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遗赠的区别有哪些民法典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当中,我们在对死者的遗产进行继承的时候,有的是根据死者生前立下的遗嘱进行遗产的分配,而有的则是按照死者生前做出的遗赠来处理遗产的。那么继承和遗赠的区别有哪些?对于大家提出来的这个疑问,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来为大家讲解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继承和赠与的区别是指,被继承人的遗产赠与是指被继承人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而继承则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一)二者的受让主体不同。遗赠的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国家及其他社会组织。而遗嘱继承中的受让人,即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且必须是自然人。

(二)二者所指向的客体范围不同。遗赠的客体只包括财产权利,不包括消极的财产义务,但执行遗嘱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而继承的客体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权利还包括财产义务。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以被继承人的实际遗产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继承人可不予清偿,但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但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三)权利的接受、行使方式不同。受遗赠人只有依法在法定期间(在知道受遗赠的两个月)内明确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时才视为接受,否则视为放弃遗赠。而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处理前,明确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才能有效。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无权参与遗产分配,这也不同遗嘱继承人。

(四)在遗嘱继承中,遗嘱人可在遗嘱中指定候补继承人,而在遗赠中则不能指定候补的遗赠人。

概念: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包括积极遗产和消极遗产。积极遗产指死者生前个人享有的财物和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权益,如债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益等。消极遗产指死者生前所欠的个人债务

范围:

(一)公民的合法收入。如,工资、奖金、存款利息、从事合法经营的收入、继承或接受赠予所得的财产。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树木、牲畜和家禽。树木,主要指公民在宅基地上自种的树木和自留山上种的树木。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公民的文物一般指公民自己收藏的书画、古玩、艺术品等。如果上述文物之中有特别珍贵的文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法律允许公民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如农村承包专业户的汽车、拖拉机、加工机具等。城市个体经营者、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在内地投资所拥有的各类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即基于公民的著作被出版而获得的稿费、奖金,或者因发明被利用而取得的专利转让费和专利使用费等。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如公民的国库券、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复员、转业军人的复员费、转业费,公民的离退休金、养老金等。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THE END
1.遗嘱与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的区别是什么?专家导读 遗嘱与遗赠扶养协议的区别是:法律适用不同、行为后果不同、是否有偿不同等,对于遗赠扶养协议是属于双方协商认定的情况,而对于遗嘱是可以根据遗嘱人的单方面意愿来进行订立的。 遗嘱与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的区别是什么? 一、 遗嘱与遗赠扶养协议的区别是什么? 1.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而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https://mip.64365.com/zs/1181154.aspx
2.简述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继承的区别。【参考解析】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与扶养人签订的,由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将自己的合法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于死后转移给扶养人所有的协议。遗嘱继承是指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法律制度。二者的区别是:(1)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而遗赠扶养协议则是双方法律行https://m.shangxueba.com/ask/tk/V9XMXL5P.html
3.意定监护与遗赠扶养协议有哪些区别律师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九条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相关合同 遗赠扶养协议模板全新通用版本 审核日期:2022.09.16页数:2大小:17243KB格式https://www.110ask.com/tuwen/7774517197008484917.html
4.民法典之农村常见法律知识100问袁州区政府网33.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34.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http://www.yzq.gov.cn/yzqrmzf/zcfgb1/202308/d36119cfd25143f885d8b2797b0f4e61.shtml
5.关于遗赠扶养协议纠纷的裁判规则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1、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遗赠是指继承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其死后赠与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的一种法律制度。两者都是遗赠人在生前处分自己的财产,死后才实现所有权移转的制度。区别如下:(1)法律性质不同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其成立并生效是以扶养人和遗赠人双方意思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26225461035591
6.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精选10篇)第一条为规范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公证程序规则(试行)》,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为明确相互间遗赠和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所订立的协议。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qxd01mr.html
7.中国法院网法条索引:《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法官说法:遗赠扶养协议的优先级处于最高级别,优先于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再优先于法定继承。继承开始后,首先考虑遗赠扶养协议,扣除协议相应份额后,再进行遗嘱继承或遗赠,最后再进行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0/12/id/52671.shtml
8.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的顺序是什么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331308.html
9.当遗赠扶养协议遇上法定继承……遗赠扶养协议、遗嘱、法定继承的效力如何认定? 在我国遗产继承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效力最高,遗嘱次之,法定继承再次。原因在于:遗赠扶养协议是双务有偿合同,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并获得受遗赠的权利,遗赠人享有被扶养的权利,同时负有向扶养人遗赠财产的义务。而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取得遗产是https://m.gmw.cn/2024-03/19/content_1303689488.htm
10.遗赠抚养协议15篇按照遗赠扶养协议,受扶养人负有将其财产遗赠给扶养人的义务。受扶养人对在遗赠扶养协议中指定遗赠给扶养人的财产,不得擅自处分。 四、遗赠扶养协议的成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遗赠,是指公民以遗嘱方式将其遗产中财产权利的一部分或全部赠给国家、集体组织、社会团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的法律行为。《继承法》第十六条https://www.yjbys.com/hetongfa/hetongfanben/1760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