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关系期间配偶购买公房,另一方是否享受过福利政策?

因房屋征收所引起的纠纷中,共同居住人的认定往往是争议的焦点。通过上海市二中院和黄浦法院的案例,让我们明晰这个问题:夫妻婚姻存续期间,配偶一方购买售后公房的,另一方是否属于享受过福利政策?是否仍然可以认定为同住人?

律师观点

但是二审法院进一步论述了,曾某庆在系争房屋被征收前长年未实际居住生活于内,可见曾某庆对系争房屋无实际居住需求,不应分得征收补偿利益。

人物关系

曾某恭、曾某方、曾某庆系兄弟姐妹关系。顾某系曾某恭之妻,二人共同生育了曾某琳。李某初系曾某方之夫,二人共同生育了李某峰。胡某雅系曾某庆之女。

案情简介

系争房屋系曾某恭之母承租的公房,其母亲去世后未确定新承租人。房屋征收时,户籍在册人员为曾某恭、顾某、曾某琳、曾某方、李某初、李某峰、曾某庆、胡某雅八人:

曾某恭报出生于系争房屋,1969年因插队落户迁出户籍,2009年迁回系争房屋;顾某于1970年因插队落户迁出户籍,1998年迁入系争房屋;曾某琳作为知青子女于1997年迁入系争房屋;曾某方报出生于系争房屋,1969年因插队落户迁出户籍,2007年迁回户籍;李某初于2007年迁入户籍;李某峰作为知青子女于1994年迁入户籍,后因上大学于1997年迁出户籍,2001年迁回系争房屋;曾某庆报出生于系争房屋;胡某雅报出生于系争房屋,后户籍迁出,2002年迁入系争房屋。

以上均有证据证明,其中包括:曾某恭、顾某、曾某琳提供的《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及结算单、居民户籍资料摘录表、公房租赁凭证、房籍资料摘录表、签报、上海市南市区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名册、知青子女来沪就读入户申请表、知青子女来沪就读入户申请表审批表、申报常住户口审批表、户口审批表、房屋拆迁安置协议、住房调配单、上海市公有住房出售合同、本户人员情况表、职工家庭购买公有住房协议书、公有住房出售价格表、上海市房地产登记申请书《上海市住房调配通知单》,曾某方、李某初、李某峰、曾某庆、胡某雅提供的银行汇款收据、水费缴费通知单回执等。

2019年,曾某恭作为代理人(乙方)签订《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协议》,表明乙方不符合居住困难户的条件,最终确定房屋价值补偿款为4,334,625.33元;装潢补偿31,339元;协议书包含各类奖励补贴2,025,454.27元;结算单额外增加发放费用共计867,117.65元。上述费用合计7,258,536.65元。

另查,1997年,因打浦路某房屋征收,曾某庆之夫胡某龙、胡某雅作为被安置人调配上浦路房屋一套。2000年,上浦路房屋按照公房出售政策购买成产权房,登记在胡某龙一人名下。

一审诉求和判决

一审诉求

原告曾某恭、顾某、曾某琳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

依法分割系争房屋的征收安置补偿款,三原告要求分得人民币4,685,459元,三原告之间不要求区分彼此份额。

事实与理由:

三原告认为,曾某恭、顾某系回沪知青,曾某琳系按照知青子女政策回沪,三人迁入户口后一直居住至征收,系同住人。曾某方、李某峰也系同住人,但征收前并未实际居住于系争房屋。李某初系空挂户口,曾某庆、胡某雅享受过福利政策,均非本案同住人。

一审判决

一、确认曾某恭、顾某、曾某琳在系争房屋的征收过程中享有安置补偿利益4,038,536.65元。

二、确认曾某方、李某初、李某峰在系争房屋的征收过程中享有安置补偿利益3,220,000元。

二审诉求和判决

二审诉求

曾某庆上诉:

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曾某庆在系争房屋的征收过程中享有安置补偿利益1,030,000元;

曾某恭、顾某、曾某琳辩称:

不同意曾某庆的上诉请求,服从一审判决。

事实与理由:2001年由胡某龙购买的上浦路房屋系公房,后曾某庆作为配偶加名登记为产权人。曾某庆作为家庭成员取得了房屋的实质利益。曾某庆符合本市有其他住房的情形,并不属于系争房屋的共同居住人。

二审判决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律分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共同居住人的认定,一审、二审法院分析如下: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中,系争房屋的承租人钮丽英于房屋征收前已去世,房屋在册户籍人员为曾某恭、顾某、曾某琳、曾某方、李某初、李某峰、曾某庆、胡某雅八人。其中,曾某恭、顾某、曾某方按照知青回沪政策迁回户籍后居住系争房屋至征收,应认定为同住人。曾某琳、李某峰作为知青子女按政策迁入户籍后居住系争房屋多年,也应认定为同住人。曾某方的丈夫李某初因结婚而居住过系争房屋,即便之后将房屋底层部位出租,但其一户缴纳该部位房租并实际控制、管理、使用,故李某初也应认定为同住人。

而曾某庆虽户籍一直在系争房屋,但其夫胡某龙按照售后公房出售政策购买上浦路房屋产权时系二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认定曾某庆享受了购买公有住房的福利政策,故非本案同住人。胡某雅户籍迁入是为了上学读书,对系争房屋并无居住需求,且无证据证明其居住过系争房屋,故不应认定为同住人。

二审法院认为,曾某庆在系争房屋被征收前长年未实际居住生活于内,且其夫胡某龙、其女胡某雅曾获拆迁安置房,后胡某龙又按照公房出售政策购买了该房产权,曾某庆对系争房屋无实际居住需求,故不符合系争房屋共同居住人的条件。因此曾某庆的上诉请求,依据不足,本院难以支持。

(2020)沪02民终11038号

曾某庆、胡某雅与曾某恭、顾某等共有纠纷

延伸阅读

上海市二中院:私房征收,实际居住和未实际居住的继承人如何划分征收利益?

上海市二中院:私房征收,房屋翻建后未办理新的产权登记,如何确定产权人?

上海二中院:曾被公示认定为居住困难对象,但在征收时不被认定,是否属于居住困难户?

上海市二中院:私房征收,如何划分遗产范围,三块砖or全部征收利益?

上海虹口法院:从市场购买的公房遇到征收,征收利益归出资人还是原承租人?

增配房屋是否属于公房同住人条件中的“他处有房”的范围?

上海市一中院:私房动迁中非产权人获得利益相当于托底保障,认为其享受过福利分房

上海市一中院:婚姻存续期间宅基地动迁,离婚时如何分割动迁钱款?

上海市二中院:在本市无户口,因结婚而在房屋住满五年的,也可以获得征收利益

THE END
1.共同产权房转让,2023年公租房买卖政策最新共同产权房转让是指共同产权房中一方将自己的产权份额出售给其他人。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满足共同产权房业主在需求和兴趣变化时的转让需求,帮助业主更好地实现资产流动和价值变现。共同产权房转让有助于加速资金流动,满足多样化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http://www.qlzsw.cn/cqf/15448.html
2.公房指的是什么,在征收中如何计算补偿?公房也称公有住房,国有住宅。它是指由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产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归国家所有。 CHANGYUN LAW FIRM 目前居民租用的公有住房,按房改政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售公有住房,一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DcxMDgzOQ==&mid=2247494589&idx=1&sn=f3b3d5faac4b4de6135e3738f99d733f&chksm=eda50f311fab87eb871917615a96e88b1048429f21bfdf3517428cba145b7b87d1577d76d696&scene=27
3.青岛公房如何出售?公房出售政策是什么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上,不同的房屋类型有着不同的上市条件。公房作为其中的一种现在也是非常受大家关注的,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青岛公房如何出售,青岛公房出售政策是什么,这样大家在以后购买房屋的时候,也可以多一种选择。 青岛公房如何出售? 1、向房屋所在地的青岛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提出上市出售申请。房地产https://zhishi.fang.com/xf/qd_318901.html
4.太原市公有住房出售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 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后,如职务、职称晋升且购房职工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可重新分配住房时,允许职工将已购公有住房按届时政府公布的公有住房出售的成本价售给原产权单位,并按届时成本价及公房出售政策重新购房。 每户家庭只允许调购一次公有住房。职工以经济适用住房价格购买肥有住房后,不允许进行政策性调购。 https://yqsb.nuc.edu.cn/info/1023/1119.htm
5.明起买直管公房必须买产权——本市发布直管公产住房出售政策《通知》明确,今年7月31日前公房产权出售一次性付清房款将优惠10%,8月1日起将取消一次性付清房款10%的折扣。公房出售成本价、工龄和房屋成新折扣、住房调剂系数等相关政策,仍按照本市现行公有住房产权出售政策执行。此外,自2015年起,按照优惠逐年减少、出售价格逐年提高的原则,将逐步提高公有住房产权出售价格。 http://m.chinainout.com/21-0-1187-1.html
6.公有住房出售管理办法综上所述公房出售政策实施细则内容非常详细,相关政策非常完善,条目清晰,要严格按照政策执行。法律依据:《关于出售公有住房的暂行办法》第四条按成本价购买公有职工住房的对象为获得新分配住房的职工和在住所地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公有住房承租人或年满18足岁的同住成年人。凡承租户内有多人的,应协商确定购房人;承租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842659607187015980.html
7.房改房政策房改房过户流程北京房改房政策房产百科所谓福利房,亦称优惠房或房改房,是指职工单位将公房以工资性货币分配方式出售给职工,职工以标准价或成本价购买,从而对购买的房屋享有部分产权或全部产权的住房。 我国现行政策鼓励职工购买住宅,承认福利房归购买者个人所有。1994年7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 第21条规定,“职工以成本价购买的住房,产https://m.bzw315.com/baike/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