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明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
小编认为:在如今经济大环境下行的情况下,对财税体制进行革是必然的。
一、我们先了解一下“健全的预算制度”:
这一段内容主要想表达的就是:
1、国有资产要具备“透明性”。
2、对应行业匹配相应的税收预算制度。
3、对个人所得税的的监管更加严格
这一点可以参考在2024年6月发布的“退金令”的政策,主要就是为了一个透明性。
二、“健全的税收制度”
三、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比方说,一家企业缴纳增值税一千万元,企业所得税一千万元,中央财政分走增值税五百万元,分走企业所得税六百万元,剩下的税收再由地方财政支配。
从目前各地财政的经济情况看来,通过税收来保证当地公共运行体系运行已经略显疲态,然而还要将税收分走一部分给中央财政,这让地方财政就不得不减缓城市发展的脚步,减少地方非必要的财政支出,只保证基础民用设施,转而出台一些地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以缓解地方财政“窘迫”。
然后各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就开始了“野蛮生长”而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原本该缴纳的税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少缴,漏缴,这对于中央财政来讲就是地方财政对企业管控的不严格,而地方为了缓解财政上的压力对税收优惠政策实际上是一个“不表态”,但是对中央给出的“意见”依然是学习的态度。
第二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明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2020年讲建立现代财税体制,2021年讲现代财税体制如何加快建立,2022年讲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2023年讲深化财税体制改革,2024年讲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从前几年的命题就可以看出,财税体制的改革“躯体”已经完成,改革的重点已经转向“表皮”所开展推进的工作更加的全面与细致。
二、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
2024年6月“消费税”改革已经开始推进,万亿级消费税“市场”全部归于地方财政自主支配,但是“消费税”具备的“奢侈属性”是否会对有区位优势的城市更加青睐,还犹未可知。
三、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在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主要用于交通基础建设,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公共卫生和防疫体系,以及民生服务等领域。
2024年4月(文)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增加了独立新型储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同时,引导地方加大对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5G融合应用设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普通高校学生宿舍等领域。
四、适当加强中央事权
小编认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以下文献可以作为参考: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