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或赠与深圳房产后再出售的个税问题咚咚地产头条

各种解读都有,但是针对深圳的二手房的解读,我是越看越摇头。各路人马说了那么多,大部分居然是错的,脱离深圳二手房交易实操,不接地气。在此,我这个房产律师也来论述下这个问题。

一、财税〔2009〕78号规定的税费优惠政策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明确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等直系亲属,以及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者、法定继承人等情况,不对当事双方征收个人所得税。

事实上,两部委的公告只是重申了财税〔2009〕78号的有关政策,没有增加新的内容,唯一变化的是计算纳税项目,把按“其他所得”征税的项目,按照2018年修改后《个人所得税法》的要求,统一调整为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征税。

二、纳税人在兄弟姐妹之间赠与或买卖房产时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我的地盘我做主。不要理会《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中关于直系亲属或近亲属的内涵及外延规定,我们只需要知道,依据税务总局的政策,纳税人的兄弟姐妹之间赠与或买卖房产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就可以了。

根据财税〔2009〕78号的规定,兄弟姐妹之间赠与房产时不对当事双方征收个人所得税,只有3%的契税。同时,也提示下各位,在深圳兄弟姐妹之间走房产买卖流程时,可以按照原登记价过户,这类交易需要公安部门提供具有亲属关系证明的文件。兄弟姐妹含法律上确定其地位与血亲相同的拟制血亲关系。上述信息在最近几年已经收到几个当事人反馈,可以确认是真实有效的。

实际上,兄弟姐妹之间买卖房产,契税按照原登记价过户,比赠与房产的税费更低。若达到家庭唯一住房要求的,按照财税[2016]23号《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兄弟姐妹之间买卖房产面积90平方以下的契税为1%,面积90平方以上的契税为1.5%,而赠与房产的契税统一为3%。

三、在深圳继承的房产、赠与的房产及近亲属按登记价过户的房产再出售时个税可以核定征收

媒体报道郑州和上海在涉及继承房产、赠与房产及近亲属按登记价过户后再转让时,法拍房的竞买人需要支付差额20%的税费。此类情况,深圳好像可以按照核定3%纳税。税务总局好像也规定了拍卖房按照3%核定计税,并不区分房产的来由情况。

这个疑惑困扰了我很久,直到2016年我在新浪微博@深圳税务局和@深圳中原地产,得到的答复是,在深圳继承、赠与的房产可以按照核实征收。最近这两天,媒体铺天盖地的炒作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各类专家在媒体上都表述房产赠与后再出售按照差额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我又重新核实了一边,证实我之前的观点没有错。

感谢@深圳木子、@山寨酱油男提供实例信息帮我核实。

关于赠与获得的房产出售时可以核定征收的核实信息:

关于继承获得的房产出售时可以核定征收的核实信息:

我的结论还是:在深圳继承的房产、赠与的房产及近亲属按登记价过户的房产再出售时个税可以核定征收。

以下是@A链家蔡彬18823332539提供的此类房产可以核定征收的详细资料。在此一并感谢。

四、继承的房产、赠与的房产及近亲属按登记价过户后再转让的房产是家庭满五唯一的继续减免个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建设部关于个人出售住房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78号)第四条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8号)第五条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房屋有关税收征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7]33号)第三条的规定,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房屋有关税收征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7]33号)第三条:

(二)“家庭唯一生活用房”是指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纳税人(有配偶的为夫妻双方)仅拥有一套住房。

需要说明的是,纳税人在一买一卖之间,认定家庭唯一的范围大不相同。税务总局的在国税发[2007]33号文件中,关于家庭唯一生活用房的范围,只是限制在有配偶的为夫妻双方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纳税人仅拥有一套住房,并没有把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产计算在内,这个和按照财税[2016]23号计算契税时,家庭唯一所称的家庭范围不同,计算契税时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包含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产。

财税[2016]23号《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THE END
1.继承房产再出售个人所得税问题超棱网继承房产再出售个人所得税问题 留言内容: "继承的房产继承前的购买时间是10年前,继承后是家庭唯一住房,再出售的话是否符合满五唯一,免征个人所得税?当地税务局的说法是满五时间是从继承开始算,不符合()规定,已经征收了20%的个人所得税能否申请返还?根据()规定,根据《》()规定:“个人将通过受赠、继承、离婚https://www.chaolen.cn/5392.html
2.继承父母的房产再出售新规定是什么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继承父母的房产再出售新规定是什么”,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https://www.64365.com/zs/2906810.aspx
3.房产继承“新政”来了!四部门明确,2024年起统统按“新规”处置不可以看出,国家房产等不动产的继承办理非常重视,在登记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其他情形,正如文件的最后所说,文件要求各地要结合新举措,打破定式思维,合力高效办成一件事。要增加大家的幸福感、安全感。 当然,登记办理的事解决了,不少网友还关心选择何种继承方式最省钱?下面就最新的规定比较一下现存的3种过户方式: https://m.163.com/dy/article_cambrian/IQ1PTGM905359WBS.html
4.继承房产再出售还用等五年交税吗法律常识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继承的房屋如果再出售的,房产证过了五年的,可能免征营业税,如果是唯一住房的,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霸网进行法律咨询。https://www.lawpa.cn/changshi/519165.html
5.房产过户给子女新规定2020年9月1日父母将房产过户给子女,需要携带物业产权证、房产证、购房合同以及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到房管局进行变更登记。房管局在评估房产后,赠与人在缴纳过户税费等费用之后,房管局会出具新的房产证,该房产即转为其子女的个人财产。 一般情况下,父母过户房产给子女的*有三种:赠与、继承、买卖。 https://www.qizuang.com/baike/23410.html
6.2023直系亲属房产过户免费吗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策介绍(2023) 1、过户方式政策房产继承:费用较少风险较高继承意味着继承人不需要支付房屋本身的价格而获得房产。另外根据规定子女以继承的方式获得父母的房屋,不需要缴纳契税,只需要支付公证费和工本费。 2、赠与过户。即父母通过赠与将房产过户给子女,根据新规,对直系亲属或赡养人赠与房产免征个税https://www.fljg.com/news/377552.html
7.最新规定!继承赠与买卖哪种方式最省钱?如果父母还健在,需要处理房产,赠与比交易更划算么? 赠与要比继承贵。直系亲属之间的赠与需要交纳3%多一点的税费,看起来也不算太高。200万的房屋,3%的税费,也就6万多元。 但有个遗留下来的问题,父母的房子交到你手上,你是打算一直住下去还是有一天会卖出去呢?假如你要卖房,还可能需要缴纳一笔巨大的卖出成本。https://fang.21yq.com/news/yueqingloushi/1670.htm
8.继承房子再卖怎样不用交20%个税继承房子再卖,满足特定条件可免交20%个税。 分析说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规定,继承房产再出售时,若满足“满五唯一”(即持有满五年且为家庭唯一住房)的条件,可免征个人所得税。此外,遗嘱继承和直系亲属间继承也可能享受税收优惠。这些规定旨在鼓励个人合理配置资产,并考虑了个人的合理需求和负担能力。 提醒: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639441.html
9.2020年直系亲属房产过户费新政策是怎样的?需要走哪些流程?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少直系亲属间的房产过户,房屋过户主要有继承、赠与、买卖三种方式,不同的方式操作流程和所需要缴纳的费用也各不相同。那么,2020年直系亲属房产过户费新政策是怎样的?需要走哪些流程? 一、2020年直系亲属房产过户费新政策是怎样的? 1、继承主要费用:公证费 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3238.html
10.民生问答107丨继承的房屋再出售该如何缴税?相关部门回复了民生问答107丨继承的房屋再出售该如何缴税?相关部门回复了 小编的话: 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民声,“韶关发布”开设“民生问答”专题栏目,对市民通过韶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市广播电视台《民声热线》节目和韶关发布《民生问答》栏目留言等各平台反映的问题、诉求等进行梳理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27/c834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