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金融研究院:十个维度解密房地产税界面新闻

目前可以确定是,房地产税肯定要出,而且会加速的出。不确定的是具体何时推出,怎么征收,影响几何。但房地产税不是新东西,国际上有数百年的历史,国内上海重庆也早已试点多年,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我们大致可以从十大维度勾勒出一幅未来房地产税的全景图。

如是金融研究院·2019/03/1609:00

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朱振鑫研究员杨芹芹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房地产税肯定要出,而且会加速地出。不确定的是具体何时推出,怎么征收,影响几何。但房地产税不是新东西,国际上有数百年的历史,国内上海、重庆也早已试点多年。

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我们大致可以从十大维度勾勒出一幅未来房地产税的全景图。

现有的房地产税有两大特点:

一是整体税负不高。从征收力度来看,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房产税这5项房地产特有的税种在2018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中占比分别为1.30%、0.72%、3.08%、3.13%和1.58%,每一项比重均不超过4%,累计占比不到10%,远低于土地出让金35.5%的比重,整体税负较低。

二是重交易轻保有。从征收环节来看,建设开发时需缴纳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和印花税四种,交易流转过程中涉及税种最多,包括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城建及教育附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印花税七种,保有环节只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两种,而且目前只有重庆和上海征收房产税。也就是说,房地产税主要集中在交易流转环节,且税负较高,单是土地增值税在2018年的财政收入种占比就超过3%,超过持有环节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总和,重交易轻保有现象较为严重。

税由法定,房地产税全面开征的前提是完成立法程序,作为一个新的地方性税种,按照“立法先行”的思路,开征前需要经过七步程序:

二是公开征求意见,一般不得少于30天;

三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每周主持召开一次;

四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房地产税属于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即可,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考虑到房地产税涉及面广,相对复杂,可能要经过三审;

五是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二审后再次向公众征求意见,也不得少于30天;

六是专家评审,通过后才能再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

七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公布,付诸实施。

考虑到房地产税的复杂性,未来立法应该需要人大常委会进行两次或三次审议,而人大常委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那么最快也需要四到六个月才能完成审议,而每次公开征求意见至少需要30日,新一轮税改后第一个出台的地方新税种的环保税从提交草案至表决通过历时两年,一年后才开始全面开征。所以房地产税今年不太可能仓促出台,最快也得2020年。但也不会太久,因为2018年房地产税法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的第一类项目,意味着房地产税比较成熟,不出意外的话会在2023年3月本届人大任期结束前完成立法或提请审议。

房地产税立法从2014年首次提出至今已有5个年头,但迟迟未能落地,主要是因为房地产税牵涉主体较多,需要协调推动,在立法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

一是纳税主体问题。房地产税的课税对象包括土地和房屋,多数在保有环节征收房地产税的国家实行土地私有制,也就是土地和房屋都属于私有,对二者合并征收房地产税顺理成章。但在我国,土地属于国有,房屋属于私有,如何对两个不同的纳税主体征收同一税种是一个很大的难点。还有就是存量和增量之争,如果只对增量征税,对存量房不征税,对于新购房者是很不公平的;如果对存量和增量都征税的话,需要搭建完善的房产统计平台,加大征管的技术难度。

三是产权问题。我国土地所有制有两类,两种土地所有制下的房子性质完全不同,除商品房外还有大量房改房、央产房、军产房、小产权房、经济适用房等,多种形式住房并存。除商品房产权明晰、价格市场化外,其他类型的房屋普遍存在产权模糊等问题,征收标准很难确定。之前上海和重庆的试点仅限于商品房,难言公平。

四是重复征税问题。按照现有的房地产税体系,在交易流转环节已经对土地的使用权征收了耕地占用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土地的价值征收了土地增值税,对保有环节征税后,前面环节税费应进行整合厘清,适当降低建设、交易环节税费负担,否则会出现重复征税问题。

五是税源统计问题。房地产税的征收对象是产权所有人,需要有统一的房产信息平台,对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联网,由产权人自行申报缴纳,但由于我国尚无进行全面的房屋普查,全国住房信息联网也是刚刚起步,税源调查摸底统计工作较为复杂,而且直接向个人征缴,很容易出现少缴漏缴等问题。

六是细则制定问题。由于房地产税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而且涉及面广,地区差异大,所以征收细则制定难度较大,各方还在博弈和商讨,尚无定论。新出台房地产税的征收范围、征收对象、计税依据、税率结构、税收优惠等具体实施细则,都需要反复斟酌研究,完善顶层设计后,便于执行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这是房地产税立法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虽然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都在征收房地产税,但各国的征收对象、覆盖范围不尽相同,分为两大类:

一是全体覆盖,如西方国家中房产税制最完善的美国50个州都征收房产税,各州情况不太相同,但大部分是增量和存量都纳入征收范畴,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凡是当地房地产拥有者都是房地产税纳税人;

二是部分覆盖,如英国只对城市中可供居住的住房征税,农村住宅不再征收之列;瑞典主要是向商业楼宇、工业用地征收房产税,单式家庭住宅和公寓型住房免征。上海和重庆试点的范围也存有差异,上海是覆盖全市,对本市居民新购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本市居民新购住房征税,侧重于增量住房,没有涉及存量住宅;重庆是对9个主城区,侧重于对高档住房征税,覆盖了存量独栋商品住宅。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状况、收入水平差异较大,直接“一刀切”征收不太现实,根据“因城施策”和“分步推进”原则,预计未来房地产税征收范围应该是部分覆盖,先对一二线热点城市增量住房开始渐进式扩大试点范围,从增量扩大到存量,从高档住宅扩大到普通住宅。三四线城市暂时不征或者给予一定的豁免条件,且同一城市核心区域和非核心区域的征收标准会有不小的差异。

房地产税计税依据可分为从价、从量、从价和从量同时计征三种方式,考虑到从量计征过于简单,无法在不同地区间做到公平征收,因此,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采用从价计征,如美国、英国、加拿大、香港等,都是以市场价值作为计税依据。

上海和重庆也是从价计征,上海试点初期以市场交易价格为计税依据,按实际交易价格也就是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年新建商品房均价的70%计算缴纳,后期参照市场价格确定的评估值征收,评估值按规定周期进行重估。重庆是初期以房产交易价也就是房管局公布的上两年内新建商品房均价作为计税依据,待条件成熟后按房产评估值征收。

财政部原部长肖捷曾明确表示“房地产税将按照房屋评估值征收”,因此,新出台的房地产税将按照评估值也就是房屋市场价值,而非房产原值(即购房时价格)征收,当房价上涨时,房地产税负增加,可起到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但由于近些年房价波动较大,最终评估值可能会有折扣,设定适当的评估率。

房地产税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三种。

比例税率税负较为平衡,但公平性较差,分为单一比例和差别比例,如新加坡统一比例税率为10%,而美国采用的是区域差别性比例税率,各州税率不同,以1.5%居多,大部分地区介于0.8%-3.0%之间。

定额税率征管方便,但也难做到公平,如英国对住宅采用分等级定额税率,房屋按评估价格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实行定额税收。

超额累进税率根据房屋价值调节税率,比较公平,但征管难度大,如韩国税基0.5亿以下,超额部分一般综合税率为0.2%;税基0.5-1亿,固定税额10万,超额部分税率为0.3%;税基1亿以上,固定税额25万,超额部分税率为0.5%。上海和重庆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上海房产税试点适用税率暂定为0.6%,交易价格低于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018年为28981元/平方米)的2倍(含2倍)的,税率暂减为0.4%。重庆建筑面积交易单价在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2018年为8815元/平方米)3倍以下的收0.5%,3-4倍收1%,4倍以上收1.2%,总体来看重庆的税率略高于上海的税率。

未来新出台的房地产税税率大概率会采用超额累进的形式,整体税率不会太高,各地会存有差异,可能是给定地方政府一个合理的参考区间,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房价和调控目标自行决定。

房地产税是国际通行的税种,但并非对所有房屋都征收,许多国家都有免于征收或者减免征收的规定,如美国对第一套房免征房地产税,从第二套房开始征收房地产税,第三、四套房税率依次提升,而且还会通过设定评估率、免税额度、免征面积、房地产税抵扣个税等方式为纳税人减负。

上海和重庆也有对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上海以家庭为单位,本地居民第一套住房免征,按人均60平方米扣除,举个例子,一个三口之家,原有住房120平,新购住房110平,免征180平,只有50平需要征税;如果原有住房有200平,超过180平的免征面积,则新购的110平需要全额交税;重庆每个家庭只能对一套应税住房扣除免税面积,存量独栋商品住宅免税面积为180平方米,新购独栋商品住宅免税面积为100平方米。

划定免征面积是房地产税立法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需要通过税收优惠保障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居住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起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作用。目前认可度较高且相对合理的办法是以户为单位,对首套普通住房免征,然后以人均为标准,对超出家庭(户)免征面积部分的面积,征收房地产税。但需要注意的是,“基本住房标准”需要通过《城镇住房保障条例》立法予以明确,程序较为繁琐。

在城镇化初期,房屋新增需求集中爆发,土地开发市场空间较大,土地出让金可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柱支撑城市发展建设。但随着城镇化进入中后期,房地产市场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从增量向存量转变,土地供应量减少,过去对增量房征收的土地出让金的模式难以支撑起地方财政收入,土地财政模式难以为继,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基数庞大、税基稳定的住房征收房地产税,可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

从上海和重庆试点情况来看,2011年开征后房产税收入和在地方政府税收占比稳步上升,上海和重庆房产税收入增加了2倍,上海房产税占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重庆提高了2个百分点。

从短期看,房地产税可通过增加保有成本,抑制投资性需求,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一方面,房地产税会增加房产持有成本,将部分空置房地产推向市场,使得市场供给骤增;另一方面,持有成本的上升也会使潜在购房者购房更加谨慎,市场需求量锐减。因此,房地产税会导致市场短期供过于求,出现短暂降温。

如韩国2005年8月推出综合房地产税,征收后2个月核心区域首尔江南区价格达到最低点,跌幅接近2%,而此前后平均涨幅5%左右。沪渝房产税试点开征后的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上海房产税征收对象为当地居民二套及以上住房和外地居民首套住房,目的在于抑制投机需求,征收后当年上海商品房房价相对平稳,但销售额与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出现负增长,均都低于-10%,而同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加为11.13%,销售面积增加4.39%;重庆房产税的征收对象主要为高档公寓,结果2011年重庆的高档公寓、别墅的销售面积下降了36.23%,而同期全国高档公寓、别墅的销售面积仅减少了11.59%。2011年房产税开征后,沪渝两地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个小低潮,表现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从短期来看,房地产税的征收对于市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从长期来看,房价表现主要取决于供需关系,房地产税对房价的抑制效果并不显著。从国际经验看,美国、日本这些出现房地产泡沫的国家都有房地产税,房地产税的征收未能有效抑制房价上涨。从国内经验看,上海和重庆自2011年推进房产税试点以来,房价不跌反涨,房地产税对房价的调控作用效果并不明显。试点七年,上海和重庆房价都有不错的表现,上海房屋平均销售价格从1.5万上涨至2.4万,接近翻倍,重庆房价单价从0.5万上涨至0.7万,涨幅超过40%。这是因为长期房价变动主要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房地产税主要是短期情绪冲击,增加了房地产的持有成本,并未从本质上改变市场供求关系。长期看来,房价主要由人口数量、房地产、货币、土地政策决定,而不是由税费决定。

对于普通自住者,由于房地产税会通过设定免征面积、免征额度等税收优惠机制为购房者适度“减负”,所以开征后影响不会太大。

参考上海的征收标准,上海本地居民,三口之家,已有一套100平住房,新购120平,单价6万,扣除人均60平的免征面积,只有40平需要缴税,由于单价超过上年均价28981元的两倍,适用税率为0.6%,再乘以70%的评估率,每年应缴纳的房产税为1.008万元(40*60000*70%*0.6%),对于总价值超过1000万的房产而言,实际税率不到0.1%。

但还有几类人需要注意:

一是多套房产拥有者。我国房地产税大概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即便第一套免征、从第二套开始征收,超出免征面积的部分税率依次提高,征缴压力会比较大。尤其是全面开征后,对于在三四线城市有多套房的家庭,很难通过出租或出售转嫁房地产税,且由于人口增长乏力,房价后续上涨空间有限,导致投资房产的性价比急剧下降。

二是盲目加杠杆炒房者。房地产税开征后,承担巨大债务的炒房者的持有成本随之上升,再加上目前房地产市场不太景气,变现获利难度大,炒房者压力较大。一旦断供被银行申请查封、拍卖,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是高档住宅持有者。如果房地产税的税收优惠仅限于首套普通住房,豪华公寓、别墅等高端住宅就需要全额缴税,税基较高。即使有免征面积,对于面积大、单价贵、总价高的高档住宅作用也是微乎其微。按照重庆的标准,新购独栋商品住宅免税面积只有100平,300平的别墅还有200平需要缴税,单价为2.8万,超过上两年均价8815元的3倍,适用税率为1%,每年需缴纳房产税为5.6万元(200*2.8*1%),对于总价值840万的房产而言,实际税率为0.67%,远高于普通住宅,如果采用阶梯式累进税率,高档住宅税负会更重。

四是旅游地产投资者。通常旅游地产的利用率不高,如果也被纳入房地产税征收范畴,会导致持有成本增加,持有旅游地产不太划算,投资价值下降。

THE END
1.房产税减免最新规定深度解析亮点介绍通过数据整合方案的实施,可以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全面监控和精准分析,这有助于政府部门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房产税减免政策,数据整合方案还可以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率,降低政策执行成本,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整合方案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帮助政府部门准确评估房地产市场形势,为制定更加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了https://br.idojoy.com.cn/post/19492.html
2.最新购房政策2019详解,影响购房者决策的关键因素,最新购房政策贷款政策是购房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在2019年,政府调整了购房贷款政策,主要包括调整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这些调整将对购房者的购买力产生影响。 3、税收优惠 为了鼓励住房消费,政府在购房税收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减免契税、个人所得税等,为购房者减轻了负担。 https://www.windtree-sky.com/post/280.html
3.揭秘2021年房产税减免税最新政策,小红书分享重磅福利!摘要:最新房产税减免税政策2021年小红书分享来啦!揭秘本年度房产税减免的利好政策,为广大市民带来重磅福利。想要了解如何享受减免优惠,快来关注小红书上的最新资讯,掌握最新动态,让你的财产规划更加明智。不要错过这一重要信息,赶快来了解吧!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房产税减免税政策,政府为了鼓励和支持房地产市场的http://baojufang.com/post/27183.html
4.部门负责人回应纳税人按年收取房屋租金,按季申报房产税,从租名称: 【部门负责人回应】纳税人按年收取房屋租金,按季申报房产税,从租计征房产税时,计税依据如何确定? 关键词: 主动回应 【部门负责人回应】纳税人按年收取房屋租金,按季申报房产税,从租计征房产税时,计税依据如何确定? 发布时间:2024-12-06 09:34 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固镇县税务局 浏览量:0 【字https://www.guzhen.gov.cn/zfxxgk/public/29641/52281889.html
5.2020年税务师《税法二》复习练习题!3.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划分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管辖权的标准有() A.地域管辖权 B.公民管辖权 C.居民管辖权 D.所得来源管辖权 E.收入来源地管辖权 4.居民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技术转让所得优惠政策的有()。 A.转让拥有5年以上的技术所有权的所得 https://www.gaodun.com/cta/1115626.html
6.2019年房产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房产税税收优惠政策是怎样规定的2019年房产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房产税税收优惠政策是怎样规定的?前几年房子的价格真的是让人绝望,虽然今年的房价有的地方依然是高的吓人,但是总体来说房价应该有所下降,而且今年的房产税也和往年的不太一样,也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下面大家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https://www.niuacc.com/zxhysc/5113.html
7.《税法二》思维导图:第五章房产税2.新增自供热单位按比例免征房产税的政策 本章节内容重要性及考纲要求 第一节 概述 了解房产税的立法原则 第二节 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 (一)熟悉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二)熟悉房产税的纳税人 (三)掌握房产税的税率 第三节 减免税优惠★★ (一)掌握减免税的基本规定 https://www.dongao.com/shuiwushi/ksjy/202109093537340.shtml
8.房产税纳税申报表》《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减免税明细申报表更多“自2019年10月1日起,将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的纳税申报表、减免税明细申报表、税源明细表分别合并为《城镇土地使用税 房产税纳税申报表》《城镇土地使用税 房产税减免税明细申报表》《城镇土地使用税 房…”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自2019年10月1日起,我市下列项目中纳税期限相同的有() A.从价计征房产税 https://www.manonggu.cn/r3723lt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