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赠与过户费用及手续过户不看后悔!

房屋赠与,指一方(赠与人)自愿把自己所有的房屋无偿赠与他人(受赠人),他人愿意接受的民事法律行为。房屋赠与的双方当事人应订立书面合同。很多人对房屋赠与过户费用及手续不了解,下面来为您介绍一下房产赠予需要什么手续。

一、房屋赠与过户费用

营业税

1、近亲属和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人之间赠与房产以及房屋赠与税费涉及哪些方面,以及发生继承、遗赠取得房产的,免征营业税。

2、其他人之间的房产赠与行为,应依法缴纳营业税。但若其他人之间赠与的房产达到一定年限的,符合免征营业税条件的,仍可以免征营业税,比如,个人将购买满5年的住房对外赠与的,可免征收营业税。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契税和印花税

1、契税

2、印花税印花税,是需要全额缴纳的,由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按照0.05%的比例缴纳。

个人所得税

1、近亲属和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人之间赠与房产,以及发生继承、遗赠取得房产的,免征个人所得税。

2、其他人之间的赠与行为,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房屋赠与过户手续

1.签署确认书

收费情况:签订委托书时至少要收齐工本杂费,其中包括测绘费,100平方米以下的每份50元,公证费每份200元,查册费100元。

2.评估

收费情况:评估费是该物业的评估价的5‰,但每宗至少要收取1000元。由于是赠与业务,评估价通常会较市价低。

3.办理赠与公证

收费情况:赠与公证费是评估价的2%。

4.缴纳税费

收费情况:到房管局办理赠与登记,这个环节的收费比较复杂,到了房管局之后,会对该物业再重新作出评估,其中包括:

契税为房管局的评估价的3%;

印花税为房管局评估价的0.5%;

房地产权转移登记费为每宗80元(每多一位受赠人,则加10元)。

以上三项一般都由受赠人支付。

还有一项是土地出让金,则按所受赠物业的房产性质而定,如部分没有交纳出让金的房改房则要赠与人补交。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赠与房产是房改房性质的,则经过此赠与手续之后,就改变了其性质,转为商品房。

5.出新房产证

注:如果赠与人和受赠人之间是直系亲属、姻亲的话,则免契税。如父母与子女之间或夫妻之间的赠与则免除契税。

三、房屋赠与过户所需材料

登记申请书原件;

申请人身份证明;

房屋所有权证原件;

赠与协议公证书原件,或赠与公证书和接受赠与的书面文件原件;

契税完税或减免税凭证原件;

房屋登记表、房产平面图二份;

已购公有住房赠与的,提交补交土地收益证明及补交房屋差价(标准价、优惠价公有住房)证明;

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家庭取得契税完税凭证或房屋所有权证满五年的经济适用住房或限价商品住房赠与的,提交补交土地收益证明;

国有土地使用证(整宗房地产);

整宗划拨用地或者整幢楼房占用划拨土地的,提供划拨土地转让批准文件。

四、法律特征

其法律特征:

(1)房屋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无偿合同

赠与人自愿单方承担将房屋无偿赠与对方的义务,但不享受对等的权利;受赠人则享有无偿接受对方所赠房屋的权利,一般不承担法律上的义务,即使受赠人在接受赠与时附有一些义务,但这些义务并非与所取得的权利互为代价。

(2)房屋赠与合同是实践性合同

赠与人必须把赠与房屋实际交付给受赠人,受赠人接受赠与房屋后,房屋赠与的民事法律行为才完成,合同才算生效。但在实物交付后,则不得再行撤回赠与。如果因赠与人撤回赠与而发生纠纷,受赠方可请求人民法院裁决。

(3)房屋赠与合同是要式合同

房屋赠与同房屋买卖一样,都属于所有权的转移。按照《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的规定,应提交各项证明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如果当事人未办理过户手续,根据《合同法》第44条、1999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9条的规定,赠与合同仍然有效,但赠与的房屋所有权不能转移。

THE END
1.房子过户时,买卖赠与和继承哪种方式更划算呢?契税征收印花税以下三种情况契税无需缴纳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和个人所得税,直系亲属之间的赠与税费仅需3%的契税,另需缴纳0.05%印花税。但注意房产证性质,如非商品房需要缴纳相关费用,如综合地价款,土地出让金。 1、直系亲属之间的赠与: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给配偶、子女、父母、亲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https://www.163.com/dy/article/IJ4LLU9105565C4S.html
2.房产赠与需要哪些费用(6)个人所得税:查账征收计算方法为(评估价格-房产原值-税金-合理费用)×20%;核定征收计算方法为(评估价格×1%) (7)营业税:直系亲属间赠与房产,免征营业税。 2、非直系亲属赠与房产所需税费 (1)营业税:不足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赠与的,营业税的计算方法是用评估值减去购买房屋https://www.64365.com/zs/1269959.aspx
3.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要交哪些费用直系亲属之间赠与房产,首先要支付房产转让税,房产转让税又分为国家规定的税收和地方规定的税收。在赠与房产时,需要做好相关税费的缴纳准备,这一方面是要支付国家规定的房产转让税,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以及土地使用税等;另一方面是支付地方规定的房产转让税,也就是房产预征税,大https://www.kuaizhang.com/ask/question_7870947.html
4.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要交哪些费用?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要交哪些费用? 如果房产赠与公证了,其费用就会涉及到两笔:一笔费用是公证费,房屋赠与的公证费收取的比例是受益总额的2%,但不低200元。还有一笔费用就是契税=房屋评估价*1.5%;交易费:6元/平米;登记费:80元;评估费:评估额的0.5%。 后一个环节就是到房地产交易http://www.canet.com.cn/shuiwu/773169.html
5.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过户费用怎么算?房产赠与直系亲属的费用有:3%的契税;0.05%的印花税;2%的公证费;房地产权转移登记费。当事人凭http://www.loupan.com/ask/885832.html
6.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过户费用怎么算(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过户费用)今天小编岚岚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过户费用怎么算,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过户费用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如果走赠与的话会产生3%的契税和千分之一印花税。 2、如果走买卖的话,房子满五年,契税首套1.5%,二套3%,免征增值税,公房个税能查到原值征收差额20%,无原值全额个税https://gdsnz.snsqw.com/gdsnz/202408/197268.html
7.房产赠与直系亲属需要交什么费用房产赠与直系亲属需要交纳的费用包括契税、印花税、赠与公证费以及房产转移登记手续费等。税费按照房管局评估价收取。契税一般为3%至5%,由房管局评估房屋进行确定,印花税为房管局评估价的0.5%,赠与公证费的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制定。房地产权转移登记费则按每宗进行收取https://www.lawtime.cn/tuwen/779765.html
8.新政:非直系亲属房产赠与需交20%个税(南京最新房产税费大全需要交的费用为:如果受益额100万,20万×1.2%+30万×1%+50万×0.8%=9400元(公证费)。 六、赠与获得房产再出售正常交税 通过赠予获得的房产再出售,按买卖正常交税:包括契税、个税和营业税。 特别提醒: 1、继承或直系亲属赠予取得的住房,购房时间可以从原产权人购房时间连续计算。 http://www.jssdrh.com/articles/505.htm
9.最新深圳房产过户给子女,继承赠与买卖哪种最划算?第五,如涉及继承、赠与,还可能产生公证费。 第六,其它诸如登记费、工本费等小费用,暂且忽略。 小张要将房产过户自己名下,有四种过户方式可供选择: 一是老张百年之后由小张继承, 二是赠与, 三是直系亲属买卖, 四是正常买卖。 我们分别来算一算。 https://www.jianshu.com/p/72d484c5aaf5
10.问一下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还需要征收3%的契税吗?以广州市为例?二、非直系亲属间的赠与:契税3%,印花税双方各万分之五,个税赠与所得的20%,房产不满五年的按照房产的https://ask.zx123.cn/show-4775926.html
11.直系亲属房产过户什么方式最划算,哪些税费是免征的?四、赠与过户、继承过户、买卖过户各有优缺点 1、房产赠与过户 优点:1、2021年直系亲属房产过户赠与过户需要缴纳契税,且契税不能享受优惠,且契税为3%,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2、但是赠与过户除了交契税,公证处做赠与公证,公证的费用就有多有少了,各个地方收费标准不同。3、赠与的优点就比较快捷、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380866457279340&wfr=spider&for=pc
12.直系亲属如兄弟之间办理房屋产权过户需要缴纳哪些费用产权产证 直系亲属 过户 缴纳 房屋产权 办理 4人参与回答八零梁行 一、按房屋赠与办理过户费用; (1)公证费;按房价2%缴纳,(2)评估费:按房价0.5%缴纳。 (3)契税;按房价3%缴纳 (4)土地增值税;按房价1%缴纳。 (5)所得税;按房价1%缴纳 (6)房屋产权登记费:80.00元。 二、按房屋买卖办理过户费用; (1)契税http://qd.17house.com/chanquan/1229bd268861bbd1a763e596ae234e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