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个人房产税征收标准/个人住房税收减免政策

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为信息发布,不作为任何招生依据,亦不构成任何报考建议。如果您需要报名,请直接与学校联系,谨防受骗。

2016年江苏个人房产税征收标准,个人住房税收减免政策

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94号)。对契税政策进行了调整:自2010年10月1日起,首套房且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减按1%税率征收契税;首套房90平方米以上,144平方米以下,按1.5%税率征收契税;其他情况一律按我省原定3%税率征收契税。原文如下:

近期,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94号)。为促进我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请遵照执行。

二、关于调整个人所得税政策。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1年之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不再减免个人所得税。

三、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各级税务部门要加强对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的监督和检查,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和稽查;要利用房地产价格评估等手段,加强对二手房交易中订立“阴阳合同”等偷逃税款行为的查处。

四、加强部门的配合。各级财政、地方税务、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加强配合,共同做好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各级地方税务部门应主动与房地产主管部门联系,加快实现住房管理和税收征管信息的联网。各级房地产主管部门要整合完善省辖市范围的房屋登记信息平台,严格按照要求提供个人住房查询信息,对提供虚假查询信息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支持房地产主管部门、地方税务部门住房管理和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记录个人住房保有、交易和税收征管信息,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共享。

五、本通知自2010年10月1日起执行,此前与本通知不符的有关规定一律停止执行。

特此通知。

记者快评:江苏省财政厅今天出台的契税政策,其实也就是明确了9.29有关部委推出的抑制房价几大措施中,关于契税政策的调整,内容基本没变。这让诸多房地产业内人士出了一把虚汗的同时,心中的压力也减小了几分至少江苏省并没有在契税政策的基础上再多下点猛料,优惠范围之外的购房契税标准也是3%而非4%。如此看来,江苏地方上的契税政策还是比较温和的,不久的将来即将出台的南京细则,有可能也会继续温和下去。什么时候,南京地方细则这把悬在头鼎的达摩利斯之剑落地,南京地产人士心中的“鸭梨”才能消化殆尽。

金浦集团副总经理黄文虎:虽然增加了一些购房成本,不过并不影响多数购房人的计划,但对投资客会有一些影响。这是抑制投资的一个信号。进入金九银十,全国楼市也开始回暖,房价似有回仰头之势。中央出台此时出台新政,可以看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江苏契税的执行是对中央政策的贯彻,后续或将继续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

南京厚地房孙天元:江苏省契税细则的落实是对“新国五条”政策在江苏省实施概念的强化。与深圳、上海出台的细则相比,江苏省契税比较温和。因为南京房价较上海、广州等城市近年来增长并不是很高,因此江苏省对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调控的压力也不会很大。江苏省契税细则的出台是对“新国十条”政策的强化,但对楼市的影响不会很大,由此看来,南京后续的调控政策也应该趋于温和。

翠屏国际营销总监徐友志:契税调整有点一刀切,误伤了不少刚需购房者,一些真正需要购房的人可能会受到影响。

盈嘉地产项目经理张志:个人认为影响不会很大。契税标准的制定目前较主要对二手房交易群体产生一些影响,一般商品房还好。全南京市已经在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了,如果非要说影响的话,可能会增加买房人的负担,等于是变相涨价了,契税收一个点就相当于房价涨了一个点,受到利益损失的是真正的买房人。而作为卖房一方,压根不会受到影响,契税政策随时都有可能再变,只要不是急着卖房的,这都不成问题。其实较近契税以及各地的新政细则陆续出台,真正的作用几何我们暂时不谈,主要还是释放控制房价的信号,也是对开发商的一种变相“警告”。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14〕62号)要求,为严肃财经纪律,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现就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重大意义

国发〔2014〕62号文件指出,近年来,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一些地区和部门对特定企业及其投资者(或管理者)等,在税收、非税等收入和财政支出等方面实施了优惠政策(以下统称税收等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投资增长和产业集聚。但是一些税收等优惠政策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甚至可能违反我国对外承诺,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因此,全面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是进一步完善市车发展为目标,通过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反对地方保护和不正当竞争,着力清除影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壁垒,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主要原则。

上下联动,全面规范。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统一要求,清理规范本部门出台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各市、县也同步开展清理规范工作。凡违法违规或影响公平竞争的政策都要纳入清理规范的范围,既要规范税收、非税等收入优惠政策,又要规范与企业缴纳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的财政支出优惠政策。

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既要立足当前,分清主次,坚决取消违反法律法规的优惠政策,做到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逐步规范其他优惠政策;又要着眼长远,以开展清理规范工作为契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三、切实规范各类税收等优惠政策

(一)统一税收政策制定权限。坚持税收法定原则,除依据专门税收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税政管理权限外,各地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未经批准,省各部门起草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发展规划和区域政策,都不得规定具体税收优惠政策。

(二)规范非税等收入管理。严格执行现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管理制度。严禁借招商引资或促进某行业发展之名,对企业违规减免或缓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优惠价格或零地价出让土地;严禁低价转让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股权以及矿产等国有资源;严禁借营造富商安商环境之名,违反法律法规减免、缓征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险缴费,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允许企业低于统一规定费率缴费。

(三)严格财政支出管理。如没有国务院文件依据,各地、各部门不得对企业规定财政优惠政策。对违法违规制定与企业及其投资者(或管理者)缴纳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的财政支出优惠政策,包括先征后返、列收列支、财政奖励或补贴,以代缴或给予补贴等形式减免土地出让收入等,必须坚决予以取消。其他优惠政策,如给予电价水价优惠、通过财政奖励或补贴等形式吸引其他地区企业落户本地或在本地缴纳税费,对部分区域实施的地方级财政收入全留或增量返还等,要在认真清理后加以规范。

四、全面清理已有的各类税收等优惠政策

各地、各部门要开展一次专项清理,认真排查本地、本部门制定出台的税收等优惠政策,特别要对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备忘录、会议或会谈纪要以及“一事一议”形式的请示、报告和批复等进行全面梳理,摸清底数,确保没有遗漏。

通过专项清理,违反法律法规的优惠政策自2014年12月1日起一律停止执行,并发布文件予以废止;没有法律法规障碍,确需保留的优惠政策,可在充分说明理由、提出政策期限建议的基础上暂时继续执行,由省政府报财政部审核汇总后专题请示国务院,并依据国务院审定的处理意见执行。

各市、县人民政府和各部门应于2015年2月底前,向省财政厅报送本地和本部门税收等优惠政策专项清理情况报告,由省财政厅汇总报省政府审定后报送国务院。清理情况报告需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重大意义的认识;二是2014年本地、本部门税收等优惠政策基本情况;三是专项清理工作的具体部署、典型做法,以及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等;四是专项清理工作成果;五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的工作安排或进展;六是建议保留的优惠政策具体情况说明。

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经过专项清理后保留的优惠政策以及今后新制定的优惠政策,一律纳入长效机制统一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发〔2014〕45号文件和本通知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税收等优惠政策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目标,建立健全税收等优惠政策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对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全过程管理。

(一)建立评估和退出机制。在定期评估税收等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提出取消、调整和延续等处理意见,其中拟调整和延续的由省政府报财政部审核汇总后专题请示国务院。

(二)建立清单制度。除涉及秘密和安全的事项外,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制定、调整或取消等信息,应当在信息生成后20个工作日内形成目录清单,通过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门户网站的专门板块,完整向社会公开。

(五)健全考评监督机制。各市、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税收等优惠政策管理的第几责任人,税收等优惠政策管理情况将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提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各级财政部门每年要定期检查下级政府和本级部门税收等优惠政策管理情况,提交同级组织部门,并抄送上级财政部门。

(六)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和问责制度,省监察厅、财政厅、审计厅、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及时查处并纠正各类违法违规制定税收等优惠政策行为。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对违反规定出台或继续实施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地区和部门,要依法依规追究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省财政按照税收等优惠额度的一定比例扣减对该地区的税收返还或转移支付。

六、健全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省财政厅牵头,省监察厅、审计厅、国税局、地税局、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物价局等部门参加的清理税收等优惠政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负责政策指导、统筹协调与清理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落实,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及时报告省政府。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建立由财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的清理税收等优惠政策工作机制,组织实施本地的清理规范工作。

(三)加强舆论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和有关新闻单位要通过政府或部门网站、广播电视、平面媒体等,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发布信息,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工作事关全局,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认真督查,切实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工作抓实抓好。

THE END
1.高频答疑第87期房产税热点七问七答房产税的税率,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 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规定: 对个人出租住房,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04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NjEwNzE0MQ==&mid=2247735470&idx=5&sn=f4e8fdc1b8b0d89552d28914d4096533&chksm=f8ce9a92021035a8a286e3ec042cd7023c39482228b18b6a1d7f52fe85d6152128622506c56e&scene=27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产税有关减免税政策的通知(通用12篇)废止第十八条关于对微利企业和亏损企业的房产“可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期限内暂免征收房产税”和第二十条“企业停产、撤销后,对他们原有的房产闲置不用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批准可暂不征收房产税”的规定。 关于房产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e7o10.html
3.税务局关于地下停车场[位]等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的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工作,规范执行标准,经研究,现将有关政策明确如下: 一、房地产项目中地下停车场(位)房产税征收问题 1.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长期(不低于20年)出租的地下停车场(位),视同不动产销售,不征收房产税;对停车场(位)的实际使用人征收或免征房产税,凡实际使用人为应税单位的,车位https://law.esnai.com/mview/120438
4.最新房产税政策是什么?房产税的征收范围有哪些?[摘要]如今,全国各地房产的销售量都正在不断的增长,而房产税在这个时候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每一位要购房的想购房的都应该了解一下相关的政策,这样才能在购房的时候有所准备。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最新房产税政策是什么?房产税的征收范围有哪些吧。 https://zhishi.fang.com/xf/qg_426631.html
5.最新国家契税政策是什么?有什么政策文件?装修问答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https://ask.zx123.cn/show-5874317.html
6.农林牧渔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6、天然林保护工程用房免税。对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用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对由于国家实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成森工企业的房产闲置一年以上不用的,暂免征收房产税。(财税[2004]37号) https://m.gaodun.com/shiwu/53769.html
7.2023年房产税新政策有哪些优惠措施?从租计征的年税率为12%,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对于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可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免征房产税的情况 根据新政策,免征房产税的情况包括个人非营业用房产、家庭人均住房面积60平方米以下等19种情况。此外,国家公用的房子、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小产权房、由国家财政部门https://www.jiwu.com/baike/5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