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三种方式企业所得税征收率所得率

核定征收是指对所得税核定征收,在缺少账簿无法计算时对涉税主体所得税进行核实征收税收,然后企业可以开票,包括开具专票和普票。

对增值税和附加税是无法核定的,只能对所得税核定,对个体户,个独企业,合伙企业所得税进行核定征收,也有地方可以对公司企业所得税进行核定征收。

这里不再探讨核定征收的其他方面,只分析一下核定征收几种征收方式税费方面哪种更加合适。

核定征收包括核定征收税率,核定应税所得率,核定月应纳税所得额三种方式,这三种核定征收方式是由当地税局来规定企业适用哪种,而具体的征收税率是由当地核定征收办法规定。不能由企业自主选择,第三种核定月应纳税所得额针对开票量比较小的主体这里不再分析。

A.核定征收率所得税计算方式是:所得税=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0·5%-2·2%)

B.核定应税所得率所得税计算方法:所得税=不含税销售额*应税所得率*五级累进税率(5%-35%)

这里看不出哪种核定方式更加实惠,根据开票量增加会出现一个分界点。。

以年500万为例,不含税销售额500万。

以A征收率来算假设征收率为0.6%则所得税为500万*0.6%=3万

以A征收率来算假设征收率为1%则所得税为500万*1%=5万

以A征收率来算假设征收率为1.4%则所得税为500万*1.4%=7万

再我们一样年500万为例,不含税销售额500万,这次用B核定应税所得率来算

以B所得率来算假设应税所得率为5%,则所得税为500万*5%*20%-10500=39500

以B所得率来算假设应税所得率为10%,则所得税为500万*10%*30%-40500=109500

以上可以看出销售额越多征收率占有优势,但也要看具体征收率和应税所得率具体多少。应税所得率的综合税率就是(5%-35%)*(5%-15%),常见应税所得率是10%那常见的综合税率就是10%*(5%-35%)=0.5%-3.5%,一般纳税人超过500万,也就是常说的3.5%...这里应该可以理解了吧

THE END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有关问题的公告一、专门从事股权(股票)投资业务的企业,不得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依法按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取得的转让股权(股票)收入等转让财产收入,应全额计入应税收入额,按照主营项目(业务)确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计算征税;若主营项目(业务)发生变化,应在当年汇算清缴时,按照变化后的主营项目(https://guizhou.chinatax.gov.cn/wjjb/zcfgk/szfl/qysds/202203/t20220310_72919970.html
2.「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率是多少不同的行业,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率不同。农,林,牧,渔等应税所得率是3%到10%之间,制造业的应税所得率是在5%到15%之间,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的应税所得率是在4%到15%之间,交通运输业的应税所得率是7%到15%之间,建筑行业的应税所得率是8%到20%之间,等等。 https://www.dongao.com/wdzt/zckjs_qysdsf_3122515/
3.2024个体户核定征收税收优惠新政策!申请核定征收的个体户,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半征收,如果年销售不超过120万还可以享受免征个人所得税;年销售超过450万,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低至0.5%。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个体工商户实行的一种扶持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为了方便个体工商户的管理和纳税。 http://www.egongshang.com/post/381.html
4.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为加强和规范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工作,税务总局制定了《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确定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不得违规扩大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严禁按照行业或者企业规模大小,“一刀切”地搞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w19qpsk.html
5.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税率计算公式在我国,各行各业都要交税,但是各行各业所缴纳的税率并不一样,除了个人所得税外,企业所得税大概是应用的最广的税种了,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标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下面律图将为大家罗列的相关的法律知识,仅供大家查阅。 (1)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2)符合条https://www.64365.com/baike/hdzsqysds/
6.税收(含各税种)核定征收规定汇总老陈在线说税(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 (四)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10〕19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8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31号对本文进行了相关修改)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61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