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视频,我给大家讲的是,房价为什么这么贵?房地产的泡沫,什么时候才会破?可是那个视频,我说了“小管家”靠卖地才能维持生活的现象,难道我说的不是事实吗?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依然被平台把视频和谐了,那个视频,应该也有两万多人有幸看到吧。视频中我也明确地告诉大家了,要想房价回归理性,必须解决当地“小管家”对土地收入的依赖!土地是越卖越少,谁都没有胆量跨越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粮食可不得了,关于粮食,从小的方面讲,它可能影响一个家庭的温饱,从大了讲,它能影响整个国的命脉!所以卖地这种模式,终究不可持续。
3)那么房产税到底什么时候会出台?为什么喊了这么多年,都是光打雷不下雨呢?肯定有人会说,不就是一个房产税吗?有那么难吗?我想告诉大家,国家出台新的政策,都是非常非常谨慎的,他要考虑好多问题,说出台房产税简单的人,我就想问你三个问题,收谁的?怎么收?收多少?
第一,收谁的?你肯定会说,收有房子的呀!只要是房子,都应该收,那么问题来了,现实生活中有好多都是带有福利性质的非商品房,比如:拆迁安置房,集资房,单位福利房,房改房等等。这些房子的主人,多数都是普通家庭并且年纪都很大了,他们正常都是靠退休金,养老金来生活,你看他们房子地理位置都很好,也挺值钱,但是这些老人,一个月也就拿个一两千块钱的退休金,他们平时省吃俭用,为了买菜那几毛钱,都得讨价还价墨迹了半天,往往为了抢到超市2斤特价鸡蛋,他们跑得比年轻人都快,看他们精神抖擞,能连续跨了几道马路围栏,说实话,他们比刘翔跨的都卖力,其实也就为了便宜那2-3块钱,这些老人恨不得把一毛钱搬开花,你说征她们房产税,他们应该怎么办?
肯定有人说了,收这些本应救助的低收入人群的税,确实于心不忍,我们应该收商品房的税!那么我问你,什么是商品房?之所以叫商品房,就是房主在买房的时候,已经缴纳过一笔70年的土地出让金。那么问题来了,那些没有交过土地出让金的那些福利房,反而不要缴税,已经交过高昂的土地出让金的商品房,反而要交,请问这样是否公平?是不是于情与理都说不过去?
有人肯定会说了,买商品房的人,基本上都属于有钱人,多交点税又能怎么了?那么我想问你应该怎么收?是按套数收?还是按面积收?还是按价值收?假如按套数的话,有些人在小县城有好几套房。但有些人在北上广只有一套,但这一套房,比小县城几套加起来都贵很多,如果按套数收的话,就会出现没钱的要缴税,买得起北上广,几千万一套的大别墅却不要缴税,这似乎更不合理!
那么要是按面积收的话,有人总面积260平,但是只有一套自住,有人总面积240,可是她却有3套房子,每套只有80平米的,如果按照面积收的话,那么就是自己唯一一套自住房,反而需要缴税,别人自己住一套,拿2套出租,反倒不要缴税,是不是也不合理?
假如按总价来缴税的话,又回到开头的那些没有产权的福利房,或者有好多大城市的大爷和大妈们。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房子买得早,就是那种老破小。但是地理位置绝佳,那样的房子目前的价格都很高,动辄就是一两千万。就算一千万的房子,你让他就交个最低0.5%吧,也就是一年需要5万,那么一个月就是4千,你想想她们的退休金能拿多少?你让她怎么交,难道你让她们卖房子交吗?
还有就是收多少?既然收税,那么肯定需要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怎么定?收多了,很多人承受不了,收少了,也难以代替土地出让金。你们应该知道,房产税最核心的根本就是代替“地方管家”对土地收入的依赖!难点就在这里,你要收高了,很多人都无法承受,因为多数工薪阶层一个月就拿几千块钱的工资,他们往往最值钱的就是那唯一的住房,一套房基本上都要掏光几代人的棺材本,才勉强凑够首付,每天还要加班加点地拼命地赚钱还房贷,他们的压力本来就非常大,突然再加一个高昂房产税,你想想他们怎么能受得了?
所以房产税为什么这些年,都是光打雷不下雨呢?说明这背后的利害关系错综复杂!因为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加上有些制定房产税的那些所谓的专家,本身就缺乏知识,只知道一味地拍脑袋!二哥去年有幸参加一位朋友女儿的婚礼,刚好碰到一位自称是房产税设计成员,有一位大姐问他,自己只有一套房,以后会不会被征收房产税?专家说,一套不收,她说为了解决第一套房不征收房产税,他们设计出一套非常复杂完善的征收系统,他们摸清了全国人民,每个人买了多少套房,并且还动用了M政和G安系统细致地做了备案,他胸有成竹地说,有了这项系统。拥有两套以上的房产者,房产税一个都跑不了。
我有一张不讨专家喜欢的嘴,就随口问了一句,我说专家大爷,我们家有两套商品房,是不是将来房产税就必须交,大爷斩钉截铁的说那肯定的,我们后台的大数据摸清了每个家庭有几套房产,假如一个家庭拥有一套以上的房产,那么房产税就必须得交。我说假设我不想交,我和我老婆去民政局办一张形式上的离婚证行不行?也就是说我们有离婚证,也就属于2个家庭,我和我老婆一人一套,那样是不是就可以不用交房产税了?
这时专家大爷眨眨眼,拍着脑袋,用手指着我说,我们辛辛苦苦设计出一套非常复杂的房产税征收系统,却被你小子钻了空子!但你这种行为不可取,很明显,你的做法非常不道德!我说大爷,当今社会,为了利益,不谈钻空子,就是F法都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去做!你好好想想,我们老百姓穷都不怕,还怕钻空子吗?拿不出钱来缴税的时候。老百姓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假如拥有2套商品房的这些人,都效仿去办一张形式上的离婚证,你说应该怎么办?夫妻离婚不犯法吧?请问你们费老劲,统计出那些数据还有什么意义?大爷被我问得哑口无言!最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我们某些专家的想法本身就非常理想化。
说这么多,我就是要告诉大家,将来的房产税征收,绝对不可能一刀切,也就是说,穷人和富人的税率肯定不一样!穷人有可能少缴,或者免交,豪宅或者持有多套房产的这样的家庭肯定得多交!上次,也就是8月17号,中央提出的三次分配,以及共同FY,我认为就是先说出来,让有钱的人,先心里有点数,让这些富人明白,你富了,就应该承担起责任,带动穷人一起富裕!房产税一定会起到作用也是调节贫富差距最佳的手段!
二哥也先说说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房产税绝不能全部放给地方财政,否则就会导致越富的城市收得越少,越穷的城市反而收得越多。因为贫困地区,工业本来就不发达,房产税收少了,地方“管家”根本没办法来运转!房产税就应该交给我们的“大管家”手里就好办了。房产税应该按照当地的经济以及人们的收入水平来制定税率。也就是说,越富的城市税率越高,越穷的城市税率越低。按照这样的原则,先把每个地方的税率,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先定下来。最后把全部的房产都统计在内,注意,我说的是全部的住宅都要要统计在内!然后就用房产的总面积乘以税率,就得出房产税总金额!
接下来就要纳税人带身份证,或者户口本,去缴费大厅,以一个人头40平方或者60平方来扣除免征面积。也就是说,一对小夫妻拥有一套120平米的住房,假如按照当地40平米一人免征额的话,夫妻俩就是80平米这80平米应该扣除,只需要缴纳剩下的40平米的税。等夫妻二人生了一个孩子,那么刚好是120平米全部免掉。以后三口之家,就不要缴房产税了。这样一来,也能促进一部分,多房产的群体,有生二胎,或者生三胎的想法。当然了,政策的制定要是更人性化就更完美了。比如70岁以上老人,就可以减免2个人的面积份额,这样就会间接性带动子女更加愿意赡养老人!包括残疾人,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弱势群体更加有保障!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巧妙地憋出市场上多余的房产,这些多余的房产,只能缴纳高昂的房产税,或者选择廉价卖给那些原本买不起房子的低收入人群!最后还剩下的一部分,没人敢认领的灰色房产,就可以拿来做廉租房,只要缴纳水电,煤气费,和卫生费就可以了,这样就形成了我开头讲的,三次分配,推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