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购房政策2021年最新版规定

2021开年继深圳、上海之后,杭州果然紧跟其后,楼市调控于1月27日正式升级;但杭州新政不是追随,而是结合杭州市本地市场运行状况的精准调控,坚决落实“房住不炒”。杭州在2020年7月、9月就已连续两次出台政策补丁规范市场。此次杭州购房政策2021年最新规定有哪些?杭户通小编整理了一份2021年在杭州买房政策大全;包含了限购、限贷、限售、税费、落户等。今年打算在杭州买房,不用到处搜罗资料看这一条就够了!

对投机炒房方面,加紧政策,对刚需自住,也递来了温柔之手。另外这次出台政策的仍然是杭州房管部门,和上海联席会议机制不同的是,金融部门没有参与进来,没有提到按揭贷款政策的变化。

限购,顾名思义:限制购买。

限购区包括: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拱墅区、滨江区、余杭区、萧山区、富阳区、钱塘新区。

非限购区包括:临安区、建德市、桐庐县、淳安县。

在以上【限购区域】内购买新建购买新建商品房或二手住宅都需要购房资格,这就是限购。此外临安区、桐庐区、淳安区、建德区则为非限购区,这四个区购房是不受限购限制的。

事实上,限购的涉及条件主要是户籍政策,关于杭州的落户问题,杭户通将在后续杭州人才落户篇进行详细解读。

此外,目前企业身份无法在杭州限购区域购房(包含新房和二手房)。这一规则在2018年6月诞生(杭州“新房摇号”政策开展两个月左右),政策的源头事件是九龙仓·珑玺摇号中有三家企业同时中签,且三家企业为同一法人,引发舆论热点。

自2016年至今,加上土地新政,杭州楼市4年3个月期间,共调控了13次。毫无疑问,直至目前,杭州的楼市政策已经达到了史上最严。

用一张图回顾如下:

杭州近十年限购图解(图)

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调控最为频繁,这也是杭州房价上涨最为迅猛的时期,之后每一年都保持着1-2次的频率,这恰好也是杭州楼市平稳发展的阶段。

先来看新政具体的调控措施,总结为6点:

1、加强限购,落户未满五年限购一套。

落户范围指大杭州,最大变化是限购区域内的非单身户籍家庭原先可2套,现在要满5年才2套。这是继老人落户购房严控后,对新落户置业的进一步趋严。但新落户依然有1套资格,鼓励的是在杭州安居乐业。

2、堵住赠与拿房票漏洞,赠予房产者限购三年,被赠予者也需拥有购房资格。

通过赠与方式腾空房产,拿到新的房票,事实上一直是限购政策的一个大漏洞。受赠也限购,以后理论上没有人会赠与了。

3、加强限售,中签率在10%以下的房源限售5年。

4、加强二手房税收调节,增值税免征年限由两年改五年。

叠加9.4杭州新政“办证方能缴纳契税”,意味着从网签开始,实质性的免缴等待期需7-8年。税费的增加会增加交易的成本,不过这点我个人觉得反而利好刚交付的品质次新房。

5、新增一类无房家庭,2018.4.4后转让房产三年无房的家庭也算无房家庭。

如果没有这个调整,理论上已婚家庭的无房户,只能是2018年4月4日以前的。这是一次人性化调整,给真正有需求的家庭打开了大门,能够拥有优先购房资格。

6、堵住人才房漏洞,人才购房需追溯三年无房。

新政补丁还特别明确了高端人才购房资格。从杭州的近期出台的新政看,除了通过“打补丁”方式明确无房户要求外,提及最多的是对于人才购房的要求。可以看出,杭州对人才引进非常重视,但又通过新政堵上“人才炒房”的口子,这点加上赠与的限制,精准打击了人才号摇到即赚百万的操作。

相对于一线城市上海和深圳,杭州原来的政策是较为宽松的,或者说漏洞较多的。这次一揽子抬高六道门槛,堵上六个漏洞。

2021年3月3日杭州市再次限购政策再升级,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进一步加强住房限购。规定参与本市限购范围内住房司法拍卖的竞买人,须符合本市住房限购政策。也就是说,法拍的房子也限购了。

2、明确严格防范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3、明确严厉打击房地产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中介机构不得受理并对外发布挂牌价格明显高于合理成交价格的房屋信息。

其实,杭州法拍房去年就已红火了一年,而年前杭州新政的落地,更使得在杭州当时仍然不限购、无需摇号的法拍房日益红火。这次新政“补丁”再出,给越来越“疯狂”的法拍房浇上冷水,可以有效稳定市场价格。

2021年8月5日杭州市再次限购政策再升级,《通知》进一步加强住房限购。

1、规定落户本市未满5年的户籍家庭,在购房之日前2年起已在本市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满24个月,方可在本市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

2、规定非本市户籍家庭,在购房之日前4年起已在本市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48个月,方可在本市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

3、落户临安区、建德市、桐庐县、淳安县未满5年的,需落户满2年且在购房之日前2年起已在本市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社保满24个月,方可购买住房。

了解了限购,那么就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购房资格,2021年新政下哪些人可以获得杭州的购房资格呢?想要在杭州限购区买房,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一、非杭州本地户籍人群

根据政策原文,如果不是杭州户口购房者,“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3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2年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证明”才有购房资格,实际操作中3年内连续2年的社保或个税,须在限购区域内缴纳才能获得购房资格。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一套住房。

二、杭州市户籍人群

1、已婚(任一方杭州户口),名下无房,可购2套;

2、已婚(任一方杭州户口),名下1套房,可购1套;

3、已婚(任一方杭州户口),名下2套房及以上,不可购房;

4、单身或离异,名下无房,可购1套;

5、单身或离异,名下有房,不可购房;

通过父母投靠落户获得杭州户籍的,落户满3年才可作为独立家庭购房,且落户不满5年的,在限购范围内只能购买一套住房。

注:关于高层次人才购买二套房也需要满5年,只要拥有人才证,非本市户籍不管是单身还是已婚,需要三年内连续满2年的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保证明,杭州限购区限购一套住宅。

按照杭州购房政策最新规定,有没有买房资格,主要看两点:户口和名下住房数量。具体政策以下四点。

1、自2017年3月29日起,在市区范围内暂停对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成年单身(含离异)人士或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2、非本市户籍居民购买首套住房需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3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2年及以上社保证明,并暂停向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出售新房。

3、户籍由外地迁入桐庐、建德、临安、淳安四县(市)的居民家庭,自户籍迁入之日起满2年,在杭州及本地均无房,可买2套;在杭州及本地共计有1套房,可买1套;在杭州及本地共计有2套房,不可购房。

4、企业购买杭州市住房,3年后才可上市交易。

自2018年4月4日起,杭州市区正式实施摇号政策以来,至今已历经三年,通过公证处摇号这一规则实现了公平公开,有效杜绝了走关系买房的各种市场乱象。一方面,给了“无房家庭”和“无房人才”最大的支持:不仅享受倾斜比例,还可在同一批房源摇号中摇号两次,其中无房家庭的倾斜比例还一路走高。

另一方面,对享受政策倾斜的人群进行制约:以“无房家庭”身份购买倾斜80%的楼盘,以及“无房人才”身份购房,都需要限售5年。

参与购房摇号的群体分为三类:无房人才、无房家庭和有房家庭,

无房家庭定义:

1、杭州市限购范围内无自有住房的家庭(不含未婚、2018年4月4日后离异单身)。

2、2020年7月2日政策出台,对无房家庭认定更为严格,限制了杭州四区县(本市非限购区户籍)的购房者,他们想要成为“无房家庭”,必须户籍地无房,且自购房之日前一年起已在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12个月。

3、未婚单身:要求30周岁以上,在杭一直无房。

4、离异单身:要求两个“满3年”,离婚满3年且无房满3年。

5、2018年4月4日后转让本市限购范围内住房的,在本市限购范围内无自有住房记录满3年,可认定为无房家庭。

无房人才定义:

人才购房的倾斜有先决条件是“无房”,但是“无房人才”与“无房家庭”的“无房”认定并不相同。“无房人才”只需满足人才和当下无房两个条件。

目前,杭州高层次人才主要有以下几类:

1、经认定的A类人才,在杭购买首套住房免摇号;

2、经认定的B、C、D、E类人才及符合条件的相应层次人才,当下在杭州限购区域无房的,按不高于20%的比例优先供应。

但2020年7月2日起,以“无房人才”身份中签购买的新房,自网签备案之日起,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杭州自人才优先摇号政策正式落地后,人才申请暴增,原政策中对于人才优先购房未做限制,可循环多次腾空房票,此次新政的这项举措给人才购房增加了一个3年的“门槛”,将遏制“假人才真炒房”的市场乱象,为人才提供更好的购房环境。

高层次人才除了可以优先摇号,购买首套住房还可领取购房补贴。A类人才免摇号,最高800万购房补贴;B-D类人才可分别领取200万、150万、100万购房补贴。

此外,关于人才等级较多,还分为市级和区级的高层次人才。目前优先摇号购房的资格仅适用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区属人才不能享受这项特惠,但是区属人才也有相应的购房补贴或租房补贴可以申请。

有房家庭定义:

不满足以上条件的购房者,摇号均属于有房家庭。

购房家庭类型分解(图)

杭州在2020年7月以前并没有对个人的限售约束;2017年“330政策”中,明确了企业在2017年3月29日后签订合同购买杭州限购区域内住房的,自企业取得不动产权证起满3年,方可上市交易转让。

直到今年7月和9月,才伴随摇号政策的深化,出现了人才限售5年和无房家庭限售5年的配套政策。

这次,我真温馨提醒下两个非常重点的内容,划重点,这里要考的。

1,楼盘整体的中签率≤10%,统统限售5年

2,限售房源,不得抵押

更重磅的消息是限售房源出证时将会特别标注,属不得抵押类资产,所以一旦限售,请准备好你的现金流。

大多数人有了购房资格,辛辛苦苦攒了首付款,也摇到了号,接着就要涉及到贷款。

杭州最严限贷政策自2017年3月29日开始,已实施近三年半。目前在杭州市限购区域内认房认贷,银行对于贷款首套、二套、三套的认定依据结合房产查档和个人征信报告。

“首套”贷款资格不仅需要名下无房,且个人征信报告中必须没有房贷记录。否则无论该笔房贷发生在何处、何时、是否结清,都将失去“首套”贷款资格。

而对于不能发放贷款的“三套”的认定,则与首套认定的逻辑不同:并非是以历史记录认定,而是以当下进行中房贷作为认定——只要征信中尚在贷款的不足两套,则可以以“二套”标准发放贷款。

而在杭州的非限购区域,目前临安区、建德市、淳安县、桐庐县,都是执行“认贷不认房”——首付和利率标准完全取决于个人征信报告的贷款情况,不考虑名下房产情况。

无房贷记录:杭州无房,首付比例最低30%;杭州有一套房,首付比例最低60%。

有一次房贷记录(含已结清):无论在杭州是否有房,首付比例最低均为60%。

有两次房贷记录(不含已结清):无论在杭州是否有房,均需全款。

2021年杭州最新限购限贷政策图解(图)

一句话总结:杭州无房且无贷3成;杭州有房或有一次房贷记录则需6成或以上。

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利率两度松动上调。目前杭州的房贷利率已经普遍涨到首套5.6%、二套5.7%,相比5月份,又上涨了0.2个百分点,购房者的买房成本持续增加。

目前,杭州大部分银行房贷已经开始紧张,放款速度也在减缓,甚至法拍贷、大学生贷都已经暂停。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大部分银行的房贷利率都在执行首套5.6%、二套5.7%的标准。

钱袋子收紧已成定局,未来利率有持续上涨的预期,其它还未上调的银行也表示有跟进的可能。

今年5月,央行公布最新LPR利率为一年期3.85%、五年期4.65%。从2020年5月开始,LPR已经连续13个月未变。

按照目前的楼市热度和趋势,杭州下半年房贷贷款审核将更为严格,贷款难度增加。

问:外地有房无贷款,满足杭州落户条件,落户后在杭州买房贷款要付三成还是六成呢?

答:杭州限购区户口+杭州限购区无房+征信上无房贷记录,则按首套利率执行。

问:在杭州有套房按揭已还清,在老家河南有套房还在还按揭。要是在杭州再买是二套还是三套啊!

答:①房产查档只看杭州房产情况,所以名下只能看到一套房产;②贷款时银行会结合查档和征信上的房贷记录,如果在贷的房贷有两套及以上,则三套停贷;如果一套已还清一套在贷,则认定为二套。

问:离异多年,房归对方,对方将房出售也多年了,但我有过贷款记录,请问这样的情况现在购房首付几成?

答:银行审核房贷依据结合房产查档和个人征信报告,征信上有过房贷记录,则认定为二套,首付至少6成。

问:半年前赠与房子给婆婆,然后现在要买第二套房,已经网签但是还没过户,这个有影响吗?还是说按照新政策要再等三年?谢谢!

答:在新政发布前,赠与住房已受理不动产证登记的或住房赠与公证书已出具的,仍按原政策执行。您不需要等3年。

问:直系亲属之间赠与,被赠予方在杭州已经有两套了还能被赠与么?

问:单身有房,落户5年后可以第二套?

答:不能了。新政是加强限购,落户5年内只能购买1套房,单身也只能1套。

问:房子2019年购买、2020年落户,这个政策也限制我吗?我的房子想要交易要等到五年还是二年呢?

问:已经摇完号的,中签率10%以下的,是不是也5年限售,5年后免税?但是还没网签。

答:根据新政,新政通知发布之日起领取预售证的项目按本规定执行,新政通知发布前已领取预售证的项目按原政策执行。所以您没有5年限售,但是免增值税还是要按照新政执行,自交契税或者办理房产证后,5年才能免税。

此次调控加码,杭州并没有对刚落户杭州的外地人一刀切,新杭州人落户依然可以买房,解决了新杭州人的自住需求,不影响人才引进。以上就是杭户通小编整理的的杭州购房政策2021年最新版规定内容,旨在帮助广大网友把握政策走向,解读市场行情,为大家买房、卖房出谋划策,并对楼市政策进行宣传和普及。各位小伙伴们在购房方面有疑问的话,都可以在网站我要咨询版块留言,房产专家将会为您解答!

本网站专注于收集杭州户口资讯,免费帮助网民解读杭州户籍政策。并非政府职能部门,请勿混淆。

THE END
1.房产赠与的最新规定全面解读,法律更新与操作指南“张强,你知道吗?国家最近出台了新的房产赠与规定,这对我们这些拥有房产的人来说可是个大喜讯!”张强听到后,感到好奇,问道:“真的吗?那是什么样的规定呢?” 李明解释道:“新的规定放宽了赠与的条件,不仅直系亲属可以赠与,一些特殊情况下,朋友之间也可以进行房产赠与了,这意味着我们的友情也可以得到物质上的支持与http://hbrssy.cn/post/49332.html
2.非直系亲属房产赠与非直系亲属房产赠与税的适用范围:非直系亲属房产赠与税适用于赠与人和受赠人之间的非直系亲属关系,如堂兄弟姐妹、舅舅姨妈等。这些关系在法律上被认定为非直系亲属,因此在房产赠与中会产生相应的税费。 非直系亲属房产赠与税的计算方式:非直系亲属房产赠与税的计算方式一般按照房产的市场价值和相应的税率来进行计算。税率http://www.tianmaone.com/fangchan/825.html
3.房产赠予税费最新规定及其深远影响解析解决方案1、增值税:对于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包括房产),增值税方面有以下规定:若赠与双方为直系亲属,则免征增值税;非直系亲属间的赠与,需按照相关规定缴纳增值税。 2、契税:房产赠与的受赠方需缴纳契税,具体税率根据地区及房产价值而定,对于直系亲属间的房产赠与,契税政策有所优惠。 http://www.hnqinzhili.com/post/16731.html
4.最新房屋赠予费用政策解读高尿酸最新房屋赠予费用政策规定,赠与双方需缴纳相关税费。赠与方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印花税,而受赠方需缴纳契税等。还对不同类型房屋赠予费用进行了详细规定,如普通住宅、非普通住宅等。该政策旨在规范房屋赠予市场,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http://www.xinggumg.com/post/18053.html
5.成都市房管局:继承遗赠赠与不在限购范围但取得的住房计入自有产权住房套数;通过继承、遗赠和直系亲属之间赠与等非买卖途径取得住房的,不属于住房限购范围,但取得的住房计入自有产权住房套数;集体土地上的住房不计入自有产权住房套数;共有人之间的份额买卖不属于限购范围,但取得的份额纳入限售范围,须取得不动产权证后满3年方可转让;共有产权的房屋计入购房人https://www.sc.gov.cn/10462/12771/2018/5/24/10451622.shtml
6.2022年上海最新买房政策!限购+贷款+交易流程+赠与+继承+新房积分3、上海购房贷款政策(利率、额度、年限等)4、上海二手房交易流程5、上海房产税征收标准6、二手房交易所交那些税率及标准7、上海各区交易中心联系地址,电话8、上海新房购买流程,积分计算,热门话题问答9、直系亲属更名、赠与、继承,怎么划算10、公司名义购房相关政策及交易税费 https://sh.news.fang.com/open/42952836.html
7.个人将财产无偿赠与直系亲属免缴哪些税?会计审计第一门户编者按:2018年3月31日前,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需完成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需完成《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填报。现将个人将财产无偿赠与直系亲属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与大家探讨,由于水平有限,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海涵,并敬请指正。 https://shuo.news.esnai.com/article/201803/170554.shtml
8.我的父母把房屋赠予给我媳妇儿,属于直系亲属赠予吗?您好:您的父母和您爱人之间不属于直系亲属(直系亲属是指:以自己为中心、父母-爱人-孩子),如果赠予给https://m.to8to.com/ask/k6983767.html
9.热问房产赠与有何限制条件,受赠方需有购房资格吗?就吴先生的情况来看,即使他和小吴是父子,即直系亲属,但小吴已经成年,不属于上述三种特定情况,所以也必须等到小吴有北京购房资格(即在京连续缴纳5年社保或个税)后才可以办理赠与手续。 那么,如果吴先生日后要将房产赠与给小吴,需要交哪些税费呢?麦田房产专业人士指出,从目前的规定看,直系亲属之间赠与(不论是否赠与对象http://m.bjnews.com.cn/detail/163532770114526.html
10.2019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政策有哪些2019年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策有如下几点: 1、直系亲属过户采用房产继承方式时,无需支付任何房屋费用,只需出公证费和工本费,但要求遗产人去世之后才能办理过户; 2、直系亲属过户采用房产赠与方式时,需要多缴纳3%的契税; 3、直系亲属过户采用房产买卖方式时,需按房产交易规定缴纳各种税费。 https://www.zugou.com/baike/205-311735.htm
11.深圳购房资格又有变化:直系亲属间赠与房产无需购房资格第一、直系亲属之间无偿赠与房产,只需要受赠人名下无房即可,不需要审核其他购房资格,包括未成年小孩也可接受赠与。 第二、夫妻已婚状态下,房产可以写无名额那一方或者夫妻双方的名字。 对此,多名资深房地产业内告诉南方+,上述政策已在近期陆续执行,且有市民成功办理的案例。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03/c8263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