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遗产继承纠纷是一种继承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该类案件不仅涉及复杂的法律条款及规定,更因为家庭关系的纷繁复杂、经济利益的纠葛、传统观念的束缚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使得房屋遗产继承成为一个充满争议和冲突的问题。
本次由北京市信之源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一部主任闫小芹律师为您介绍房产继承纠纷的主要几种类型,并为解决这一问题为您提供四招“秘籍”,快来一起看看吧~
房产继承常见的几种纠纷类型
房屋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动产,在继承中,房屋遗产的分配往往直接关系到家庭成员的经济利益,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房产继承的纠纷主要为以下几种类型:
1、遗嘱纠纷
当遗产人留下遗嘱,但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或解释上存在争议时,可能引发此类纠纷。例如,遗嘱是否是在完全清醒、无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书写?遗嘱中的字迹是否真实?
2、继承人资格纠纷
当有多位继承人时,关于谁有权继承、继承比例如何分配等问题往往容易引发争议。特别是在复杂的家庭关系中,如再婚、收养等情况,继承人的身份认定可能变得复杂。
3、共同共有纠纷
当遗产房屋为多人共同共有,但关于房屋的使用、出租、出售等问题存在分歧时,可能引发此类纠纷。
4、房屋价值评估纠纷
遗产房屋的价值评估往往涉及专业知识,当继承人之间对于房屋的价值存在不同看法时,可能产生纠纷。
那么针对以上的各种纠纷问题,我们在现实中究竟该如何正确应对呢?一起来看看闫小芹律师给出的解答↓↓↓
秘籍一:明确是否立有遗嘱、继承人顺序
如果遗产人留下了合法有效的遗嘱,那么遗产应当按照遗嘱进行分配。如果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无效,那么就需要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遗产。
在法定继承中,遗产将由遗产人的父母、配偶和子女共同继承。
继承人顺序: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的规定,法定继承的顺序为: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需要注意的是,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秘籍二:房产价值和范围的认定
在明确继承人顺序后,被继承人与其他人共有的财产,首先要进行析产,先分出他人的财产,然后才能继承。对以下情况也需要做详细地了解,包括:房产价值范围的评估、确定产权的归属、房产是否存在抵押或查封等情况。
确定房产的价值是分割和折价的前提,房产的价值可以采用当事人协商一致、评估、审计、询价、按照市场价等方式确定,也可以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房地产评估机构对房屋进行评估。评估通常会考虑房屋的实际状况、周边环境、市场价值等因素,以确定其公正的价值。
秘籍三:遵循法律程序,妥善处理继承事务
在处理继承纠纷时,可以优先选择协商和调解来解决问题,所有继承人可以在遵循平等、自愿、合法的原则就遗产的分割份额与方式达成协议,并根据协议分割财产。
双方协商不成时可以根据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中的约定交由指定机构进行仲裁,仲裁仍未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解决:各继承人同意仲裁的,可以提交当地仲裁部门进行仲裁,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裁决的,仲裁机构不可以强制执行,双方当事人只能另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提起诉讼:法院一般会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对于无法调解的案件,及时作出判决。
秘籍四:房产的分割方式和具体实施
在解决以上房产继承纠纷后,继承人之间就继承份额的分配达成一致意见,确定房产价值后,继承人需要就如何处置房产进行协商。
一种方案是按照各自继承份额的比例,将房产进行分割。另一种更为常见的方案是,由继承人中的一方或几方共同承担房产,并按照市场价值给予其他继承人相应的经济补偿。
分割房产时,尤其是折价分割时,一般应当以分割时遗产的价值作为分割依据;特定情形下,如房产被掌控房产的继承人侵吞、窃取或者损毁造成价值贬损时,也可以被贬损之前的遗产价值作为分割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