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期租赁,会计处理则更为复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企业需要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而经营租赁则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对于融资租赁,企业需要在租赁开始时确认租赁资产和相应的负债,并在租赁期间内分摊租赁费用。例如,企业签订了一份为期5年的融资租赁合同,每年支付租金120,000元,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600,000元贷:长期应付款600,000元在每年支付租金时:借:长期应付款120,000元贷:银行存款120,000元同时,企业还需要在每个会计期间内分摊租赁费用,包括折旧和利息费用。对于经营租赁,企业则在支付租金时直接计入费用,无需确认租赁资产和负债。例如,企业每年支付经营租赁租金100,000元,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100,000元贷:银行存款100,000元这种处理方式反映了经营租赁的短期性和费用性质。
答: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主要区别在于租赁资产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融资租赁通常涉及长期租赁,且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人有购买资产的选择权。而经营租赁则通常为短期租赁,租赁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承租人。
答:租金预付款应在支付时计入预付账款,然后在租赁期间内逐步摊销。例如,企业预付一年的租金120,000元,会计分录如下:借:预付账款120,000元贷:银行存款120,000元每月摊销时:借:管理费用10,000元贷:预付账款10,000元
答:租金支付涉及增值税时,企业需要根据增值税发票进行会计处理。支付租金时,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例如,企业支付租金10,000元,增值税1,300元,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10,000元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元贷:银行存款11,300元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