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对农贸市场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设立智慧市场改造专项扶持资金等。这些政策为农贸市场的智慧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国家层面发布的《“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支持全国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加快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市场建设。这些规划为农贸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农贸市场行业包含多种类型的市场,如大型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农贸集中市场和小型便民市场等。这些市场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型农贸市场以其宽敞的场地和多样化的商品种类脱颖而出,批发市场则以其大宗交易为主的特点,成为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农贸集中市场融合了批发与零售的功能,小型便民市场则以其便捷性和贴近性深受周边居民的喜爱。
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之一,在生鲜零售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亿元以上农贸市场数量超过1000个,全国农贸市场总营业面积约为1.2亿平方米,总经营户数约为300万户,总交易额约为4.5万亿元。这些数字表明,农贸市场行业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广泛的覆盖范围。
根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数据显示,农贸市场中民营市场占比较高,约为47.50%;混合所有制市场数量占比相对较小,约为10.84%;国有农贸市场占比约为23.33%;集体所有制市场占比约为18.33%。根调研数据,2022年江苏省农贸市场数量为2415个,位列第一,广东及山东农贸市场数量为2267、1981个,浙江及上海农贸市场数量分别为1537、843个。
图表:2022年主要省份地级市农贸市场数量
农贸市场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商家数量众多。为了在市场中立足,商家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价格以吸引消费者。同时,地区差异、管理水平等因素也影响了农贸市场的发展水平。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提升,农贸市场行业将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商品的集散节约了购销双方的信息搜寻成本,在农副产品流通环节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电子商务、展会订单、产地直销、农超对接等多种新型商业形态兴起,使得农副产品流通中转环节减少,信息搜寻和产品流通成本大大降低,传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资金投入、产品设计、人才支撑、运作模式创新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专业化农副产品市场运营公司正在全国范围内铺设农副产品批发交易网点。
农贸市场提供的新鲜蔬菜、水果、肉类等是每个家庭日常饮食的必需品,这种刚性需求保证了市场的长期稳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贸市场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品质化的特点。有机、绿色、无公害等农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为农贸市场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
查看详情→
随着智慧农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布局智慧农业领域。大型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
2024年工业汽轮机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工业汽轮机以高温高压蒸汽作为工作介质,通过汽轮机的运转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来驱动各类工业设备。...
2024年中国5GCPE行业发展趋势与现状分析5GCPE(CustomerPremisesEquipment)是5G终端设备的一种,用于接收运营商基站发出的5G信号,W...
近日,中国基金业协会近日的数据显示,2024年7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878只,环比增长1.97%,同比增长6.94%;设立规模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