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21年10月23日,官方表示要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期限五年;2022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官网上出现一则重磅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化信息共享便利不动产登记和办税的通知》,意味着税务和房管联网后,每个人名下有几套房产一目了然,这被认为是房产税开征的前奏。
不过,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关房地产税的内容并没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此前表示,2021年下半年以来,整个房地产市场都处在下行状态,在需求、价格出现一定调整的情况下,开征房地产税可能对经济会有不利影响,目前还不是房地产税推出的最好时机。
今年不扩大试点
不过,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变化,近几个月,楼市陷入低迷状态。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我国地产施工较强,但新开工、销售依然低迷。比如,施工同比1.8%、高于去年12月的-35.5%,但新开工和竣工同比分别为-12.2%和-9.8%。
《政府工作报告》也显示,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相比去年的表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删去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增加共有产权住房供给”的表述,增加了“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表述。
当前,房地产税寄托了大众很多期待,比如调节财富分配、抑制房价等。
“房地产税的征收,对大部分拥有一到两套房产的居民影响不大。”倪鹏飞表示。
社科院在2020年底发布的《住房报告》也预测,房地产税在十四五期间到来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在3年内出台的概率较小。
专家建议,未来试点开征房地产税,就可以从土地供应和流转层面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