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大问题及政策建议理论

上半年,经济形势仍较为复杂,一些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仍较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增长较为稳定,投资、出口动力相对不足。

投资: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仅增长13%,同比大幅回落7.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3.6%,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企业投资意愿低迷,PPI仍处于下降区间,至6月份已经连续28个月同比下降,其中生产资料价格连续29个月同比下降。部分行业价格下降幅度较大,5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延压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延压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1.7%、5.2%和4.6%。

消费:受居民消费环境和消费能力影响,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的难度加大。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低于计划预期2.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从去年以来一直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

进出口:全球经济总体稳步复苏,外需环境有所改善,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不同区域形势分化,外需尚未根本好转。据世贸组织最新统计,2014年一季度全球贸易量同比仅增长2.1%,远低于年初预计的全年4.7%的增速,也低于二十国集团经济3.5%的平均增速。加之我国部分产品出口竞争优势减弱,后期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前5个月进口增速降至2010年以来最低,大宗商品进口量增速明显下滑,5月份大豆、铁矿砂、原油进口量增速均低于前4个月;初级形状的塑料、铜及铜材进口量增速比前4个月分别回落10.3个和36.3个百分点;成品油进口量大幅下滑54.7%。

我国已进入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在一定时期内带来“阵痛”,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7%—8%的中高速经济增长将成为新常态。

2.产能过剩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产能过剩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之一,近年来又表现出一些新特征:一是产能过剩的范围量大面广前所未有,已从传统产业扩展到很多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部分行业已经处于绝对过剩,而非相对过剩。三是前些年的集中投资,导致这几年仍将处于新增产能快速释放期。一季度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8.3%,比去年四季度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钢材价格已经降至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铜、铝、平板玻璃等产品价格低至生产成本盈亏点以下。今年以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力度加大,同时部分企业在市场压力的倒逼下主动削减、关停落后产能。6月份,钢材产量9805万吨,增长7.1%;水泥23196万吨,增长0.8%;十种有色金属365万吨,增长4.6%;采矿业增长7.9%。但由于过剩产能长期积累,加之个别地区还在不断形成的新的产能,在某些领域某些产品的生产增速大于需求增速,突出的供求矛盾加大库存压力,加剧了当前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和行业内无序竞争相叠加,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滑,企业效益下降。6月份,工业产成品出厂价格同比价格下降1.1%,连续第28个月处于下降区间;环比下降0.2%,今年以来连续6个月下降。

今年以来,结构调整虽取得一定进展,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有关,去产能化的基础并不稳固。过去往往通过新一轮高增长消化过剩产能,在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的阶段性放缓时期,这一条件已不复存在。地方政府受保增长和维稳的压力,淘汰过剩产能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对本地区企业存在过度保护,环保等监管执法不到位以及土地管理、职工安置、资金支持等政策不完善,一些效率低下的落后产能难以顺利退出市场,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继续以“僵尸”形式占据和沉淀了大量有效资源,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进展缓慢,阻碍了具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有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支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过多过滥,既造成了企业对政策的过度依赖,也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和市场统一。受各种优惠政策的吸引,民间投资所占比重较大,手续完备齐全,给去产能化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3.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没有明显改观

上半年,在产能过剩、市场偏淡、成本上升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等多重压力下,企业经营环境没有明显好转,库存和应收账款增长较快,生产经营仍然面临较大困难。尽管今年以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十分突出,国内利率水平不仅大大高于国外,且在不断上升。大企业融资成本比去年平均提高超过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一般在30%—50%。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资金链绷得很紧,不少企业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市场,融资成本进一步攀升,一些企业因互保联保导致的信用违约风险上升。二季度小微工业企业发生民间借贷的平均月利率约为1.89%,年化利率约为25.19%,比一季度再提高0.29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持续快于销售增速,不同于以往产成品库存一般慢于产品销售增速的情况。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增长12.7%,产成品存货增长12.6%,分别比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4.1个和4.0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的快速增长导致工业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下降,令企业资金紧张状况雪上加霜。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增长17.4%,增速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财务费用增幅更高达25%。

从成本来看,企业用工成本连续多年上涨,目前沿海地区出口企业人工成本已相当于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周边国家的2—3倍,有些地区甚至高于东欧国家。上半年,全国共有12个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调幅度为14%,具有一定技能的工人工资上涨幅度更大。与此同时,工业用地成本也不断攀升,2010年以来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的工业地价累计涨幅达到17%。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平均成本支出比2011年同期高1.2元左右,比去年同期高0.5元左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生主营业务成本442139.8亿元,增长9%。

在市场、成本、资金等多重压力下,一些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前5个月,煤炭、冶金和有色金属行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43.9%、9.2%和4.2%,企业亏损面在20%以上。上半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400.5亿元,同比下降14.6%。

4.财政金融风险隐患增加

整体债务率迅速攀升。根据渣打一项新的估计,截至6月底,中国的总债务与GDP之比已达到251%,远高于2008年底的147%。这一比率在去年全年攀升大约20个百分点,仅在过去6个月就攀升17个百分点(去年底为234%)。相比之下,美国在去年底的总债务与GDP之比达到大约260%,英国的这个比率为277%,而日本以415%的比率领衔世界。

地方政府性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截至2013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82896亿元,增长15.1%。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为109942亿元,所占比重达到60.11%,其中逾期债务10513亿元。2014年到期应偿还债务为23970亿元,占比达到21.8%,是偿债压力最重的一年。2015年、2016年到期应偿还债务分别占18.9%、14.2%。三年累计应偿还债务比重达到54.9%。一些地方政府偿债安排主要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借新还旧,但随着土地出让收入减速和借新还旧成本加大,回旋余地越来越小。部分地方举债风险意识不强,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政府举债冲动仍很强烈,加之绝大部分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缺乏规范的预算监督与约束,部分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风险增加。

5.房地产市场调整下行风险加大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6.0%和6.7%,与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有所下降,房价涨幅有所回落,但与前两年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总体上处于高位回调阶段。

从开发投资来看(见图表1),房地产企业投资意愿降低,项目开工进度放缓。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比一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3.7%。

从成交量来看,相对于去年同期的较高基数,住房成交量同比有所下降,但仍处于正常水平。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6.0%,去年同期为增长28.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8%,去年同期为增长30.4%。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比基数比较高。今年的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8亿平方米,去年同期是5.1亿,而且去年上半年增长速度将近30%,在这样高基数的情况下出现回落也是很正常的。住建部监测的9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成交量同比分别下降13.3%和35.3%,但仍比2011年同期水平分别高16.3%和13.4%,比2012年同期水平分别高25.1%和53.5%。其中,67个城市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有83个城市二手住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

从房价涨幅看,随着住房成交量持续下降,多数城市房价涨幅回落。5月份统计局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有66个;二手住房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有62个。其中,杭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比上月下降1.4%,无锡下降0.8%,石家庄、徐州均下降0.7%。

从住宅供给看,新建商品住房库存量有所增加,部分城市消化周期较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测的上半年9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房,新上市2.28亿平方米,上市量为2010年以来各年同期最高。截至6月末,新建商品住房累计可售面积5.6亿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5565万平方米,按照去年月均销售速度,约可销售16个月。其中,秦皇岛、绍兴、潍坊、锦州等21个城市消化周期超过24个月。

从住房贷款看,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新增8704亿元,同比少增92亿元,在全部新增贷款中占比为15.2%,仍高于前两年平均水平。5月末增速为18.8%,连续五个月回落。但5月份新增个人住房贷款1508亿元,当月增量占比为17.3%,仍高于2010—2013年的平均水平。

一是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较大。市场观望情绪较浓,部分购房者推迟入市,部分城市和地区成交持续低迷,商品房销售量明显下降。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回笼压力加大,影响开发企业投资信心和意愿,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分别下降5.8%和16.4%(见图表2、3)。国家统计局对近2万家联网直报房地产企业的季度问卷调查显示,21.9%的企业预期三季度生产经营活动水平比二季度下降,比预期上升的比例高16.4个百分点;25.8%的企业预期三季度行业景气将下降,比预期上升的比例高21.7个百分点。后期房地产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的调整是必要的,但可能会加大下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并带来一定的财政金融运行风险。6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4.84,比上月回落0.18点。

二是房地产企业贷款难、贷款贵。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景气下行,一些商业银行在盈利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普遍收紧房地产信贷额度,提高贷款实际利率,延长审批周期。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成本上升压力,部分开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贷款。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0%,增速比前5个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增长14.1%,利用外资下降20.6%,自筹资金增长10.1%,其他资金下降7.2%。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下降9.3%,个人按揭贷款下降3.7%,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回落。

做好当前和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建议

目前,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不牢固,全面完成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下半年,要坚持好稳中求进这一工作总基调,把握好近期目标和长远发展平衡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特别重视研究解决好当前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完成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计划目标和任务。为此,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保持调控定力,注重长短期政策相结合

目前经济增长仍处于合理区间,要继续保持宏观调控的定力,切实提高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适应经济增长新常态。要坚持底线思维,只要经济运行不滑出下限,短期内不要对宏观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更不宜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要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连续稳定,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及时、精准、适时、适度进行微调,把更多精力放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风险上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目前经济企稳主要是前一段刺激政策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所致,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放缓,消费和外需依然乏力,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然不足,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长仍旧无法摆脱对传统增长模式及刺激政策的路径依赖。依靠刺激维持短期稳定增长是可以的,但不可持续,也不宜长期执行。短期政策主要用于熨平短期经济的大幅波动,其目的是“托底”而非“推高”。虽然下半年经济具有一定下行压力,但应避免短期刺激政策升级成强刺激甚至全面刺激政策。短期刺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中长期发展创造相对平稳的环境,要把握好近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的平衡点,切实把短期刺激政策与中长期发展政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和促进有利于经济企稳回升的因素不断发展壮大。

2.加快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3.努力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困难

要进一步加大调整的力度,对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领域要研究出台全国性的有效措施。在增强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减少地方政府对大型企业和项目的干预,显著消除对市场调节能力的束缚。要高度重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经济困难的问题,认真研究防范化解实体经济“空心化”的潜在风险。一是打通金融通向实体经济的渠道,构建“门当户对”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民营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二是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多搞“雪中送炭”,不要“雨中送水”,把中央对小微企业的减税政策落到实处。三是进一步简政放权,破除地方和部门利益,打破影响中央决策贯彻落实的“中梗阻”。此外,要调整完善小微企业贷款的统计口径。目前小微企业贷款按照小微企业来统计,其中包括的房地产企业、地方融资平台,占据了大量信贷资源。建议改为按贷款额度为标准,把50万元或500万元以下贷款作为“小微贷款”进行统计,以更好地反映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真实状况。

4.加快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要建立包括大中小多个层次的金融机构,在继续强化现有大动脉的同时发育充分有效的毛细血管,强化金融对微观实体经济的服务。一是按照投资者适当性原则,管住小额投资人参与的市场,放开合格投资人参与的市场,允许券商在柜台上发行面对合格投资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满足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同时为投资人提供投资渠道。二是完善资产证券化市场,鼓励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其收益稳定,管理规范,标准化程度较高,而且可以腾出更多信贷资源投向住房抵押贷款。三是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分开,更好地发展货币市场,以培育政策目标利率。政策目标利率是在货币市场形成的,未来货币政策要从数量控制向价格控制过渡,以利于货币市场利率的形成和未来完善宏观调控。四是改进贷款发放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据企业反映,贷款一个亿很可能需要存1—2千万在银行不能动,实际贷款成本比较高。国外银行统一发放贷款后并不需要马上提款,企业用钱的时候才提款,应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贷款方式加以改进。

5.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本文节选自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资助项目“2014年国民经济运行综合报告之一”)

THE END
1.房产税征收最新消息,房产税征收最新消息,改革进展与未来展望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市场供需关系,房产税的征收成为了重要的政策工具,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当前房产税的征收背景、最新消息、改革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走向。 http://blog.ppdjl.com/post/61.html
2.每日速递:山东:免征房产税等政策延续至2023年一季度预计将减免小山东:免征房产税等政策延续至2023年一季度预计将减免小微企业负担12.5亿元,房产税,山东省,小微企业http://m.gqsoso.com/xiangtan/xiangtan/20230208/646683.html
3.2022房产税最新政策政策解读2022房产税最新政策具体如下: 1、按房价计算征税,是在原房屋产值减去10%至30%之后,再按一定比例征收房产税; 2、由地租物业征税,是一种房屋出租的情况,征收房产税就是将房产的价值减去10%-30%来征收房产税; 3、房地产税金的计算,按房屋原有产权价值计算,是指房产税缴纳费用,是房屋原有产值减去10%或30%后,按https://www.110ask.com/zhengce/6635785586181342289.html
4.中国最新房产税政策深度解析香港中国最新房产税政策解析:针对房产持有者,政府推出新的房产税政策以调控房地产市场。该政策旨在通过增加房产持有成本来抑制投资性购房,减缓房价上涨压力。具体政策内容包括扩大征税范围、提高税率等。此举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住房供需平衡,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社会公平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http://m.ahsanfangjs.com/post/16136.html
5.中国最新房产税政策深度解析商务代理代办服务中国最新房产税政策解析:针对房产持有者,政府推出新的房产税政策以调控房地产市场。该政策旨在通过增加房产持有成本来抑制投资性购房,减缓房价上涨压力。具体政策内容包括扩大征税范围、提高税率等。此举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住房供需平衡,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社会公平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http://faweizixun.cn/post/793.html
6.中国多套房产税最新政策详解,背景内容影响与未来展望中国近期推出多套房产税最新政策,背景源于调控房地产市场和促进财政收入的双重需求。政策内容包括扩大征税范围、调整税率等。这些政策将影响房产市场的供需平衡,抑制投机炒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也带来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和资源配置优化的积极影响。展望未来,房产税政策将继续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http://m-color.cn/post/19282.html
7.2021年上海房产税最新政策,2021年上海房产税新政解读发布一、政策背景与出台原因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展,房价的波动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优化房地产市场结构,2021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了最新的房产税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通过税收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https://6g.zzy8dj.cn/post/6189.html
8.最新房产税政策解读及未来发展趋势一、最新房产税政策内容解读 根据最新的房产税政策,个人购房在两年范围内的销售房屋将全额采取营业税征收。对于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征收情况有所不同。具体的免税程序和时间需要按照当地的税收管理规定执行,建设部门也需要加强地产和税收管理。此外,房产税的主要形式一般是由房产税和土地税合并,相关规定正在完善中。 https://www.jiwu.com/baike/100816.html
9.房产税新政策消息2022关于房产税的新政策消息,以下是2022年的部分相关资讯:1. 上海市和重庆市已作为试点城市开展了房产税征收工作。上海市政府已发布了《关于https://gxjlsc.cn/fczs/202411/476836.html
10.重庆最新房产税政策:购房者的福音来了!房产资讯【重庆最新房产税政策:购房者的福音来了!】2024年起,重庆市个人房产税政策调整,将房产交易价的计税依据降到70%,统一税率降至0.5%,并将家庭免税面积提升至180平方米。同时推出“换新购”服务和多子女家庭购房优惠,为购房者提供实质性利好。 正文: 近日,重庆市发布了一系列房产税新政,给广大购房者带来了实实在在https://cq.news.fang.com/open/49271231.html
11.2021年房产税与土地税政策解读,最新规定及影响分析摘要:关于2021年房产税与土地税的最新政策解读,政府调整了相关税收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在房产税方面,政策对房产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率进行了调整,旨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在土地税方面,政策强调了土地利用效率和节约用地的重要性,鼓励合理用地,同时调整土地税税率。这些政策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http://www.hnqinzhili.com/post/12819.html
12.上海房产税征收政策将继续实施,最新征收标准及相关问题解析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房产税试点城市,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征收政策一直备受关注。 2020年1月11日,上海市财政局发布信息,根据《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条例》相关有效期规定,原《关于本市部分企业试点征收房产税若干问题的通知》 “个人住房”将于近期到期,需要评估后继续。 https://m.bjhwtx.com/h-nd-350248.html
13.关于2021年房产税与土地税最新政策的解读与解析摘要:2021年房产税与土地税最新政策解读,政策对房产税和土地税进行了调整和优化。针对不同类型的房产和土地,政策制定了不同的税率和税收方式。政策还加强了对房产交易的监管,以遏制投机炒房行为。这些最新政策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房产税最新政策 http://hnzhantu.com/post/1230.html
14.揭秘2021年房产税减免税最新政策,小红书分享重磅福利!摘要:最新房产税减免税政策2021年小红书分享来啦!揭秘本年度房产税减免的利好政策,为广大市民带来重磅福利。想要了解如何享受减免优惠,快来关注小红书上的最新资讯,掌握最新动态,让你的财产规划更加明智。不要错过这一重要信息,赶快来了解吧!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房产税减免税政策,政府为了鼓励和支持房地产市场http://baojufang.com/post/27183.html
15.2021房产税减免税最新政策2021年房子税收政策以上就是牛账网会计培训班晓彬老师关于2021房产税减免税最新政策和2021年房子税收政策等问题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的可以关注我们牛账网哦!牛账网是专业的线上考证培训机构,现注册会员即可领取免费做账大礼包,6重豪礼,只等你来带回家,赶紧行动吧! https://www.niuacc.com/zxzcjd/96130.html
16.动态房产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相关政策要点分析——中瑞税务对居民住宅区的共有产权房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86号)规定:“对居民住宅区内业主共有的经营性房产,由实际经营(包括自营和出租)的代管人或使用人缴纳房产税。”实践中,还在大量无偿使用关联方不动产,或无租使用政府机关单位不动产的纳税人。对于这种http://www.crtax.com/zh-cn/info/detail.php?id=484
17.房产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最新调整税率调整:最新的税率包括1.2%、12%和4%。其中,1.2%适用于一般情况,12%适用于从租计征,即依据房产租金收入征税。特殊情况下,如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支持协调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提及了216项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旨在支持消费并提振市场信心。此外,还有关https://www.66law.cn/laws/8753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