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36】去年申请过一次增量留抵退税,今年还可以申请吗申请退税的金额怎么计算
答:符合简易退税流程条件的,如无其他特殊情况,一般当天即可审核完毕;属一般退税流程的,不超过10个工作日审核完毕。审核完毕后,主管税务机关会向纳税人下发留抵退税核准的“税务事项通知书”。
【问题38】关于企业划型,在电子税务局里就可以查到吗
答:企业划型,符合简易退税流程条件的,全部为系统确定;一般退税流程的,由企业填报、“系统+人工”审核判定。
【问题39】全部适用征收率计税的企业可以申请留抵退税吗
答:简易计税方法的企业,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因此也不会有留抵税额,故不能申请留抵退税。
【问题40】请问进项构成比例的分子,包含勾选的通行费电子普通发票税额吗
答:包括。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文件第八条的规定:进项构成比例,为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重。即四类、六种进项税额抵扣凭证。
【问题41】一般情况下,企业适用的是一般退税还是简易退税呢
答:适用“简易退税流程”的,全部由系统根据企业划型标准按照销售收入、资产总额等系统指标,由系统自动进行判定。除适用“简易退税流程”的企业外,均适用“一般退税流程”。
【问题42】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文件中规定的可退还增值税存量留抵税额的小微企业,是全行业,不限制行业,对吗
【问题43】增值税留抵退税适用一般退税流程的企业,也是在电子税务局提交吗
答:增值税留抵退税适用一般退税流程和简易退税流程的,退税申请的提交方式,都有两个途径:电子税务局或办税厅窗口。
【问题44】符合增值税留抵退税条件的企业,可以只申请退还部分增量留抵进项税额吗
答: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文件的规定,存量留抵税额须一次性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理论上可以退部分留抵税额。但建议最好还是一次申请、一次退税,或者由于当期留抵税额太小等原因,在电子税务局提交留抵退税申请时,选择当期不退税,并说明原因。
【问题45】符合增值税存量留抵退税条件的企业,其存量留抵税额是否只能在2022年底前申请退税、明年就不能退了
同时,为了确保留抵退税新政尽快落地见效,14号公告又对财政和税务部门办理企业存量留抵退税提出了时限要求,即:对符合存量留抵退税条件的微型、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应分别于2022年4月30日、6月30日、9月30日、12月31日前,在纳税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集中退还微型、小型、中型、大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当然,因特殊原因未在上述期限退还存量留抵税额的,原则上明年仍可申请退还。
【问题46】一般纳税人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曾经转成小规模,那之前的留抵税额还能退吗
答:应列入成本,不能重复再退留抵税额。具体规定如下:
因此,“转登记”前的期末留抵,应按上述规定计入成本核算,不能在计入期末留抵申请留抵退税。但是,对办理过“转登记”手续的纳税人,在再次登记一般纳税人后所新发生的进项税额而形成的留抵税额,仍可按规定申请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
【问题47】存量和增量都有,必须分开申请吗
【问题48】企业的子公司、分公司可以申请留抵退税吗
一般情况下未独立核算、未独立纳税,由总公司统一核算和申报纳税,增值税留抵税额也是在总公司体现,故分公司原则上不能申请留抵退税。
【问题49】请问,我们是2021年3月税务登记的,可以申请留抵退税吗
答:符合文件规定的留抵退税条件(包括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B级),即可申请留抵退税。
【问题50】留抵退税额超过10万元,需要走一般流程,指的是增量、存量留抵税额合计、还是分别不超过10万元
答:为了提高留抵退税工作效率,降低留抵退税风险,税务总局在系统中设定了适用“简易退税流程”同时应具备的三个条件,并由系统自动进行判定。这三个条件:一是属于小微企业、二是留抵退税额不超过10万元、三是风险等级较低。其中“留抵退税额不超过10万元”,是指单次申请留抵退税额。
如按规定同时申请增量和存量留抵退税,则以“增量+存量”合计数衡量是否未超过10万元。如果增量、存量留抵退税在不同月份申请,则按单次申请的“增量”或“存量”留抵税额衡量,确定是否适用简易退税流程。
【问题51】商业零售业一般纳税人也可以申请存量留抵退税吗
答:商业零售业,凡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留抵退税条件的,可以申请增量留抵退税;凡符合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文件规定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标准的,还可以申请存量留抵退税。
【问题52】麻烦问一下,增值税留抵退税申数额如果较大,需要企业提前和国库沟通吗
答:不需要纳税人沟通,由税务机关协调财政、国库部门解决,确保企业留抵退税及时到账。
【问题53】简易退税多少个工作日能审核完毕、退库到账
答:符合简易退税流程条件的,如无其他特殊情况,一般当天即可审核完毕;属一般退税流程的,不超过10个工作日审核完毕。审核完毕后,主管税务机关会向纳税人下发留抵退税核准的“税务事项通知书”,确保留抵退税尽快及时直达企业账户。
【问题54】2022年的留抵退税,还有50万元的卡点吗
【问题55】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文件规定的企业退税条件都有哪些
(一)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
(二)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
(三)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四)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问题56】小型、微型企业,按什么标准衡量和区分
答:企业划型标准,分为两种情况,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型:
一、一般企业划型
按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第六条规定,以及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附件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和银发〔2015〕309号文件附件的《金融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划型标准划型。不同行业的企业,按照其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两项指标衡量确定。
其中:资产总额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年末值确定。营业收入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增值税销售额确定;不满一个会计年度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增值税销售额(年)=上一会计年度企业实际存续期间增值税销售额÷企业实际存续月数×12
上述所称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
二、特殊企业划型
对于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和银发〔2015〕309号文件所列行业以外的纳税人,以及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所列行业但未采用营业收入指标或资产总额指标划型确定的纳税人:
微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
小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2000万元以下(不含2000万元);
中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亿元以下(不含1亿元)。大型企业,是指除上述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外的其他企业。
【问题57】多缴税才要退还是
答:留抵退税不属于多缴税才退税,而是退还一般纳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所形成的期末留抵税额。对全行业一般纳税人,可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对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文件规定的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制造业等六行业,还可以按规定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问题58】对“增量留抵税额、存量留抵税额”,傻傻地有些分不清,能给详细解释一下吗这两项留抵税额都是咋计算出来的
一、增量留抵税额,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第四条规定,应区分以下情形确定:
(一)在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前,增量留抵税额,为当期留抵税额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计算公式为:
增量留抵税额=当期留抵税额-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税额
【注】上述公式计算出的“差额”为正数的,即为增量留抵税额;为负数的,则表示当期无增量留抵税额。
(二)在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后(意味着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已经消化完),增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二、存量留抵税额,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第四条规定,也应区分以下情形确定:
(一)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前,按照“孰小”原则确定存量留抵税额,即: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或等于”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的,存量留抵税额为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的,存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存量留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二)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后,存量留抵税额为零(存量留抵税额已经消化完)。
【问题59】企业如果享受过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就不能享受增量、存量留抵退税了吗缴回的留抵退税款,能否结转到下期继续抵扣
一、选择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
纳税人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取得的留抵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需要说明的是,纳税人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缴回已退还的全部留抵退税款时,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交《缴回留抵退税申请表》。纳税人在“一次性”缴回全部留抵退税款后,可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相应调增期末留抵税额,并可继续用于进项税额抵扣。
二、选择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
纳税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退还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一)微型企业(全行业):
自2022年4月申报期起,可以申请增量留抵退税、存量留抵退税;
(二)小型企业(全行业):
自2022年4月申报期起,可以申请增量留抵退税;2022年5月申报期起,可以申请存量留抵退税;
(三)制造业等六行业:
上述制造业等六行业纳税人,是指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业务相应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按上述收入占比50%以上确定企业所属的主行业,是以“从实”原则,按照企业实际经营属于制造业等六行业项目的收入占企业全部收入(包括免税收入等)计算确定的,而不是系统中登记的主行业确定。
譬如:纳税人制造业等六行业实际收入占比超过50%、但系统中的主行业不是制造业等六行业,则需要在修改系统中企业的主行业后,再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规定申请增量、存量留抵退税;反之,系统中的主行业是制造业等六行业、但纳税人制造业等六行业实际收入占比未超过50%,则也需要按企业实际主营收入情况,修改系统中企业的主行业,同时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文件的规定申请增量留抵退税,而不能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规定申请增量、存量留抵退税。
(四)其他企业(小微企业及制造业等六行业之外的一般企业):
小微企业及制造业等六行业”存量“留抵退税,为阶段性优惠政策;包括小微企业及制造业等六行业在内、以及之外的全行业”增量“留抵退税政策,为一项长期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