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规定!继承赠与买卖哪种方式最省钱?

“老人去世后留下一套房子,继承人细细算下来,竟然有17个。”

最近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因继承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一些家庭在老人去世后并不会想到去分割房产,但近些年我们乐清市的大规模拆迁,导致许多人准备去处理遗留的房产时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下是《房小白说法》第003期房屋纠纷问题汇总

问题一

我父母前几年都去世了,留下一套房产,我是独生子女,是不是就能直接办理过户了?

律师解析:独生子女并不是父母遗产的唯一继承人!

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配偶、子女、父母同为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因此独生子女不是父母财产的唯一继承人。

案例:小丽是其父母的独生女儿,父亲十年前去世,母亲今年刚过世。父母亲生前留下一套房子,小丽想要把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经过咨询后发现,小丽的父亲过世时奶奶仍在世,她有权继承儿子的部分遗产;而奶奶过世后,其继承的部分产权,分别分给了小丽的父亲、大伯、二伯和小姑姑。小丽大伯和爸爸先于奶奶过世了,根据法律规定,由小丽大伯和爸爸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即小丽、大伯大儿子、大伯二儿子、大伯三儿子。

看到这里,你们是不是和小丽一样,觉得很复杂,好好的一套房子就这样被分的支离破碎,真如传说中的七大姑八大姨也来分房子!

如果小丽的父亲和母亲在生前预留一份有效遗嘱,确定其身故后房产份额归小丽所有,那么小丽则可以轻松顺利地完成过户!

问题二

我手上有遗嘱,是不是就能直接办理房产过户?

律师解析:进行遗嘱继承的,遗嘱必须合法有效!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的形式主要有:(1)公证遗嘱;(2)自书遗嘱;(3)代书遗嘱;(4)录音遗嘱;(5)口头遗嘱。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遗嘱,不仅要在形式上符合法律规定,而且还要具备以下的条件:

1、立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遗嘱内容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往往很多立遗嘱人会在发生严重疾病或者是生命垂危时来立遗嘱,但这时候必须保证其意识清醒,表达能力完整、清楚,否则可能会造成遗嘱无效。

《继承法》第二十二条,以下为遗嘱无效的情况:(1)遗嘱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2)遗嘱受胁迫、欺骗所立,不能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3)伪造遗嘱;(4)遗嘱被篡改,篡改部分无效。

2、遗嘱处分的遗产只能是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八条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的这部分,应认定无效。

4、遗嘱对财产及财产线索的描述要明确。

因此,当你拿着一份遗嘱去办理房产继承时,不一定能够直接进行办理,虽然已经取消了办理房产继承需要进行继承公证的前置要求,但由于工作人员并不能对于遗嘱是否真实有效进行确认,往往还是要求进行公证或者诉讼后办理。

律师建议:有了遗嘱并不会万无一失,要保证所立遗嘱的合法有效才能顺利完成继承。建议立遗嘱前咨询律师,避免纠纷。

问题三

无偿赠与、依法继承以及买卖。哪种方式最省钱呢?

前几天,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一份《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74号),说明了这些问题。

继承房屋不缴个税

6月2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2018年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取消了“其他所得”项目,按照原税法“其他所得”项目征税的有关政策文件,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因此,这份公告将一部分原来按“其他所得”征税的项目,调整为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征税,偶然所得适用税率为20%。

其中,对于房产的无偿赠送,《公告》指出: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的受赠收入为“偶然所得”,缴纳20%税率。

以一套面积100平米,价值200万的房屋为例,无偿赠与和买卖两种方式,哪种缴纳的税费更少?

如果是买卖,购买方主要缴纳的税费有:契税(缴纳比例为1.5%);印花税(购房支出费用的0.05%)。这两个主要税种,买方需缴纳31000元;

如果是赠与,受赠方要缴纳4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

但是,有以下情形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包括:

一是,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二是,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

三是,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也就是说,依法继承房产,或者父母将房产送给子女,子女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实际上,子女从父母那获取房产,有三种途径:无偿赠与、依法继承以及买卖。哪种方式最省钱呢?

继承:约交1%公证费

如果是直系继承的话,契税、增值税及其附加税和个税上,统统免征,只需要支付个公证费而已。

各地的公证费按照标的物的大小有所不一样,但大概在1%左右。

那么,200万的房子,只需要2万就足够了。

获赠与房屋一旦销售,需要缴纳20%个税

如果父母还健在,需要处理房产,赠与比交易更划算么?

赠与要比继承贵。直系亲属之间的赠与需要交纳3%多一点的税费,看起来也不算太高。200万的房屋,3%的税费,也就6万多元。

但有个遗留下来的问题,父母的房子交到你手上,你是打算一直住下去还是有一天会卖出去呢?假如你要卖房,还可能需要缴纳一笔巨大的卖出成本。

若父母健在将来还要销售房屋

买卖反而最划算

所以,赠与节省的个人所得税只是小钱,将来变现时的个人所得税才是大头。如果父母还在,想把房子给子女,考虑将来的变现成本,其实,通过买卖才是最最划算的。

如果采取交易,也就是爸妈把房子卖给你的方式,税费相对复杂一点。像上文提到的,如果是买卖,200万的房屋买方需缴纳31000元税费。当然,每个地方的税费政策不一样,但可以次为参考。

但是如果是获赠的,将来销售单个税一项就已经40万元了。

最后总结一下:

依法继承最省钱!

但如果父母健在,房子不考虑再次销售的,赠与比交易划算!

父母健在,房子考虑再次销售的,交易比赠与划算!

乐清房产在线邀请了浙江嘉瑞成(乐清)律师事务所,共同联合推出——《房小白说法》栏目。从专业律师的角度出发,为乐清广大购房者免费解答疑惑。

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曾两度荣膺「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六次蝉联「温州十强律师事务所」榜首,并获浙江省服务中小企业优秀律师事务所、浙江省纳税信用AAA等级、温州市服务名牌、温州市服务业重点企业等荣誉。

只要您有任何关于房地产纠纷的困扰,都可以向我们免费咨询。

咨询方式

步骤一:戳下面链接

步骤二:整理好自己的问题,尽量表述清楚明了,填好联系方式和姓名。

步骤三:预计在一到三个工作日,小编将律师回答内容回复给大家。

THE END
1.继承赠与房产过户费用继承赠与房产过户的费用因地区差异、房产价值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可能需要支付的费用:1. 契税:按照房产评估价的百分https://gxjlsc.cn/fczs/202412/499348.html
2.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过户费用及流程解析一、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费用 赠与房产需要将房屋的产权过户到赠与人的名下,所以也会产生对应的费用,税费一般有契税、公证费、登记费、房屋评估费。 1. 契税:赠与的房产获得是不用支付任何资金的,属于无偿获得房产,所以契税是全额收取的,房屋的面积没有限制,契税是房屋评估价格的3%。 https://m.jiwu.com/baike/126824.html
3.直系亲属房产过户免费吗?一、直系亲属房产过户免费吗? 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是需要给费用的; 直系亲属间房产变更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赠与,一种是走买卖手续。 走赠与的话,是需要审受赠人的购房资质,需满足在京购房资质,做亲属公证或者在一户口本上能体现直系亲属关系,然后去地税交3%的契税,然后带上房本,户口本,身份证,去建委办理赠与过户就https://www.64365.com/zs/1247471.aspx
4.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过户需要收费吗办理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过户时,还需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包括房屋所有权证书、赠与和接受赠与的公证书、赠与人和受赠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等。若受赠人为未成年人,则需提交监护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 综上所述,直系亲属间赠与房产过户是需要缴纳一定费用的,主要包括交易手续费、登记费、房屋所有权证书工本费、印花税以及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5092b0e22017ef001014
5.2020年直系亲属房产过户费新政策是怎样的?需要走哪些流程?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少直系亲属间的房产过户,房屋过户主要有继承、赠与、买卖三种方式,不同的方式操作流程和所需要缴纳的费用也各不相同。那么,2020年直系亲属房产过户费新政策是怎样的?需要走哪些流程? 一、2020年直系亲属房产过户费新政策是怎样的? 1、继承主要费用:公证费 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3238.html
6.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房子满5年做买卖和赠与哪个划算?需要交社保吗社保是需要的 过户有两种方式,一是赠与过户,第二是买卖过户,如果该房产受让者今后打算转让,建议还是买卖过户,赠与过户免交营业税和所得税,契税和工本费还是要交,赠与还需办理公证手续,而且今后再次转让需交20%的所得税。办理过户需买卖双方夫妻本人(未婚开未婚证明)到场,房产过户带房产证、双方的身份证、户口、婚姻https://m.fang.com/ask/ask_8882098.html
7.2020年房产继承过户新政策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房产过户给子女2020我们都知道,房产的更名需要去房管局过户,而过户就会产生税费,所以很多直系亲属之间过户就需要选择一种较好的过户*,让税费更少,当然了,也要考虑安全合法性。下面为大家介绍2020年房产继承过户新政策,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房产过户给子女2020新规,一起来了解下吧。 https://m.qizuang.com/gonglue/jsgh/112068.html
8.房产赠与给子女要交纳哪些费用律师普法4、房屋所有权证登记费:住宅每套80元,非住宅每证210元(超过500平方米每平方加收0.2元)。(产权产籍监理处收取) 一、房产过户给子女的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以出让的方式办理过户,也就是以买卖的方式按照交易的程序去办理过户。 第二种是以赠与的方式办理过户,先办理赠与公证,然后办理房屋评估作价和房屋鉴定,最后https://www.110ask.com/tuwen/1499282224750869647.html
9.最新深圳房产过户给子女,继承赠与买卖哪种最划算?二是赠与, 三是直系亲属买卖, 四是正常买卖。 我们分别来算一算。 一、继承方式(无需审查购房资格) image.png 小结: 1、因子女继承父母名下房产属于法定继承,故无需审核小张是否具有购房资格。 2、继承方式过户住宅时,免征缴纳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契税,仅需缴纳公证费。 https://www.jianshu.com/p/72d484c5aaf5
10.直系亲属之间房屋过户赠与和交易费用间差额多少直系亲属之间房屋过户,赠与和交易费用间差额多少?交易流程 直系亲属 赠与 差额 过户 费用 4人参与回答所謂尐寧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过户有两种方式,一是赠与过户,第二是买卖过户,赠与过户免交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契税和工本费还是要交,赠与还需办理公证手续。办理过户需要赠与人和你带着身份证、户口、房产证。以下是二http://qd.17house.com/jiaoyiliucheng/33abcc2a8911915074daf79d50e623e3.html
11.问一下北京直系亲属房产过户费用是多少?装修问答1、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过户费用:夫妻之间国家税务总局及财政部于2020年12月31日发布最新通知,通知摘要:在https://ask.zx123.cn/show-4805630.html
12.2021年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过户有哪些费用2023年直系亲属房产赠与过户有哪些费用 法律分析:过户的话办赠予费用约为报税价(即你们商定的房产转让价)的6%(公证费3%,过户税费3%)。但赠予过户后,如果你们以后要转让房产,单一项个人所得税就要交 全部3个答案 > 1.69万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直系亲属之间房产过户需要支付哪些费用? 直系亲属房屋赠与过户费用: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0725900.html
13.老人房产赠与条件手续老人房产赠与怎么写?→MAIGOO知识6、公证费 赠与过户需要先到公证处进行公证处理,公证书出来之后和原产权人一起到房管局进行分成赠与。公证需要缴纳相应的费用,一般为0.3%的房款。 7、其它费用 (1)纳测绘费:1.36元/平米 (2)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150元以内 房产赠与只公证不过户 直系亲属房产赠与公证只公证不过户是可以的,不过有很多的风险。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7600.html
14.南京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过户费用于南京市,近日很多业主都会问起关于南京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过户费用的问题。那么,到底南京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过户费用的详细讯息是怎样的呢?我们还了解哪些关于南京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过户费用的内容?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说说。 一、直系亲属房屋赠与过户费用 如果房产赠与公证了,其费用就会涉及到两笔:一笔费用是公证费,房屋https://m.360docs.net/doc/823034929.html
15.将自己的房子过户到父母名下要怎样办理?手续费是多少?过户有两种方式,一是赠与过户,第二是买卖过户,如果该房产受让者今后打算转让,建议还是买卖过户,直系亲属赠与过户免交营业税、所得税、契税,工本费还是要交,赠与过户还需办理公证手续,今后再次转让需交20%的所得税。 以下是二手房买卖过户的费用,请参考。 http://www.027yaju.cn/hunyinjicheng/274836.html
16.2023直系亲属房产过户免费吗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策介绍(2023) 1、过户方式政策房产继承:费用较少风险较高继承意味着继承人不需要支付房屋本身的价格而获得房产。另外根据规定子女以继承的方式获得父母的房屋,不需要缴纳契税,只需要支付公证费和工本费。 2、赠与过户。即父母通过赠与将房产过户给子女,根据新规,对直系亲属或赡养人赠与房产免征个税https://www.fljg.com/news/37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