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92579万平方米,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下降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6.8%。商品房销售额9716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下降4.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7%。
1-10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金额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下保持下行,销售面积9月份同比降幅较上期扩大1.3个百分点,10月份降幅较上期扩大0.3个百分点,销售金额降幅也进一步扩大,目前只能看到下调的速度有收敛的迹象。整体来看,面对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一重大判断,各地出台的积极救市政策依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优化,系统解除阻碍市场运行的限制类政策,否则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从近期数据监测看,一、二线城市热度短期上涨后有所回落,市场回升可持续基础不稳固。当前市场信心严重不足、需求疲软,这也意味着房地产的运行还将面临较长调整期。
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住建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也表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长期来看,房地产企业需要正视困境形成的机理,重视高质量和好服务发展,改进生产方式、改善资本和治理结构,才能更快解决问题促进转型。短期来看,仍需要更多细化政策加强房企融资支持,降低重点城市购房成本及门槛等政策利好引导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单月数据来看,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金额规模同、环比均有明显下降,未能延续9月弱修复趋势,市场成交低迷不及预期,市场信心仍需进一步巩固。未来两月企业年底业绩冲刺,将加大供应和采取更多促销策略提升成交和回款,市场仍有希望得到一定程度修复。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左右。
分类物业销售看,商品住宅及办公楼市场持续下行,销售面积及金额同比跌幅较上月扩大;商业营业用房两项指标保持下降,同比跌幅较上月均有所收窄。
从各地区销售情况看,东部、中部及东北地区同比跌幅有所扩大,中部地区销售面积及金额跌幅最明显;西部地区市场持续改善,两项指标跌幅较上月收窄。东部地区销售面积及金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45.7%、61.6%,均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02—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行
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2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下降9.3%;其中,住宅投资72799亿元,下降8.8%。
月度数据方面,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53亿元,较上月减少16.5%,同比减少16.7%,单月同比跌幅有所收窄。未来几个月受到季节性因素叠加影响,开发投资活动放缓,房地产投资修复基础将进一步减弱。预计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在9.5%左右
从物业类别投资上看,住宅同比跌幅相对较小,跌幅较上月略有扩大;商业营业用房和办公楼同比跌幅上月有所收窄。住宅投资占总投资比重75.9%,与上月持平。
从地区来看,各区域投资同比继续负增长,东北和西部地区跌幅较大,整体跌幅较上月有所收窄;东部和中部地区跌幅相对较小,跌幅较上月略有扩大。开发企业在东部地区的投资比重为59.4%,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
—03—
房屋新开工规模持续低位
1—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791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7659万平方米,下降23.6%。房屋竣工面积55151万平方米,增长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0079万平方米,增长19.3%。
从市场存量、消费者购房意愿及行业发展规律看,商品房新开工绝对量下降是大势所趋。2022年下降40%,2023年继续下降20%左右,2024年预计降幅收窄至10%左右,随着政策调整到位,企业调整到位,资金紧张局面得到缓解,新开工增幅逐步走稳,开工量则与市场需求量逐步拉平。
—04—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面持续承压
1—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734亿元,同比下降13.8%。其中,国内贷款13117亿元,下降11.0%;利用外资37亿元,下降40.3%;自筹资金34781亿元,下降21.4%;定金及预收款36596亿元,下降10.4%;个人按揭贷款18506亿元,下降7.6%。
—05—
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增长
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835万平方米,较上月增加29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增加176万平方米,办公楼增加27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减少7万平方米。
销售市场成交持续低迷,当前商品房待售面积的去化周期是7个月,较上月略有拉长,库存去化压力不见。与去年同期相比待售商品房依然保持较高增长,其中住宅待售面积上涨19.7%,与上月持平,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同比涨幅分别较上月缩小1.4个和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