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公有居住房屋承租权的法律性质及权利人?

公有住房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包括公有居住房屋和公有非居住房屋两种类别。1994年公房出售政策出台后,一部分公有住房经过出售程序转为“售后公房”,另一部分公有住房则因各种原因保持原承租状态。近年来,由于房屋价格的持续上涨、拆迁安置利益的分配不均,因公有住房产生的纠纷不胜枚举。本文拟结合现行法律法规与司法实务,浅析上海区域仍处于承租状态的公有居住房屋(以下简称“公房”)承租权的法律性质及权利人。

一、公房承租权法律性质的认定——以上海市为例

(一)公房承租权法律性质的规范依据

1.公房承租权本质上是国家所有权与集体所有权基础上的承租权;

2.租赁关系的确立模式通常为:单位投资兴建或参建公房/或与其他单位调配公房→单位将公房以“住房配售单”等形式分配给员工→员工凭借配售单与所属物业签订“住宅建设债权认购单”→员工《租用公房凭证》→租赁关系成立;

3.租金遵循政府标准,不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出租人不得收取保证金;

4.出租人一般不得单方面终止租赁关系;

5.承租人转租只需履行告知义务,无需出租人同意,转租收益归承租人;

6.承租权人可自主决定未列入可出售范围内的公房承租权的交换与转让;

7.承租权人是公房拆迁安置过程中的实际受益人。

(二)司法实务对公房承租权法律性质的说理逻辑

1.公房承租权民事纠纷案件概况

2.公房承租权法律性质的司法认定倾向

上海地区的公房民事纠纷案例的案由构成中33%为物权纠纷,其中多数法院给予了公房承租权人物权层面的保护。如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6)沪0115民初87291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中,法院认为:系争公房虽然登记在名义产权人名下,但基于公有住房的特殊性,承租权人享有系争公房的使用权,系争公房的处分权应当归于承租权人,该公有住房的名义产权人无权擅自处分房屋。即公房承租权实际上具备了对抗产权人所有权的权能。

此外,公房承租人还享有排除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8)沪01民终146号判决中,名义产权人因涉诉而使得其名下公有房屋被查封,该公有房屋的承租人对该执行提出执行异议之诉,法院认为:根据查证的事实,名义产权人对系争公房享有的权利,不属于《物权法》确定的不动产物权。承租人对系争公房享有的民事权益,属《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调整的范围,可以排除强制执行。

综上,公房承租权虽不属于法定用益物权,但其具备永续性、可支配性与可转让性等传统物权的特性。与传统的承租权不同,公房承租权的权能中涵盖了占有、使用、收益、有限制的处分的权利,实质上具备了用益物权的特性。虽然“物权法定原则”决定了公房承租权现下无法被直接认定为物权体系下的权利类别,但就规制公房承租权的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对公房承租权人的保护力度而言,公房承租权不应当仅止步于债权关系,而是一种兼具债权和物权性质的复合型财产权利。

二、实际居住人主张名义承租人系代其持有公房承租权时权利人的认定

公房承租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权利类型,由于上海的房屋价格相较而言实现了质的飞跃,因此各方当事人通常因利益分配不均产生纠纷,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租用公房凭证》所载的承租权人与公房实际居住人就承租权的归属而产生的争议。笔者通过分析上海地区的司法案例,认为当实际居住人主张名义承租人系代其持有公房承租权时,公房承租权的权属认定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一)《租用公房凭证》是确认公房承租权人的重要依据

关于贯彻实施《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的意见(二)第2条规定:“《租用公房凭证》是公有居住房屋的出租人与承租人建立租赁关系的合法凭证。”因此,在不存在其他证据足以推翻《租用公房凭证》所确立的权利外观时,法院通常会支持所载权利人的诉讼请求。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7)沪02民终1201号判决即体现了《租用公房凭证》的法律效力,法院认为:公房租赁凭证的记载事项,是权利人享有公房承租权的证明,除有证据能证明公房租赁凭证的记载确有错误外,以其记载确定权利归属。

(二)推翻《租用公房凭证》所载权利外观的可能因素

房屋代持纠纷是房产纠纷中的典型类型,实际购房人通常能够凭借代持协议等证据突破权利外观,重新取得争议房屋的所有权。笔者认为,参考房屋代持纠纷的裁判规则,实际居住人主张名义承租人系代其持有公房承租权时,或可从以下几点着手推翻《租用公房凭证》所载的权利外观:

1.提供书面协议、聊天记录等证据证明存在公房承租权代持的约定;

2.提供转账记录、取款记录、收条等证据证明公房所涉出资的实际付款人;

3.提供支付凭证证明公房租金的实际支付人;

4.提供物业费及水电费等支付凭证、证人证言证明公房的实际居住和管理人。

参考文献:

1.谭红.公房承租权的性质认定[N].人民法院报,2013.

2.赵瑜.我国公房承租权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3.颜世锋.公房承租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

4.李超.公产房纠纷裁判思路与法律适用[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

5.欧帅.《我国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的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詹水芳,齐峰.上海老旧公房管理与运营机制研究[J].科学发展,2013.

THE END
1.公租房的使用权无法继承,但可以继续承租公租房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因此公租房的使用权不能作为承租人的财产进行继承分割。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同住人或其他亲属可以依法继续承租公租房,实际上是继承了公租房的承租权。 一、公租房不属于个人合法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是公民死亡时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即合法遗产。而公有住房不属于公民私有财产,其https://www.jiwu.com/baike/131830.html
2.防城港公房遗产继承法律问题解析继承防城港公房遗产继承,是指在防城港市范围内,具有公房性质的房产继承问题。公房,是指国家、集体或者单位所有的房产,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继承、分割或者其它法律行为。防城港公房遗产继承,涉及到公房房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继承权等法律问题。 防城港公房遗产继承的法律依据 https://www.xukei.com/jc/335499.html
3.公证在身边第三十九期:继子女是否享有代位继承权?大家好,我是东丽公证处公证员孙乐刚,今天的公证小知识由我来给大家讲一讲“继子女是否享有代位继承权”。 近日,某女士来公证处咨询称,父亲刚去世,自己还有一个哥哥,已经先于父亲去世了,哥哥只有一个孩子,是哥哥结婚时嫂子带过来的,这个孩子从小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NzgxODU1MA==&mid=2247589145&idx=2&sn=f51626464c42944d8bb46f1383200f37&chksm=f81176fcd0701958154ca63b58e8d0406abd8557601e114f44bcf928ded561ed37adcf6e0c74&scene=27
4.婚后买房登记在一方名下,房子产权归谁所有?(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我国的夫妻共同财产采用的是婚后所得共同制,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除个人特有财产和夫妻另有约定外,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所得的财产,均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双方享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https://sfj.beijing.gov.cn/sfj/sfdt/jssp/543412620/
5.上海售后公房的继承和产权归属?周运柱律师律师文集三、售后公房的产权归属于产权登记的人;其他代为持有除外; 四、上海法院的继承可以参考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规则,适当考虑房产的来源和居住使用情况; 五、原始受配人和同住人在某种情况下并未有实际影响产权的优先性; 六、售后公房的纠纷首先要解决的购房合同的有效性。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95521799557273oo858958
6.售后公房的继承和产权归属法律分析:售后公房的继承和产权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依照遗嘱执行,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法律依据: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45363587949738645.html
7.韩漫漫画免费阅读看漫画下载:售后公房的继承和产权归属专家表示,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地,消费市场有望继续回暖,持续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https://bbs.fanruan.com/wenda/question/3411694.html
8.揉我胸啊嗯下面出水:售后公房的继承和产权归属揉我胸 啊 嗯下面出水来源:网络 责编:admin 时间:2024-12-04 06:47:26 虽空间受限,却与服务业发展相得益彰。 不仅如此,还要发展大规模储能技术,突破有限的发电时间对能源储备的限制。 各地拿出真金白银,促进消费市场扩容提质,以旧换新正在掀起绿色消费热潮。 近年来,山东立足农业大省优势,把农产品出口作为支撑https://www.0668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18127676471
9.住宅的一般知识单元门厅三、综合考察住房的地理位置、小区环境(是否远离污染源、环境是否宜人,市政配套、小区配套、购物条件等 ;周边环镜 人文、信息、通讯等 ,交通是否便捷、道路是否适于疏散,有无停车场地;物业管理、安全保卫、售后服务是否到位等。 四、保证住房的实用性、舒适性。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https://blog.csdn.net/naxin/article/details/254389
10.民间祠堂如何确认产权归属我国目前因城市改造,经常碰到民间宗祠被拆迁的问题,解放前祠堂有产权人,1950年土改时,根据改革法,民间祠堂作为集体产权,个人不得登记,但国家又没有没收为国有,大部分归原产权人所有,也就是祠堂的所有人族人所有,但人事变迁,私有个人产权大都多少有变更,但族人的祠堂、族人的集体祠堂却难以变更,目前有的法官依继承法http://www.110.com/ask/question-5388462.html
11.我爸房产证不见了我如何继承?2. 明确房屋产权归属:您需要确定房屋产权归属,这可能需要通过查看购房合同、房产登记文件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如果您的父亲是房屋的产权登记人,且没有遗嘱指定其他继承人,那么根据法定继承,您可以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参与房产的继承。3. 准备继承材料:根据您父亲的遗嘱或法定继承情况,准备好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明、亲属https://m.loupan.com/ask/638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