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财税网

风险点1:收取预售款未按规定足额预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企业收取预收款采取不开发票、利用收取定金等方式规避预缴税款的风险。

【分析路径】查看“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银行存款”、“现金”明细账科目,核查贷方发生明细,核实预收房款、定金等是否按规定预缴税款。

【政策依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

风险点2:售房款未按规定入账少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将售房款冲减成本、费用或直接转入关联单位,或将售房款打入个人储蓄账户或信用卡账户,未按规定入账,长期挂账不确认收入。

【分析路径】审查“开发成本”有关的二级科目、“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明细账;审查“其他应付款”“银行存款”“现金”明细账、银行对账单,有无利用该科目隐匿收入或资金挂账超过一个营业周期的情况;核实长期挂账的大额未付款项的真实性,检查是否有隐匿售房款的行为,比对营业税或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收入,核实企业是否存在少申报纳税的情形。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关于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若干征管规定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第70号公告)第一条。

风险点3:预缴土地增值税适用预征率错误少缴税款风险

【风险描述】企业预缴土地增值税时,未区分普通住宅、别墅、其他非普通住宅、写字楼、商铺、车位等不同房产项目,全部按普通住宅的预征率预缴土地增值税,存在少预缴土地增值税的风险。

【分析路径】审查企业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明细表和全部《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查看企业预售房产的用途类型,结合土地增值税预缴明细情况,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土地增值税预征率错误情况。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10〕53号)第二条。

风险点4:收到银行按揭款不及时确认收入风险

【风险描述】以银行按揭方式销售开发产品,开发企业在收到首付款,银行按揭贷款到账后,没按规定计算预计毛利并申报;收到的按揭款项以银行贷款等名义记入“短期借款”账户,不计预收账款。

【分析路径】审查“短期借款”明细账,核查银行按揭的保证金账户存款余额(银行按贷款额的5%-7%收取保证金),推算按揭贷款数额。确认开发企业是否存在收取银行按揭款未按规定计税情形。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五条;《关于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若干征管规定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第70号公告)第一条。

风险点5:企业以开发产品对外投资、换取股权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企业将开发产品对外投资、换取股权未视同销售行为,存在未按规定申报纳税的风险。

【分析路径】审查“长期股权投资”明细账,了解投资项目的实际操作内容;审查“开发产品”“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查看开发产品移交手续和物业费用收取单据,确认企业是否存在将开发产品用于对外投资、换取股权的情况,是否按视同销售业务申报处理。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五条。

风险点6:以开发产品换取土地使用权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企业发生以开发产品换取土地使用权未视同销售,存在未按规定申报纳税的风险。

【分析路径】审查“开发成本”“无形资产”明细账,了解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审查“开发产品”“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确认企业是否存在将开发产品用于换取土地使用权的情况,是否已按照规定进行视同销售业务申报处理。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8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五条。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若干征管规定的公告》第二条(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7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8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五条。

二、房地产行业(清算)风险

风险点9:销售规划红线外的开发产品未确认收入风险

【分析路径】审查“开发产品”“其他业务成本”“其他应收款”等账户明细,审查现金流量表、销售合同,确认企业是否按规定入账。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

风险点10:销售无产权的开发产品未确认收入风险

【风险描述】销售阁楼、停车位、地下室以及精装房装修部分单独开具收款收据,取得的收入没有按规定入账。

【分析路径】审查“开发产品”“其他业务成本”“其他应收款”等账户明细,审查现金流量表、销售合同,核查物业公司的收取管理费用明细,确定车位、车库、储藏室明细,与企业销售明细比对,分析确认企业是否按规定入账。

风险点11:将公共配套设施移交或无偿赠与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单位以外其他单位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企业将具有会所、物业管理场所、电站、热力站、水厂、文体场馆、幼儿园以及邮电通讯、学校、医疗设施等配套设施进行移交或无偿赠与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单位以外其他单位时,根据税收文件规定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未按规定申报纳税。

【分析路径】审查“开发成本”明细账,了解公共配套设施无偿赠接收单位、移交手续、实物状态;审查“开发产品”“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确认企业是否存在将公共配套设施无偿赠与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单位以外其他单位的情况,是否已按照规定进行视同销售业务申报处理。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五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87号)第四条第三款。

风险点12:未移交公共配套设施的建造支出计入可售房屋开发成本少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企业开发项目建造公共配套设施没有移交,开发企业转为自己使用,所发生建造支出全部计入可售房屋开发成本。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的通知》(国税发〔2009〕91号)。

风险点13:自用配套设施成本分摊有误少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企业单独核算自用配套设施的成本只分摊建筑安装工程费,而土地成本、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借款利息等费用在已售房屋中分摊。

风险点14:虚增列支大市政配套费少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虚增列支大市政配套费,包括红线外“三通一平”等的建造费和管线铺设费,存在少缴税款的风险。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的通知》(国税发〔2009〕91号)。

风险点15:无偿转让回迁安置房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企业按照取得土地使用权时签订的合同或协议的规定,向土地原居民无偿转让回迁安置房,未按视同销售,存在少缴税款的风险。

【分析路径】核查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时签订的协议,查看是否有向原居民无偿转让回迁安置房,根据回迁安置协议和交房手续,结合企业已做账务处理,确认计税依据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少缴税款的情形。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若干征管规定的公告》第二条(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220号)第六条。

风险点16:收到政府部门的土地出让金返还未冲减成本少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国家对土地出让实行招拍挂方式,房地产企业在取得土地后,收到政府部门对其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给予一定比例的返还。企业收到土地出让金返还款后,计入“专项应付款”“资本公积”、“其他应付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在土地增值税清算没有冲减取得土地的成本,存在土地增值税少缴纳的风险。

【分析路径】了解当地政府是否在土地上存在招商引资给予投资企业优惠政策,将土地出让金部分退还给企业。检查企业“递延收益”“营业外收入”“专项应付款”“资本公积”“其他应付款”“长期应收款”等会计科目,是否存在由政府拨入的大额资金入账记录;检查企业的土地出让合同,核实企业的土地使用权金额与出让合同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收到返还款后应冲减未冲减土地成本,少缴纳土地增值税的情形。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的通知》(国税发〔2009〕91号)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二条。

风险点17:一次性列支应由各期分摊的土地成本少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企业取得的土地面积较大,分期开发建设销售,一次性列支应由各期分摊的土地成本(含土地附属成本)。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的通知》(国税发〔2009〕91号)。

风险点18:分期开发土地成本未按配比原则归集产品成本少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企业各期成本划分有误,会计核算内容混乱,提前列支下期项目的成本、销售房地产项目建筑面积占房地产项目可供销售建筑面积未按比例分摊计算。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的通知》(国税发〔2009〕91号)第二十二条;《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8号)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

风险点19:虚增建安工程费少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开发企业与施工企业虚构业务内容,或增加业务内容,签订虚假单项合同,取得虚开发票,加大建安工程费。

风险点20:提高材料价格或分包费用少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从有关联关系的贸易公司购进材料,向关联企业发包或分包工程,人为提高材料价格或建安费用,虚增成本,转移利润,虚增增值税进项税额或虚增允许扣除的分包金额。

风险点21:甲供材重复列支开发成本少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企业采取包工不包料方式发包工程,在开发企业提供的材料、水电和其他物资已凭发票计入开发成本的情况下,让施工企业按劳务费和材料价款的合计金额再次开具发票,并负担其多开部分的税款,重复列支开发成本。

风险点22:扣除不符合规定利息支出少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申报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利息支出采用据实扣除方式,将不属于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支出或加息、罚息进行扣除,存在多扣除利息支出的风险。

【分析路径】核查企业申报利息支出的明细,查看利息支出对应的贷款合同和银行计息单。已计入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利息支出,应调整至财务费用中计算扣除。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字〔1995〕48号)。

风险点23:土地增值税应清算未清算风险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的通知》(国税发〔2009〕91号)第九条、第十一条。

【风险描述】

1.土地使用权转让未按取得的开发产品的公允价值与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的差额来确认转让收益。

2.对取得开发产品的成本未按其公允价值确认并对与会计核算上按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确认的差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分析路径】通过实地走访和约谈了解房地产企业是否存在“以换取开发产品为目的,将土地使用权投资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未形成股权”的情况,如存在,则应进一步审阅投资合同,并对土地使用权转出当期以及分得开发产品当期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申报进行审核,核实企业是否有按照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及申报调整。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5号)第五条;《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7号)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

2.对分出的开发产品未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并计税。

【分析路径】通过实地走访和约谈了解房地产企业是否存在接受其他企业以换取开发产品为目的,将土地使用权投资于本公司未形成股权的情况,如存在,则应进一步核实企业是否按照规定对转入的土地成本按照应付开发产品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对付出开发产品是否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并计税,具体和对照合同约定审核“开发产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以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5号)第五条;《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7号)第五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后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43号)。

风险点26: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所附送的资料不符合要求或不实,少缴税款风险

【风险描述】房地产开发企业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所附送的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的凭证或资料不符合清算要求或不实。

【分析路径】结合经过工程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的工程竣工报告、经过有资质的的造价咨询机构审核的“建设工程结算审核结果通知书”(送审金额、审定金额),参照当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建安造价定额资料,结合房屋结构、用途、区位等因素,核定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四项开发成本的单位面积金额标准,并据以计算扣除。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的通知》(国税发〔2009〕91号)。

风险点27:“营改增”后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增值税清算衔接不准确风险

【风险描述】因营业税改增值税由价内税改成价外税的变化,对政策理解的偏差,造成土地增值税清算不准确的风险。如条例等规定的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涉及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在销项税额中计算抵扣的,不计入扣除项目,不允许在销项税额中计算抵扣的,可以计入扣除项目。

【分析路径】依据“土地增值税应税收入=营改增前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营改增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不含增值税收入”和“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营改增前实际缴纳的营业税、城建税、附加费+营改增后允许扣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附加费”这两个公式,分析是否存在少缴土地增值税的情形。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的通知》(国税发〔2009〕9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后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43号)。

风险点28:向关联企业销售开发的商品房价格明显偏低,少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风险描述】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的商品房销售给关联企业,可能存在少计收入转移利润,少缴土地增值税风险。

【分析路径】审查关联企业业务往来账、销售合同、房屋销售明细及房产部门房产合同备案信息,比较同期同等条件开发产品销售价格信息,对销售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的行为,是否未按规定进行申报纳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九条。

THE END
1.参考消息《参考消息》数字报进校园 2023-04-06 19:55 特朗普:“目前世界似乎变得疯癫” 2024-12-08 16:04 叙总理:不清楚巴沙尔下落 2024-12-08 15:41 沙利文:美在叙首要任务是防“伊斯兰国”卷土重来 2024-12-08 14:20 拉夫罗夫:俄愿促成土叙关系正常化 http://culture.cankaoxiaoxi.com/
2.新政实施促进不动产登记业务量大增行业动态于2024年12月1日起 执行多项促进房地产市场 平稳健康发展的 税收优惠政策 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 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住房 12月2日,房地产税收新政实施首个工作日,永川区行政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人潮涌动,登记业务量大幅增长。当天,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共受理业务336件。其中,变更登记8件,抵押权登记98件,https://www.ycfjw.cn/news/7897.html
3.房产交易税收新政实施三天我市已减免契税超600万元“没想到足足少了2万多元!”近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税窗口,刚办理完房产交易的李女士笑着说,这是她买的第二套房子,有120多平方米,原本要交2%的契税,窗口工作人员为我解读了新政策,能享受1%的契税优惠税率,一下子省了好多钱。 记者从市税务局第二分局获悉,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https://www.csjcs.com/news/show/492248c8c6ebb422.html
4.2024最新日本买房攻略(买房条件+流程+贷款+费用+税+买房网/App+2024最新日本买房攻略(买房条件+流程+贷款+费用+税+买房网/App+注意事项) 不管你生活在哪个地方,首先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居所。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日本垢面房产居住。但是买房毕竟是件大事,更何况是在异国他乡买房,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了解清楚日本当地的一个房产政策,法律规定等等。那么如何在日本买房?在日本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7784790
5.20242024-2030年中国商铺地产行业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商铺地产是商业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历了由传统零售向体验式消费、线上线下融合的转型。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实体商铺面临着客流量下降和租金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促使商业地产商重新思考商铺的功能和价值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68/ShangPuDiChanFaZhanQuShiYuCeFenXi.html
6.2024广州最新租房合同范本(汇编30篇)2024广州最新租房合同范本 篇2 出租方(甲方) 承租方(乙方) 1、房屋位置坐落于广州市( ) 2、租赁期限未经甲方同意和因未办理相关手续而产生的事故或罚款,由乙方自理,造成商铺或安全设施、消防设施损失的由出租房屋的房产税、土地使用费由甲方负担。 租赁期间,如甲方确需收回房屋自主,必须提前___个月书面通知https://m.yueduku.com/xieyi/zufanghetong/302/302613.html
7.2024出租商铺需要缴纳税款吗?出租商铺来自东方莲芯文化2024出租商铺需要缴纳税款吗? 出租商铺需要缴纳税款。 1、房产税:根据租金收入的一定比例(如12%)缴纳。 2、增值税:出租收入需要缴纳增值税,具体税率根据纳税人类型及商品和服务等因素确定,一般为https://weibo.com/7614851044/OB0R6w5sp
8.最新房产税消息2021,2021年房产税最新动态解读。最新房产税消息2021,2021年房产税最新动态解读。 标题:2021年房产税最新动态解读:2024年房产税改革前瞻 一、2021年房产税改革背景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价持续攀升,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平衡财富分配,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探索房产税改革。2021年,关于房产税的最新动态备受关注,https://h5.zzy8dj.cn/post/4576.html
9.房产税新政策消息2024年征收标准文章摘要:大部分城市是不需要缴纳房产税的,只有小部分城市需要缴纳。不过,不同的城市,要求是不同的。那么,房产税新政策消息2024年征收标准是什么? 1、从租计征。从租计征是按房产的租金收入计征,其公式为: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没有从价计征的换算问题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从生产经营之月http://www.loupan.com/bk/17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