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005年《税法二》考试大纲

(一)熟悉现行所得税的构成情况及类型

(二)熟悉现行财产税的构成情况及类型

(三)了解现行行为税的构成情况及特点

第一章企业所得税

一、概述

(一)了解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二)了解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立法原则

(三)熟悉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二、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一)了解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及范围

(二)熟悉纳税人的主要类型和应具备的条件

三、税率

(一)了解税率设计的原则

(二)掌握适用税率的基本规定

(三)掌握优惠税率的规定

四、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一)熟悉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原则

(二)掌握收入总额的确定:基本收入的确定;特殊收入的确定

(三)熟悉扣除项目的确定:扣除项目应遵循的原则;准予扣除项目的内容

(五)掌握不准予扣除的项目

(六)掌握亏损弥补的规定

(七)掌握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八)熟悉清算所得的规定

(九)掌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两个基本公式:应纳税所得额二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金额;或者是:应纳税所得额: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十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五、资产的税务处理

(一)掌握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固定资产的计价、折旧范围、折旧依据和方法;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范围、方法及管理

(二)熟悉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无形资产的计价、摊销

(三)熟悉递延资产的税务处理:递延资产的确认和摊销;修理费用和递延费用的确认

(四)熟悉成本计价方法的税务处理及存货计价的管理

六、股权投资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一)掌握企业股权投资所得的所得税处理

(二)掌握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和损失的所得税处理

(三)掌握企业以部分非货币资产投资的所得税处理

(四)熟悉企业整体资产转让的所得税处理

(五)掌握企业整体资产置换的所得税处理

七、合并分立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一)掌握企业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二)掌握企业分立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八、减免税优惠

(一)了解民族自治地方的税收优惠

九、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及调整

(一)掌握企业对外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二)掌握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三)掌握企业发生的销售退回涉及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四)掌握企业提取和转回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五)掌握对于发生永久性或实质性损害的资产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六)掌握企业为减资等目的回购本公司股票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七)掌握企业发给停止实物分房以前参加工作未享受福利分房待遇的无房老职工的一次性住房补贴资金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八)掌握企业对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及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损益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九)熟悉其他有关问题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十、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掌握预缴及汇算清缴所得税的计算

(二)掌握境外所得税抵免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掌握从被投资方分回税后利润(股息)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掌握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掌握清算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十一、申报和缴纳

(一)熟悉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方法和纳税期限

(二)了解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年度

(三)熟悉企业所得税的征管权限及收入划分

(四)熟悉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

(五)掌握汇总(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管理

(六)掌握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格式和填列方法

第二章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一)了解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二)了解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三)了解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立法精神

(一)熟悉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与范围

(二)熟悉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及纳税义务

(二)掌握适用税率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地方所得税税率;

预提所得税税率

(一)掌握收入总额的规定:一般收入的确定;特殊收入的确定

(二)掌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其他规定及方法

(三)掌握成本费用的列支范围和标准:允许扣除的项目及标准;不准予列入成本、费用和损失的项目

(四)掌握亏损抵补的方法

(一)熟悉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固定资产的标准、计价、折旧方法和年限

(二)熟悉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无形资产的确认、计价与摊销

(三)熟悉递延资产的税务处理:递延资产确认和摊销

(四)了解存货的税务处理

(五)熟悉资产重估变值的税务处理

六、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

(一)了解关联企业与避税

(二)掌握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税务调整:可比的非受控价格法;转售价格法;成本加价法

七、税收优惠

(一)熟悉地区投资的税收优惠

(二)掌握生产性投资的税收优惠

(三)掌握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四)熟悉基础项目投资的税收优惠

(五)基础项目投资的税收优惠

(六)掌握再投资退税的税收优惠

(七)熟悉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八)熟悉预提所得税方面的税收优惠

(九)熟悉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

(十)外国投资者并购内资企业股权的税收优惠

八、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掌握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方法

(二)掌握境外所得税抵免的计算方法

(三)熟悉预提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四)掌握再投资应退税额的计算及管理

(五)熟悉企业清算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九、申报和缴纳

(一)了解纳税年度的确定

(二)熟悉申报缴纳期限和方法

(三)熟悉合并申报缴纳方法

十、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征税办法

(一)熟悉征税对象及范围

(二)掌握收入额、应税所得额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熟悉税款的征收方法

第三章个人所得税

(一)熟悉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二)熟悉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三)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原则

二、征税对象

(一)熟悉工资、薪金所得的内容

(二)熟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内容

(三)熟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内容

(四)熟悉劳务报酬所得的内容

(五)熟悉稿酬所得的内容

(六)熟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内容

(七)熟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内容

(八)熟悉财产租赁所得的内容

(九)熟悉财产转让所得的内容

(十)熟悉偶然所得的内容

(十一)熟悉其他所得的内容

三、纳税人

(一)熟悉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

(二)掌握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范围

(四)熟悉扣缴义务人及其扣缴义务

四、税率

(二)掌握适用税率的具体规定

(三)掌握稿酬所得减征、劳务报酬所得加成征税的规定

五、计税依据的确定

(一)掌握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二)掌握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掌握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

(二)掌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

(三)掌握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

(四)掌握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方法

(五)掌握稿酬所得的计税方法

(六)掌握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计税方法

(七)掌握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计税方法

(八)掌握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

(九)掌握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

(十)掌握偶然所得的计税方法

七、减免税优惠

(一)掌握免税的项目

(二)熟悉减税的项目

(三)熟悉暂免征税的项目

八、申报和缴纳

(一)熟悉源泉扣缴的纳税申报方法

(二)熟悉自行申报纳税的方法

(三)熟悉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四)熟悉对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五)熟悉医疗机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六)熟悉提高了个人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后,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九、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一)熟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纳税人

(二)熟悉税率

(三)掌握查账征收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五)熟悉税收优惠

(六)熟悉征收管理

(七)掌握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个人所得税汇总申报表及填报方法

第四章土地增值税

(一)熟悉土地增值税的概念

(二)熟悉土地增值税的特点

(三)了解土地增值税的立法原则

二、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

(一)掌握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二)熟悉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

(三)掌握土地增值税的税率

三、转让房地产增值额的确定

(一)掌握收入额的确定

(二)掌握扣除项目金额: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开发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费用;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财政部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

(三)掌握评估价格办法及有关规定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掌握转让土地使用权和出售新建房及配套设施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二)掌握出售旧房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三)熟悉特殊售房方式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五、减免税优惠

(一)掌握一般减免税的规定

(二)熟悉特殊减免税的规定

六、申报和缴纳

(一)熟悉申报纳税的程序

(三)熟悉纳税的地点

(五)了解进一步做好土地增值税的征管工作

第五章印花税

(一)熟悉印花税的概念

(二)了解印花税的特点

(三)了解印花税的立法原则

二、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一)掌握印花税的征税范围:经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和权利;许可证照等

(二)掌握纳税人的具体规定

三、计税依据、税率和减免税优惠

(一)掌握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从价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从量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

(二)掌握税率:比例税率;定额税率

(三)熟悉减免税优惠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缴纳

(一)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二)熟悉印花税的缴纳方法

(三)熟悉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缴纳印花税的其他有关规定

(四)了解印花税的税票

(五)熟悉纳税人缴纳印花税的责任和义务

(六)掌握印花税违章处理的规定

(七)熟悉纳税环节和纳税地点

(八)熟悉印花税的管理

第六章房产税

(一)熟悉房产税的概念

(二)了解房产税的特点

(三)了解房产税的立法原则

(一)熟悉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二)熟悉房产税的纳税人

(三)掌握房产税的税率

三、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掌握房产税的计税依据:计税依据设计的指导思想;计税依据的形式

THE END
1.房产税的征收标准是什么?房屋买卖房产问答问 房产税是什么税? 房产税的征收标准是什么 答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房产税的纳税人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产权属于全民所有的,由经营管理的单位缴纳。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或者产权未https://www.jiwu.com/wenda/9255211.html
2.房产税试点征税对象和范围房产税试点征税对象和范围 一、试点区域 试点区域为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以下简称主城九区)。 二、征收对象 (一)试点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首批纳入征收对象的住房为: 1.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https://nj.loupan.com/html/news/201305/801230.html
3.税务期末考试题6篇(全文)答: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等。 3.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税收会计有何区别?P2 答: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区别:①服务主体不同;②核算范围不同;③核算目的不同;④核算的依据不同。 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区别:①主体不同;②核算的对象不同;③核算的依据不同。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nkpckrv.html
4.「房产税税率」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但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水塔、围墙、室外游泳池等)不属于房屋,不征收房产税。 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不包括农村。 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商品房,在出售前,不征收房产税;但对出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 https://www.dongao.com/wdzt/shuiwushi_fcssl_1246714/
5.最新房产税如何征收?征收标准是什么公司房产税征收相关首先大致了解一下房产税征收基本事项:征收对象: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产,即以房屋形态表现的财产。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围墙、烟囱、水塔、室外游泳池等不属于房产。房产税规定的征税范围是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产。这里所说的城市,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包括市区和郊区,不包括https://m.to8to.com/ask/k279175.html
6.9月1日起执行房产税收新规,房产税的计算方法和征收对象是什么?3、免征,所有个人非营业用房产,和家庭人均住房面积60平米以下等19种情况免征房产税。 举个例子,作为房产税试点城市的上海,目前征税对象有两类,第一类是本地新购且属于家庭第二套以上房产,第二类为外地户籍新购房产。计税价格为交易价格的70%,税率为0.6%,若低于成交建筑面积均价的2倍,征收税率为0.4%。 https://www.fljg.com/news/688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