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策等相关知识,建议收藏!

对大部分家庭而言,房子一般都是留给儿女等直系亲属的,目前房屋过户主要有三种方式:继承、赠与、买卖。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及操作流程,所需要缴纳的费用也各不相同。

那么什么样的过户方式是最好的呢

房产继承:费用较少风险较高

继承意味着继承人不需要支付房屋本身的价格而获得房产。另外根据规定子女以继承的方式获得父母的房屋,不需要缴纳契税,只需要支付公证费和工本费。但是由于继承需要遗产人去世之后才能办理产权过户,并且存在遗嘱继承和法律继承两种情况,相对过户手续办理较为复杂。

赠与过户:出售成本较高

与遗产继承相比,赠与往往需要多缴纳3%的契税以及赠与双方需各自交纳万分之五的印花说,加起来是3.1%的税。另外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也有较为严格的规定。

另外,在赠与房屋进行再次交易时仍会再次收取各类税费。如此加和计算,成本较高。

买卖过户:交易费用相对较高,风险最低

父母把房子“卖”给孩子,乍一听似乎“不合情理”,当选择买卖过户的方式其实更为保险。虽然名义是“卖”,但无需房款,所需费用主要为各种税费。在2017新政上路后,在契税部分所需交的费用远低于赠与,并且对于再次出售的影响较小,因此买卖过户成为人们的重要选择。

根据2017年2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房屋买卖过户所需税费如下:

在个人所得税的部分,本次政策并无调整。仍旧依照原有的形式。一、按销售收入减去成本价的差额20%征收。二、无原值凭证的房屋应缴个税=住房转让收入×1%。对于满五年且是家庭唯一住宅情况的免征收。

相信很多朋友对于各类税费该由哪一方支付也心存疑虑。但对于不同的城市,交易习惯和行为均有所不同,可向当地房产交易管理部门进行咨询。

其实2017年2月调减契税营业税的目的是为了去库存,但是选择赠与还是买卖,还是凭借双方自愿。因此如果父母或长辈要将房子留给下一代,可以根据具体家庭情况进行利弊分析,选择最适合的。

房产过户税费新规

1、契税(买方支付)

自2010年10月1日起执行的契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少有住房的,减半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少有住房的,减按1%税率征收契税。

一般情况下,一次购房90平米以下按1%税率征收,90-144平米1.5%,144平米以上3%;二次购房都是3%,不分面积。

2、营业税(买方支付)

此项营业税由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销售营业税组成,征收税率为5.6%。

个人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宅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3、个税(买方支付)

核定征收方式: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税价格×1%(或1.5%、3%),我市个人住房转让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率标准为:普通住房1%,非普通住房或非住宅类房产为1.5%,拍卖房产为3%。

对于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少有住宅,免征个人所得税。

4、印花税(买卖双方各0.05%)

印花税是针对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所收的一类税费。

对于购房者而言,印花税的税率是0.05%,即购房者应纳税额为计税价格×0.05%的数值,印花税采取由纳税人自行缴纳完税的方式。

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印花税。

二级转移登记只收取买方0.05%的印花税。

5、土地增值税:

个人转让非住宅类房产的”核定征收方式“由登记核心代征,其他均由纳税人自行到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或办理核实手续后由登记核心代征。

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核定征收方式:应纳土地增值税额=计税价格×核定征收率。我市土地增值税核定征收标准:商铺、写字楼、酒店为10%,其他非住宅类房产为5%。

6、登记费

其收费标准分为住房与非住房。个人住房登记收费标准为每件80元;非住房房屋登记收费标准为每件550元。房屋登记收费标准中包含《房屋所有权证》工本费和《土地使用权证》工本费。

新建商品房的房产交易手续费按照3元/平方米收取,由转让方承担。

经济适用房的房地产交易手续费减半收取,由买方承担。

其他情况的房地产交易手续费按照6元/平方米收取,由交易双方各承担50%。

8、佣金

销售价*3%,交易双方各付一半。

9、贴花:5元/套

如果购房时需要按揭,还要发生以下费用:

10、评估费

评估价格100万以下部分收取评估结果的0.5%,以上部分0.25%。

11、抵押登记费

个人住房登记收费标准为每件80元;非住房房屋登记收费标准为每件550元

12、委托公证费

如果购房需要办理公证,那么则要交纳一定比例的公证费,公证费的标准一般为300元/二本公证书,另外每加一本收20元。

如果需要赎楼,还会产生如下费用:

13、赎楼担保费

费用计算——业主欠款×1%。期限为3个月,较低收费2000元,龙岗区、宝安区、光明新区、龙华新区、坪山新区及大鹏新区设手续费300元。

THE END
1.2021年直系亲属房产买卖过户免费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方式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方式 1、房产继承: 房产继承是指根据《继承法》的规定,是指根据法定流程,将其遗留物及其土地使用权过户给继承人的房产,使其拥有房产。房产继承,是房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继受取得方式之一。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取得房产时不必为房屋本身付费。此外还按照规定,子女通过继承取得父母的住房,无需缴纳契税,只https://www.house365.com/info/jzob1524/
2.直系亲属间房产过户1. 直系亲属间房产过户的背景和意义 直系亲属间房产过户是指在直系亲属之间进行的房产所有权转移,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以及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过户。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家庭财产的转移和继承,既能够更好地保护家庭利益,又能够方便直系亲属的住房需求。 http://www.tianmaone.com/news/618.html
3.直系亲属过户房产要交税吗直系亲属过户费新政策2020直系亲属过户房产要交税吗?直系亲属之间过户享受特殊的政策待遇,接下来的内容中小编将详细为大家介绍直系亲属过户费新政策2020,以及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策2020。 2020-09-30 08:39:01 目录 1、 直系亲属过户房产要交税吗 2、 直系亲属过户费新政策2020 3、 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策2020 1 直系亲属过户房产要https://www.qizuang.com/baike/23912.html
4.房屋直系亲属过户2022年新规律师普法2022年直系亲属过户房屋的新规定如下: 1、赠与过户。直系亲属之间通过赠与将房产过户,契税为房管局的评估价的3%; 印花税为房管局评估价的0.5%;以上两项一般都由受赠人支付。还有一项是土地出让金,则按所受赠物业的房产性质而定,如部分没有交纳出让金的房改房则要赠与人补交。直系亲属之间办理赠与,个人捐赠房屋契税https://www.110ask.com/tuwen/12434564069994242843.html
5.直系亲属房产过户缴税问题(已回复)3.直系亲属买卖的房产自定价有无要求,1元? 回复部门:税务局 网友您好,直系亲属房屋过户有正常买卖或者直系亲属买卖两种方式过户。 正常买卖涉及税费如下: 1、卖方涉及到有个人所得税1%或者20%(满五年家庭唯一住房可以减免),增值税5.3%(满两年可以减免)。 https://people.lyd.com.cn/mobile_wenti/20220405174812334/
6.2023直系亲属房产过户免费吗年房屋新政策:调整了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的政策、继承房产交易过户和析产不需要交税、农村盖房政策、5年LPR下调、进一步放宽新发放按揭利率。 直系亲属房产过户免费吗 1、法律分析: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有的收费,有的不收费。直系亲属过户一般有三种常见的方式,分别是房产继承、赠与过户、买卖过户。房产继承是指继承人不需要支https://www.fljg.com/news/377552.html
7.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是怎样规定的?过户种类包括哪些?收费吗[摘要]现如今,直系亲属之间的联系往往是十分紧密的,这也代表付出的感情是十分多的,有时在直系亲属之间也会涉及些财产过户方面的问题,例如房产过户。那么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是怎样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 https://zhishi.fang.com/xf/qg_1048421.html
8.请问直系亲属房屋过户需要什么手续赠与住房的受赠人还将全额征收契税;但是如果赠与人和受赠人之间是直系亲属、姻亲的话,则免契税。受赠人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时,须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继承比较省钱。赠予收费情况:签订委托书时至少要收齐工本杂费,其中包括测绘费,100平方米以下的每份50元,公证费每份200元,查册费100元。 评估费http://sjz.17house.com/fangchanzs/545a3730b3708a09f9f4a748826cbee5.html
9.直系亲属间房产过户什么方式最划算,哪些税费是免征的?优点:满2年就可以免增值税,如果满5年又是家庭的唯一住房,那么可以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只需要交1%-3%不等的契税。 缺点:直系亲属房产过户买卖过户就是正常的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契税、增值税等该交的税费都是需要交的。 房产过户中免征个税、增值税、契税的情形。 https://www.meipian.cn/51xw5j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