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上城区采荷街道启动“市场化解纷机制”,历时15天调解了一起遗产继承纠纷。
陷入僵局
上世纪90年代,李某的母亲出资给父母也就是李某的外公外婆买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为了公平起见,1996年,李某的外公外婆设立了一份遗嘱,写明两位老人百年之后,将这套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的房产交由李某继承,并将遗嘱作了公证。两位老人分别于1996年、2022年逝世。
李某常年居住在北京,生活条件也不错,并不想独占此房,打算将房子尽早过户到自己名下后出售,并将房屋出卖所得分给外公外婆的几位子女。
但是,李某操作发现,过户手续有些复杂。房屋登记部门表示无法确认这份遗嘱是否为最后一份公证遗嘱,需要继承人先拿着遗嘱公证到公证处申请继承公证。公证处则表示,公证需要全部继承人到场,方便确认是否存在其他遗嘱,以保护其他法定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李某外公外婆的6位子女多为80岁左右的老人,且分散居住在北京、杭州等地,行动不便,无法全部到场,过户陷入了僵局。
破解难题
在调解员的指导下,几位继承人分别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模式,在上城法院法官的见证下,签字确认了调解笔录,这起遗产纠纷得到快速解决,也为房屋过户提供了依据。
从案件下发到达成调解,历时15天。“市场化解纷机制不仅提高了纠纷调解效率,还解决了传统调解过程中存在的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上城区司法局采荷司法所副所长刘颖说,如果走法院遗嘱鉴定程序,根据程序的难易程度需要用时3-6个月不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