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赠与协议书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7.12广东

本协议书由以下双方于签署日期签署,旨在确认赠与方将位于__________(房屋地址)的房屋赠与受赠方,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赠与方(下称“甲方”):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

受赠方(下称“乙方”):

一、房屋描述

1.1赠与房屋的详细描述如下:

(在此处提供房屋的详细描述,包括但不限于地址、建筑结构、面积、土地权属等信息)

1.2房屋的权属证明:

(在此处提供房屋的权属证明,例如房产证或土地使用权证)

二、赠与条款

2.1甲方特此无条件、永久且免费地将上述房屋赠与给乙方,乙方接受该房屋的赠与。

2.2乙方确认已经了解并接受上述房屋的现状,包括任何现存的瑕疵、损坏或负债。

2.3房屋的交付方式:甲方将交付房屋的实际物理控制权给乙方。

2.6双方确认,该房屋赠与是出于双方的自愿和意愿,不存在任何非法、欺诈、胁迫或错误等情况。

三、保证与陈述

3.1甲方保证对赠与房屋拥有合法、有效的所有权,并无须征得任何其他人的同意或批准。

3.2甲方保证赠与房屋不受任何抵押、查封、限制、诉讼或其他权利争议的约束。

3.3乙方确认,乙方已经全面了解房屋的状况,并对自行检查房屋的适用性和质量负责。

四、违约与争议解决

4.1如一方违反本协议的任何条款,另一方有权采取适当的法律措施来解决争议,并有权获得赔偿或救济。

4.2双方同意,如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如协商不成,争议应提交至所在地有管辖权的法院解决。

五、其他条款

5.1本协议不得转让给任何第三方,除非得到另一方的书面同意。

5.2本协议的任何修改或补充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5.3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并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本协议书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署,经双方确认无误后生效。各方确认已完全理解并同意本协议的所有条款。

THE END
1.房屋赠与协议样本(稿件15篇)协议明确规定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这有助于避免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等问题。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房屋赠与协议样本?这里给大家分享房屋赠与协议样本供大家参考。 房屋赠与协议样本篇1 本协议由以下双方当事人在___签订: 甲方:___ 住所:___ 身份证号:___ 乙方:___ 住所:___ 身份证号:__http://www.shuxinhome.cn/xieyishu/50534.html
2.如何写房屋赠与协议书财产赠与协议是属于有名合同,是合同的一个种类,符合合同的要件一般赠予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附件条赠予合同,附条件合同法第十二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70554959268808284.html
3.房屋赠与协议怎么写?房屋赠与协议书 赠与人(甲方):———,身份证编号:———。 受赠人(乙方):———,身份证编号:———。 甲方是乙方的——— ,为赠与房屋,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签订如下房屋赠与协议: 一、甲方(系 关系)自愿将共有的坐落在———,产籍号:__ 号,建筑面积:__ 平方米私有房屋无偿赠与给乙方。甲方保证赠与https://www.64365.com/zs/643712.aspx
4.赠与协议书最新范本5篇赠与协议书最新范本1 甲方(赠与人):男, 女 乙方(受赠人):男, 女 甲乙双方系父母与儿子、儿媳关系,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信守执行。 第一条 合同标的即房屋状况 1、该房屋坐落 县镇村庄(或路旁) http://www.fanwen88.cn/xieyishu/17336.html
5.房屋赠与委托书(精选16篇)父母签订的房屋赠与合同以及他们双方因该合同产生的诉讼纠纷,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 》第十条的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 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 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 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 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woiuguk.html
6.最高院法官解答:婚姻家庭纠纷案件35个热点难点问题(含民法典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夫妻之间签订的“忠诚协议书”,虽不违法无效,但这种协议应由当事人本着诚信原则自觉履行,法院不能赋予“忠诚协议书”强制执行力。因为“忠诚协议书”要获得法院赋予的强制执行效力,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查证举证程序,法院审理这类“忠诚协议书”案件,必然会面临一个尴尬而危险的举证困境和一系列社会负https://www.wxrb.com/doc/2022/05/05/1681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