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征税对象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按照不同性质划分的征税对象类别。其中,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还包括按照章程规定解散或破产等情况下的清算所得。此外,文中还提到了掌握征税对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应对日常财务工作中的问题。
征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需要对什么征税,征纳税双方的权利义务都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也是区分不同种类税的重要标志。对于消费税,征税对象则是消费税条例中列举的应税消费品,而房产税的征税对象则是房屋等。征税对象是税法最基本的要素,决定了某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
按照性质的不同,征税对象通常可以分为流转额、所得额、财产特定行为等四大类,这也对应了相应的四种税收,即流转税或称商品和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从企业所得税的角度来看,凡是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企业,都应该就其在境内及境外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是所得税征税对象的一部分。生产经营所得指的是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以及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认的其他营利事业等获得的所得,而其他所得则包括股息、利息、租金、转让各类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处收益等所得。
需要注意的是,纳税人按照章程规定解散或破产,以及其他原因宣布终止时,其清算终了后的清算所得,也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之一。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共收录117.93万道题已有25.02万小伙伴参与做题
售后投诉:156-1612-8671
您还不是该课程的学员,无法下载哦~点击下方立即学习,即可下载更多专享资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