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缴纳的增值税=(1325-800)÷(1+5)×5%=25(万元)。
(2)展销集团以展馆投资时的转让所得=(1325-25)-(840-340)=800(万元)
2023年的投资计税基础=(840-340)+800÷4=700(万元)
2024年的投资计税基础=700+800÷4=900(万元)
2025年的投资计税基础=900+800÷4=1100(万元)
2026年的投资计税基础=I100+800÷4=1300(万元)
(3)家具展销中心接受投资的该展馆2023年计税基础=1325-25=1300(万元)。
(4)展馆转到展销中心后,应交的房产税有变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无变化。
理由:母公司以房产投资于已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子公司房产的入账价值是公允价值,房产税的计税基础发生变化,家具展销中心与展销集团计征房产税的房产余值不一样,所以房产税有变化。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因实际占用土地的面积未发生变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年税额不变,所以城镇土地使用税无变化。
选项B,个人报销的通讯费,其通讯工具的所有者为个人,发生的通讯费无法分清是用于个人使用还是用于企业经营,不能判断其支出是否与企业的收入有关,因此应作为与企业收入无关的支出,不予从税前扣除。
下列证据材料不得作为鉴证依据:
(1)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2)以偷拍、偷录和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选项B)
(3)以利诱、欺诈、胁迫和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选项E)
(4)无正当事由超出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选项C)
(5)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复制品;
(6)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
(7)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8)不具备合法性、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个体户小张从事文具零售,系小规模纳税人,其经营业务均适用3%征收率,2023年度选择按月缴纳增值税。小张1月、2月、3月份取得的不含税销售额分别是40000元、110000元、130000元。其中3月份有一笔业务开具了一张金额为50000元,税额1500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该发票无法追回。
(1)分别计算各月应缴纳增值税是多少?
(2)若小张选择按季度缴纳增值税,则第一季度应缴纳的增值税是多少?
(3)由于按月和按季度缴纳增值税存在差异,小张根据实际经营业务,是否可以从第二季度开始选择按季度缴纳增值税?请简述理由。
(4)若小张的经营业务销售额超过了免征增值税标准,改为享受减免增值税优惠政策,开具的增值税发票税率(征收率)是多少,是否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1)
1月:不含税销售额40000元<100000元,免征增值税,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2月:不含税销售额110000元>100000元,不免征增值税,应缴纳增值税=110000×1%=1100(元)。
3月:不含税销售额130000元>100000元,不免征增值税,应缴纳增值税=1500+(130000-50000)×1%=2300(元)。
(2)假设选择按季度缴纳增值税,2023年第一季度不含税销售额合计280000元(40000+110000+130000)<300000元,除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销售额,可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税收优惠。
综上,2023年第一季度应缴纳增值税1500元。
(3)不可以。
理由:按固定期限纳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选择以1个月或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一经选择,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变更。
(4)开具的增值税发票的征收率是1%,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某企业拥有的土地因国家建设的需要被依法征收而搬迁。按照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搬迁合同约定,将企业原有的土地收回后,政府有关部门会以另一宗土地补偿该企业,用于补偿土地的价值超过了搬迁补偿款,差额部分由该企业向政府有关部门以货币形式支付。假定该企业原有土地的原值为A,账面净值为B,经评估搬迁补偿款为C,换入土地的公允价值为D。
(1)企业因搬迁取得土地方式对价的补偿款,是否应缴纳增值税?请简述理由。
(2)企业因搬迁取得土地方式对价的补偿款,是否应缴纳土地增值税?请简述理由。
(3)企业因政策性搬迁换入的土地应缴纳契税的计税依据是多少?请简述理由。
(4)企业因政策性搬迁换入的土地,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是多少?请简述理由。
(1)企业因搬迁取得土地方式对价的补偿款,不应缴纳增值税。
(2)企业因搬迁取得土地方式对价的补偿款,不应缴纳土地增值税。
理由:企业的政策性搬迁若能符合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以及由企业自行转让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
(3)企业因政策性搬迁换入的土地应缴纳契税的计税依据为D-C。
理由:双方交换价值不相等的,按超出部分由支付差价方缴纳契税。
(4)企业因政策性搬迁换入的土地,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为B+(D-C)。
理由:企业政策性搬迁被征用的资产,采取资产置换的,其换入资产的计税成本按被征用资产的净值,加上换入资产所支付的税费(涉及补价的还应加上补价款)计算确定。
某境内企业计划委托外单位研发新产品,针对委托的研究开发费用如何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咨询如下问题,请予回答:
(1)委托境内单位进行研发,由委托方还是受托方享受加计扣除政策?实际发生的委托研发费用,计入加计扣除基数的金额如何确定?
(2)委托境外单位进行研发,实际发生的委托研发费用,如何确定加计扣除的基数?在程序上与委托境内单位研发有什么区别?
(3)委托境内或境外的个人进行研发,是否可以享受加计扣除政策?若可以享受加计扣除政策,应取得怎样的扣除凭证?
酒店式公寓经营者以长(短)租形式出租,有两种运作模式:第一种是出租酒店式公寓并提供叫醒、保洁、安保等酒店配套服务,另一种是出租公寓不提供配套服务。已知酒店式公寓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要求:
(1)两种运作模式下,经营者出租酒店取得的收入缴纳增值税的适用税率分别是多少?
(2)酒店产权为经营者所有时,两种运作模式下应缴纳的房产税计税依据和适用税率分别是多少?
(3)酒店为经营者租入时,两种运作模式下,谁是酒店的房产税纳税人?缴纳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分别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