在一些差异,但总体费用都不高。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买卖过户以外,其他方式的继承财产,将来都可能会涉及到20%的个税。

按照现行的规定,如果继承房子以后再转售,就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标准是:按照房屋差值(成交总价-原购置成本)的20%缴纳。

但是如果继承者是满五唯一,转手就不需要缴纳20%的个税。

举个简单的例子,老爷子20年前买的房子才30万,子女继承以后,子女名下只有这一套房子,转卖房子就不需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

如果子女继承这套房子后,名下有两套房,出售此房时,房子市值100万,赚取的70万利润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700000×20%=140000元。

当然,如果继承了父母的房产,并不转售,就不存在个人所得税了。但是这种情况,未来随着房产税的落地,会不会因为面积的增加而导致缴纳房产税就不好说了。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老年人普遍采取买卖过户的方式,将房子继承给子女。但是具体采取这种方式,还是得按每个人的需要来吧!

THE END
1.赠与房子买卖用交税吗依据现行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单位或者个人将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视同发生应税行为,原则上,赠与人是需要缴纳营业税的,缴纳营业税的税率是5%。近亲属和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人之间赠与房产,以及发生继承、遗赠取得房产的,免征营业税。其他人之间的房产赠与行为,应依法缴纳营业税https://mip.64365.com/answer/nmlzl/
2.长辈将住房转让给晚辈,赠与还是买卖?3、契税:无论是不是三代之内直系亲属,受赠方均需缴纳契税。第二阶段,晚辈再转让房产:1、个人所得税:由于是受赠房产,没有取得成本,将来转让房产时,要按转让价的20%缴纳个所税。如果“满五唯一”,可免个所税。2、增值税:按转让价5%缴纳。如果取得房产后满两年,可免增值税。四、如采取买卖方式,涉及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408382996552233&wfr=spider&for=pc
3.商铺过户继承赠与买卖哪个最省钱商铺过户,赠与或买卖过户是相对更省钱的方式。依据相关法律,赠与或买卖涉及签订相应合同,申请产权变更登记,流程相对简化。继承过户需在父母去世后处理,可能涉及操作步骤如下:1.确认房产所有人已去世;2.明确合法继承人;3.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4.向所在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继承过户;5.按照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5599853.html
4.中国法院网《物权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第九十七条规定,处分共同共有的不动产,应当经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具体到该案中,房屋属于林先生与钱女士的共同财产,双方对房屋有平等的处理权,双方签订《赠与合同书》将房屋赠与小林,这是合法有效的,但是在办理房屋过户登记之前,二人均有权要求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0/05/id/52437.shtml
5.房屋转让继承赠与手续房屋过户知识大全→MAIGOO知识房屋转让继承赠与手续 房屋过户知识大全 房屋买卖过户需要哪些材料 如房地产转移登记申请表;申请人身份证明;房地产权利证书;房地产买卖合同书;房地产共有人同意转移的意见书等。 房屋买卖过户手续 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如果是二手房交易的话,除了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还需拥有房屋的不动产证和土地使用证才能进行交易和过户手续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8235.html
6.房屋过户继承赠与买卖哪种合适1、房屋过户继承赠与买卖各有利弊,若有直系血缘关系,最省钱的就是遗产转移。 2、如果双方没有血缘关系,可以将房产转让给别人,这样的话,风险最小,而且契税也会更高。 3、继承法及赠与法转让不动产,若该房屋的继承人或受赠者在未来出售该房屋时,若房产证已超过5年,且为惟一房屋,则可免除该不动产的个税。否则,https://www.jiwu.com/baike/31182.html
7.房产过户,买卖or赠与?权威解答来了!②想将财产留给受益人个人所有,不属夫妻共有财产。 ③进行财产隔代传承,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直接将房产赠与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情形。 ④现行税费政策下商业用房等适用此种传承方式税费较低。 法律着实复杂、生活本应简单。遗产继承、安居养老、财富传承等都是复杂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Q1ODUwMg==&mid=2652343552&idx=1&sn=e12c0e4364bf5f755bc29e486d4627f8&chksm=bc80c2413d1dddeffe86e2c8a8ac5c3b794b1a281a50b61295b5ff44df449359d0724861fa0c&scene=27
8.实务解析丨一张表看懂上海房产继承赠与及买卖的税费比较贝斯哲一般来说,房产的传承无非是通过继承、赠与、买卖这三种方式。但基于不同方式涉及的税费不同,建议房产拥有者可按如下表格对号入座进行先期计算,找到最为适合的过户方式。https://www.bestchoiceco.com/10122/
9.涉税服务实务——根据轻一整理(管理服务)分立单位连带责任 欠税 5 万元以上纳税人在处置不动产、大额资产前需报告税务机关欠税纳税人怠于行使、放弃到期债权,以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且受让人知道,税务 机关可以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税务检查范围 1.检查账表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账簿等 2.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场所检查商品、货物、其他财务 3.责成纳税人、扣缴https://doc.mbalib.com/view/40bed102970ae02ae27fdbff42401d65.html
10.父母房产赠与最新规定是什么(父母房产赠与最新规定)继承、赠与、买卖哪个更划算? 1、赠与 房产赠与,是指房地产权利人将自己拥有的房地产,无偿转让给他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赠与对象可以是任何人,房屋产权人可以自主进行选择。 赠与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直系亲属的赠与,另一种是非直系亲属的赠与。根据赠与的形式不同,税费上也会有区别。直系亲属赠与前面其实已经说得https://www.kstnjscl.com/xsfl/130910.html
11.继承的房产买卖要交多少税(继承房产买卖要交哪些税)新年将至,又成功调解一个继承纠纷案件,阖家欢乐才有年味!侄女与姑姑因北京西城区房产继承产生纠纷,https://www.dalvlaw.cn/question/48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