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动态2024年第1期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将财税体制、财税制度、财税管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反映国内外财税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与经验,促进财税理论研究交流,为财税实践提供工作借鉴,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组织全院师生编写《财税动态》,每月一期,具体包括财税热点、学术观点、国际财税等栏目。

本期导读

财税热点

1、2024年财政工作要点

2、2024年税收工作要点

3、财政部公布2023年财政收支状况

4、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

5、中央财政推动鲁豫实施新一轮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学术观点

1、传承姜维壮教授财政学术思想,推动新时代中国财政治理创新

2、中国财政可持续性分析:研究框架与综合判断

3、地方政府预算公开的市场识别与反应——来自省级政府债券定价的证据

4、数据资产的确权及课税问题研究

5、数字化提高税收遵从:来自秘鲁增值税电子发票的证据

6、对消费者服务支出的所得税抵免:一个解决增值税逃税的方法

7、高报出口退税、低报销售和“发票工厂”:增值税纳税不遵从的基本特征与程度

国际财税

1、联合国大会通过《在联合国促进包容和有效的国际税务合作》的决议

2、全球最低税将于2024年在部分国家实施

3、美国财政部和国内收入局出台支持清洁能源的财税政策指引

专家观点

1、把分税制的改革进行到底

2、财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

3、财政形势的核心症结在哪里?

中财财税

1、如何监管环境政策绩效

2、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财政基础理论创新

3、大数据技术驱动税收信用管理创新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绩效,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税收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全国税务系统要扛牢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主责,严守不收“过头税费”的底线;加强税收改革和政策研究完善,精准高效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深化“政策找人”,加力推进政策直达快享;持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推广应用,扩围上线全国统一的新电子税务局,深化拓展税收大数据应用,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效能;着力加强和改进税收监管,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积极发挥八部门常态化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工作机制作用,加强对高风险重点领域靶向整治,深入推进精准监管和以查促治。同时,严肃治理地方违规招商引资中的涉税问题,严格抓好税费政策统一规范执行,严禁税务部门和税务干部参与配合违规招商引资。牢记宗旨惠民生,坚定不移践行人民立场,增进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强党治队严要求,坚定不移营造税务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2023年财政收入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增长6.4%。就地方来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分别增长6.7%、6.9%、10.7%和12%,全国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2023年年初,财政赤字率按3%安排。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第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3年达到27.46万亿元,增长5.4%。重点领域保障有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9%,教育支出增长4.5%,科技支出增长7.9%,农林水支出增长6.5%,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7%。

论文从财政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理解、对比财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财政监督和财政预算体制的探讨、对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政策的分析四个方面对姜维壮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总结,高度赞扬了他在财政分配、财政作为经济杠杆以及财政平衡社会总需求等重大问题上的理论贡献,并再次强调了他在创立比较财政管理学、探索中国特色财政监督机制、确立我国财政学理论基础政治性、完整性与实践性三大原则等方面的创新成就。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学习并吸收姜维壮教授的财政学术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财政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论文基于地方政府预算公开改革和地方政府债券改革的制度背景,选取2015-2020年省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检验了地方预算公开对政府债券定价的影响。地方政府提升预算信息披露质量能降低政府债券发行利差。预算公开的债券定价效应受市场成熟程度影响,市场化水平高时,地方政府提升预算信息披露质量能有效降低债券发行利差。此外,提升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质量能降低政府债券发行利差,减少实际付息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研究结论识别了地方政府预算透明度提升的经济后果,检验了政府财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决策有用性,辩证探讨了市场化水平对政府预算信息披露行为发挥债券定价作用的影响。

论文通过分析秘鲁实施增值税电子发票(E-invoicing)的实践效果,为其他国家推行增值税电子发票制度提供了经验借鉴与思考。秘鲁自2014年起逐步推行电子发票,这一改革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税收合规性和降低行政成本。研究利用秘鲁税收管理机构提供的详细数据,覆盖2010至2017年间所有注册支付增值税的企业。研究发现,电子发票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销售额、购买额和增值税负债报告,平均增幅超过5%。这一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小型企业和合规率较低的行业,如建筑和商业服务。这表明电子发票通过减少逃税机会和提高税务监管效率,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合规行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可以利用更多的增值税进项抵扣抵消电子发票改革带来的额外税负,这表明单纯依靠电子发票可能不足以全面提高税收收入。此外,改革宣布后,一些企业选择退出市场,可能的原因是电子发票的合规成本带给他们过高的税负。

由于消费者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导致终端消费阶段缺乏第三方报告的增值税记录,从而滋生逃税行为。为应对这一挑战,德国政府实施了一项个人所得税抵免政策,鼓励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时索取发票,以此促进企业遵守增值税规定。

研究显示,这项政策对增值税的合规性产生了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引入税收抵免后,报告销售额以及报告销售额与投入的比率均有所上升。表明约有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税收收入增长与逃税行为的减少有关。

虽然德国的这项政策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个人所得税收入损失,但总体上这项税收抵免政策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展示了如何通过激励消费者提高增值税B2C阶段的税收合规性。这一政策不仅有助于减少逃税行为,还可能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例如促进从非正规到正规的就业转变。

该文通过研究巴基斯坦的增值税(VAT)体系,揭示了该国在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增值税的逃税现象和“发票工厂”的非法活动。

这些发现表明巴基斯坦“发票工厂”的存在不仅导致了大量税收损失,还破坏了税收体系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此外,逃税现象的普遍性也说明现有的税收征管机制在遏制逃税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2023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在联合国促进包容性和有效的国际税务合作》决议,以支持制定国际税务合作框架公约。该决议遵循《联合国宪章》所载的宗旨和原则,重申有必要及时加强国际税务合作并使其在程序和实质方面具有充分包容性和更加有效,以便各国政府能够更好地合作进行发展筹资。决议决定设立一个由成员国主导的不限成员名额的特设政府间委员会,负责起草联合国国际税务合作框架公约。决议中还强调,国际税务合作的努力应在方法和范围上具有普遍性,并考虑到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处境特殊的国家的不同需要和能力。但是由于以美、英及欧盟为代表的46个国家的反对,该决议以多数票而不是以达成共识的方式通过。因此,联合国国际税务合作推进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谈判和协调。

全球最低税(GlobalMinimumTax)是全球反税基侵蚀(GloBE)规则的核心部分,也是OECD/G20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包容性框架成员于2021年10月达成的历史性税收改革共识的主要内容之一。2024年1月9日,OECD发布了《全球最低税及跨国公司利润征税》的研究报告,预测全球最低税开征将每年全球新增的企业所得税收入达到1920亿美元。截止2024年1月,大约55个税收辖区正式宣布将实施全球最低税规则,占包容性框架成员数量(143个,含中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大部分欧盟成员国、日本和韩国等33个辖区已正式通过立法或接近完成国内立法。各国也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全球最低税的实施,发达国家主要倾向于转变现行税收优惠方式,尽可能利用好GloBE规则中适用宽松处理的税收优惠政策形式,如可退还税收抵免、加速折旧等;发展中国家则倾向于采取政府补贴或提供其他税种优惠政策的方式,来缓解现行所得税优惠政策可能受到的影响。

根据拜登政府的《消除通胀法案》,2024年1月19日,美国财政部和国内收入局发布可替代能源汽车充电(气/氢)设施享受税收抵免(30C)的指引。能源部门也同时发布帮助投资该领域的居民、企业和其他组织自行判断是否可以享受税收抵免的工具。根据现行政策,美国出台了可替代能源汽车充电(气/氢)设施抵免、清洁能源汽车抵免和先进制造业生产抵免,用于鼓励清洁能源汽车的使用、降低消费者成本和在本土建立完整的清洁能源汽车供应链。其中,可替代能源汽车充电(气/氢)设施抵免可以最高抵扣纳税人合格可替代能源汽车充电(气/氢)设施成本的30%。这项抵免可以由个人家用电车充电设施或其他充气/氢设施享受,也可以由企业申请享受。单项抵免的金额企业设施不超过10万美元,个人设施不超过1000美元。《消除通胀法案》还允许政府部门、免税机构(无所得税纳税义务)投资类似设施可以获得等额的补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提出,中央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着力点就是推动经济的恢复进程,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这里边的关键就是要落实分税制,把分税制的改革进行到底。分税制不是分税收,而是分税种。分税制强调的是它要在地方和中央之间财政收入分配的一个确定性的结果,要事前分而不是在事后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通过深化中央和地方之间财政关系改革,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寻求一个新的、持续性的动力源泉,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杨志勇认为,在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背景下,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将被放大,这会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此外,通过财政治理水平的提升,以财税力量助力科技攻关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这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杨志勇认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取向是正确的,但1994年之后政府间财政关系却出现了一定的倒退。比如1994年分税制改革所依据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在2007年变成了“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对于这一变化,杨志勇解释称,原则的改变纵然可以解决一些地方的财力困难,但相比“财力”“财权”更能强调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以“财力”取代“财权”,应该算是一次倒退。“我认为,比较合理的原则应是财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杨志勇说。

粤开证券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总体上看,财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政,是政府职能,是政府的规模,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这是探索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近年来财政形势的核心症结在于有限财力与无限支出责任的矛盾,这一定程度上源于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越发不清晰,政府的兜底责任越发增加,具体体现为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包括房地产风险财政化、金融风险财政化、社会风险财政化、超前承诺财政化等。从长远看,必须深化改革,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简政放权、精兵简政裁撤冗员、深化行政体制、社保制度改革。

1、杨龙见等在Renewable&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23.11)上发表HowdoregulatoryenvironmentalpoliciesperformAcasestudyofChina’sTop-10,000EnterprisesEnergy-SavingProgram.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杨龙见副教授等采用回归不连续性设计方法和中国税收调查数据,开创性尝试评估“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计划”带来的节能效果。研究估计,该计划平均占全国节能的5.8%。企业节能的主要方法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动态调整生产规模。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监管政策不应受到短期规模效应的阻碍。相反,需要进一步的创新来最大限度地降低节能成本。

2、肖鹏等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发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财政基础理论创新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肖鹏教授等认为,财政,以“政”领“财”,以“财”铺“政”,中国财政实践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财力支持和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基础理论呈现出“直面实践”“经验借鉴”“交叉融合”的发展逻辑,但仍存在原创性不足、解释力和预测力较弱、研究的空间范围较窄等问题,亟须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财政基础理论。

3、蔡昌等在《税务研究》2023年第12期发表《大数据技术驱动税收信用管理创新:逻辑、架构与实现路径》

THE END
1.2024年12月1日开始执行的税收新政?首页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政策文件 纳税服务 互动交流 首页>新闻动态>税务视频 2024年12月1日开始执行的税收新政?发布时间: 2024-12-05 来源: 青岛市税务局 字号:[ 大] [ 中] [ 小] 打印本页文章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网站地图 | 网站管理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 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 电话: http://info.qingdao.chinatax.gov.cn/ssxc2019/swwdy/202412/t20241205_91391.html
2.收藏学习!202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税费政策澎湃号·政务2024年已实施的税费政策小编也整理好了 赶紧收藏学习吧 ↓↓↓ 原标题:《收藏学习!202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税费政策》 阅读原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12628
3.定了!12月1日起施行!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4月26日表决通过了关税法,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制定的关税专门法律,关税法保持现行关税税制基本稳定、税负水平总体不变,完善现行制度和有关政策内容并上升为法律。关税法共7章,包括总则、税目和税率、应纳税额、税收优惠和特殊情形关税征收、征收管理、法律责任、附则。随着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388064
4.2024年税务新政策展望,12月2日政策变革及其时代影响随着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在变迁,政策也在与时俱进,我们站在时间的节点上,目光聚焦于未来的2024年12月2日,那一天,国家将实施全新的税务政策,本文将围绕这一重大事件,详细解读其背景、重要事件、影响以及在特定领域或时代中的地位。 背景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税务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不http://5g.hnsfwd.com/post/1726.html
5.根据2024年上海的税收政策,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在增值税方面有以下规根据2024年上海的税收政策,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在增值税方面有以下规定: 1. 普通住宅: 如果购买时间超过2年(含2年),则免征增值税。 如果购买时间不足2年,则需要全额征收增值税,税率为5%。 2. 非普通住宅: 如果购买时间超过2年(含2年),则以出售取得的收入减去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后的余额为https://xueqiu.com/1657896900/308747687
6.2024年全球形势呈现出七大新特征海外视窗2024年,在动荡变革的全球大趋势下,世界面临新的不稳定、不确定和难预料因素。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全球原有趋势持续演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全球治理体系离散化、世界经济“再全球化”、产业政策主流化、美国对华战略明朗化、全球经济发展低碳化、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全球生产与交换数字化、人工智能武器化以及核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hwsc/202404/t20240417_476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