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答案站内搜索同名解析版或带答案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高频考点
考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限时20分钟,正答率:/12。
基础
1.(2024山西一模,14)共同富裕离不开第三次分配。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需要()
①政府积极推动引导,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②企业坚持公平优先,增强社会责任感
③慈善机构严格自律,促进收入均等分配
④社会优化慈善环境,培育健康财富观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2.(2024陕西咸阳二模,14)2024年7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25年)》正式发布。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旨在()
①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提供可推广的省域范例
②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形成人人享有的再分配格局
③打造新时代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④积极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3.(2024江西新余重点高中第一次月考,17)在脱贫攻坚战中,M镇依托当地的一家著名的民营企业使72户贫困户获得了年均10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14户贫困户获得了年均1万元的工资性收入,另外还带动15户贫困户承包村里土地发展种植业,获得了年均3000元的经营性收入,实现了让贫困户有土地流转收入、就地务工收入、经营性收入的利益联结机制。下列对这些收入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土地流转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这种分配方式能缩小收入差距
②工资性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体现了对劳动价值的尊重
③经营性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土地流转收入、就地务工收入、经营性收入都属于财产性收入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4.(2024安徽蚌埠第二次质量检查,15)“十三五”期间,我国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民参保计划扎实推进,城乡医保全面并轨,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健康扶贫让近1000万农村因病致贫返贫户摆脱贫困。此举旨在()
①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尊重和保护公民健康权
②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③运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和个人利益关系
④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答案A
5.(2024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11)据统计,至少有北京、辽宁、上海、湖南、重庆、贵州、陕西等7个省份,明确调整2019年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旨在()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社会公平
②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③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④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重难
6.(2024陕西榆林二模,14)下图为2014—2024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变化情况。由此,我们可推断出()
注:2024年一季度,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43。
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较大
②我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社会公平
③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比较艰巨
④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逐步缩小,收入分配格局逐渐改善
7.(2024T8二联,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通过社会保障保障起点、过程与结果的公平,让所有社会成员均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机会,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我们党传承这一思想,强调社会保障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推导正确的是()
①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满足人民各类合理的社保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防范和化解居民的生存危机→稳定社会生活秩序
③维护各类弱势群体的利益→确保公民享有相应的权益→消除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
④规范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提升社会资源动员能力→推动慈善事业走向大众化
8.(2024辽宁,4,3分)某村实行“党支部+土地流转”模式,与多家企业签订承包合同,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村民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如今,“土地租金+工资收入+村集体分红”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