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空置房“取消物业费”?2021年起,新规下,统统这样收取!
在过去的20年里,炒房似乎就是一种“风向”。
在一波接着一波炒房风的带动下,整个楼市大跨步向着更高的阶段推进,价格也一浪接着一浪升高。跟风者不计其数地盲目冲向楼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无论是“精心的购房者”还是“跟风的购房者”,只要买到了房子的人,基本都实现了家庭财富的跃迁。笔者身边就有活脱脱的例子,兄弟二人(老大王强、老二王波)就因为在买房这件事上的一念之差,导致现在财富差距越来越大。
2013年,兄弟中的老大王强结婚了,在丈母娘的要求下,他向亲戚朋友筹钱,购买了一套价值30万元的房子,采用按揭贷款的方式,首付款9万元,月供1500元。自己前后仅仅支付了10万余元,但是借款金额就达到了8万多元,可谓负债累累。兄弟老二王波看到哥哥买房如此吃力,自然打消了买房念头,而且在当时的风声中,专家们都不看好房地产,认为价格已经虚涨到了天花板,未来即将大幅下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少人见证了“王波”的情况,嘴巴上口口声声说着“房产要跌”,而现实中房产依然一天一个样的大跨步上升,所以“追涨楼市、快点买房”成为了普通人有钱之后的第一件事儿。可以这么形容,房地产已经在百姓们的心目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房产资产价值属性早已经深入人心。
根据央行课题组在《金融界》发表的一项《城镇家庭资产负债报告》数据显示,在我国城市家庭中,房产占到了整个家庭超过70%的比重,在家庭负债中,房贷债务占到了超过60%的比例,而且随着房地产走势越来越强,房产过剩的情况早已经出现,户均房产保有量达到了1.5套以上,超过30%的家庭拥有二套房,还有超过10%的家庭拥有三套房。
一旦房产进入平稳期,价格不涨不跌的情况下,有不少人开始“跳脚”了。
1、出生率逐渐降低。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我国总人口数为14亿人,总量上继续缓慢提升,然而年龄结构却出现了巨大变化,老年人口达到2.6亿人,占比18%,青少年人口比重减少。2020年全年新生儿数量只有1200万人,比2019年再度减少,这已经是连续多年出现新生儿数量下滑了,人口学家梁建章直言,住房和教育两大高山,直接制约了生育率的提高。人口减少的情况下,房产过剩显得格外明显。
2、城市土地依赖减弱。2020年,住建部提出,各大城市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探索和发展特色产业布局,逐渐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性,2021年以来,土地流拍的情况日渐增多。在10月下旬,主要城市基本基本完成了第二次集中土拍活动,流拍率持续走高,底价成交、低溢价率、高流拍率成为了2021年以来土拍市场的主要表现。
首先是房产的均涨收益,社科院预测全年收益为5.1%,除此之外还有房屋对外出租的租金收益率,一般而言在2%-3%之间,租金收益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对于多数人而言,房产持有的一般收益项目就只有这2个了,两者相加一共是7%-8%。小王手中这套房子1年期内增值7000元-8000元。
其次是成本,根据高层定调,房地产税正式开启试点模式,目前为止,房地产税的试点城市基本已经完成部署。根据财税专家张学诞的建议,房产税的税率在1%左右,这个费用无法转嫁、无法找人替代,只能房产持有人自己承担。除了房产税外,房产的资金占用成本达到了6%左右,房产折旧费4%。这几项加起来成本率为11%,那么小王手中这套10万元房产,年持有成本为1.1万元。
每当房产陷入到“负收益”区间的时候,空置房该不该给物业费的问题就还会被提出来,对于房子多的人来说,空置房长期闲置,物业费还需要继续足额缴纳,显得很不合理。有人希望直接一刀切取消,有人希望按照70%缴纳。
空置房“取消物业费”?2021年新规来了,今后统统这样收取。今年开始正式执行的《民法典》中对空置房该不该交物业费、应该交多少的事情做出了确定和明确。特别是在944条中,有这样的描述:
看了上边这段话对“物业费”的界定,你还认为空置房应该取消物业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