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官员倒房内幕国内财经新浪财经

当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几乎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纠结的总汇。宏观泡沫,微观资产,信贷政策,汇率争执,法律纠纷,腐败重地,公平道义,民生根本,房地产业无所不包,无所不涉。

从政府和公务员的角度来看,房地产业为之提供了两方面的收益,一方面基本合乎现行法规,各级政府从中得到巨额的税费和利益,这引得地方政府卖地和央企制造地王的狂潮。

另一方面,公务员超国民待遇的住房享受,是中国房改的一次大倒退。日前已有人大代表质疑,中央部委的年度预算“住房开支过大”。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曾撰文指出,一些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打着保障性住房的名义为公务员建住房,福利分房正卷土重来。

这些特定单位是谁?

官楼万丈平地起。惊人的房地产。惊人的中国大纠结。

京都城的秘密(上)

“这就是引发官员购房门事件的京都城。”某房屋中介公司经理小温对记者说。

3月15日,一个网帖将这个已开盘三期的京都城置于风口浪尖。这个《揭秘:东州“金赌城”购房关系户名单曝光》的帖子,以温州京都城为案例,揭露房地产开发行业的潜规则,描述了“房开如何操纵房价,怎么摆平方方面面的权力官员”等内幕,并披露了一份从开发商内部得到的购房官员名单。

温州市纪检委雷厉风行,调查一天便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网帖反映的情况与事实严重不符。发布会只有5分钟,没有设记者提问环节。温州市纪检委公布的调查结果称:“已查明其中29人未购买京都城的商品房,另3人各帮其亲友购买了一套房子,未发现价格上的优惠问题。”

这个调查结果遭到网络和舆论铺天盖地的质疑。

房子多的官员一年能挣上千万的黑钱

在温州,无论记者谈起商品房、安置房还是经适房,当地官员、开发商、中介、媒体及拆迁户,均避之三舍。

“温州这趟水很黑很黑。房地产开发公司留房一般不会留给自己,都是给关系户。官员利用自己的权力拿到,再外加价给那些富人。”几家中介的主管说。

小温等人介绍,之所以京都城涉案官员能理直气壮地对媒体表示:绝对没买过、没拥有过京都城的房子,是因为直过户操作非常隐蔽,“他们的确没买过,没有任何证据留下。给哪些官员留了房,由房地产公司老总掌握,此外只有股东是知情者。”几家当地最大房产代理销售公司的经理说。

温州市纪检委也查不出,似乎不存在问题。

温州人不炒股,炒房子胜过炒金子。只要有楼盘,不管开的什么价格,马上被买空,然后加价卖出,加价几十万元到一百多万元不等。那些提前留给官员的房子都是最优质的,温州富人又多,好房子再贵都有人抢,再高也有富人接手。

“一套177平米的房子,房价最高曾卖到500万元,每平米在28000元以上,外加30万元。一个人买得起500万元的房子,30万元就不算什么了。官员也想到了这一点。”小温说,“房子多的官员,仅此项一年能挣上千万的黑钱。”

一位代理一手房的中介老板告诉记者:直过户的房子,肯定是转手率最高、在市场上流通最快的房源,而且肯定是好户型。“我只能告诉你,官员肯定有拿房的,具体是谁,天知道,所有温州开发商都是这样操作的。”

给官员降几个点,取决他的职权有多大。“如果是局长,麻将桌上还恨不得输给他,何况降几个点?”一位土地部门官员告诉记者,即使官员与房地产开发商有手续,也是合同上写的高,实际官员付的少。如果是国土规划或税务局等要员,房地产公司恨不得白送你几套。这种情况,全国都如此,行业惯例。

这几天忽然多了几个客人,我们怀疑是记者

“京都城事件出来,直过户已经被政府禁止的,你查这个没意义了。”一个销售公司经理告诉记者。

温州每一个新楼盘的附近,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中介。购房门事件前,以卖直过户房为主;现在,则以卖“公证委托”的期房为主。

公证委托也是温州一大特色,就是产权证还没下来的期房要转手卖,只能做公证委托。温州的公证处有这功能,是当地官方认同的期房交易形式。

记者发现,中介非常警惕,有生客问,都会说现在没直过户房了。但是打过几次交道后,感觉你确实是诚心买房的,就有中介向你推直过户房。

3月份,温州出台19条楼市新政,要求新楼盘一次性网售、实名制等。但是,接受记者采访的中介都表示,这并不能使直过户、官员暗中拿房的现象消失。因为温州市早在2006年就“整顿房地产市场,禁止外加价直过户等行为”了。

有个怪现象能说明京都事件的真相:3月15日温州官员低价购房网帖上网当天,京都城楼盘的成交量达33套,占温州市售房总成交量的27%,且31套商品房均价都低于第三期开盘价28000元/平方米。但第二天,3月16日在温州市房管局官方网站的“商品房网上销售管理系统”上,京都城楼盘的成交量为零。

3月15日京都城的售价“几乎相当于开盘价的9折,这是很不正常的。”当地一家大型中介的老板说。记者多次通过关系,约见京都城老板邵武,但苦候数天,其均不答应。

记者想通过房管局的熟人查当天32套房源买主是谁,获知:房管局无备案。只有京都城老板有买主名单,但即使拿到了名单,也未必查得出什么。开发商即使知道也绝不敢告诉你,除非他不想在温州混了。

开发商绝对不敢得罪职权部门,别的不说,一个章晚盖两天,3个亿一天利息是多少?得罪一个人,一人拖你两天,赔死了。

具体办案情况和调查方法不能透露,办案人员要保密

中介如何知道房源是官员的?一家中介主管说:我们也担心,因为官员没有任何手续交给中介,如果他们背景不过硬,在房地产公司做不了直过户的话,我们也挣不到钱。跟我们做过几次交易的官员,我们对他的身份才有所了解了。

一位中介经理说,他曾见过一位官员本人,可能这个官员不是老手,买主说自己带的是现金,坚持要见官员本人。当时虽没风声,但这位官员也很警惕,暗中观察买主很久,才现身。

京都城“购房门”事件为何会露馅?一中介老板告诉记者,京都城老总把10%留给了这些职权部门,10%给了他老婆,但却没跟股东们说明。后来股东得知并不是20%都留给了官员,遂起内讧而露馅。

一位与温州市纪委接近的官员告诉记者:这事没有证据,纪委也难查出来。

记者到温州市纪检委,要求了解纪委调查京都城事件的具体情况,办公室主任龚大昕拒绝说:调查结果已经开发布会公布过了,纪委没有消息发布;至于具体情况和调查方法,不能透露。记者要求向负责此案的当事官员了解,龚主任表示:谁是办案人员,要保密。

掌握温州市优质土地资源的中心区、旧城、安居三大指挥部的一位中层领导告诉记者,房地产公司有此潜规则也不奇怪,官员们拿房子多了都会卖的,差价是很高的。温州是三类城市,房价却高达每平米五六万元,一般老百姓买得起吗?公务员们的收入,一年也就五六万,只够买一个平米。

这位中层领导说,“邵武把房子留给职权部门,是正常的事;不给,他操作项目也不方便。我认识的官员里,也有以前从他手里拿过房的。温州这些老板,一个项目下来,就有好几个亿拿到手了。跟官员关系好,就能拿到项目。”

另一位官员说,温州官员不用贪污,你贪污干吗,炒两套房不就有了。

炒房不算贪污,利用职权操作直过户房不算违法违纪,算什么?

温州市政协一位委员说,政协曾做过8个违规开盘的楼盘的调研报告。其中,财政局下属房产公司开发的金色尚品,本来就是给内部人盖的,地段好,非常豪华,没有公开销售,都分给职权部门了。同仁、府东、中央公馆等楼盘,虽然公开销售,但没有关系就难拿到。现在里面住着的人,可不一定是官员了,早倒了好几遭手了。

记者从政府部门官员处得知,发帖人已被查出,并被处理。发帖人是政府机关的人,具体细节没得到透露。

土地收入上交40%,地方政府只有把地炒高

作为三线城市,温州房价之高,涨势之迅猛,令京、沪汗颜。

温州几位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老板对记者总结,温州房价疯涨,首先是地价推房价,房价又推地价。温州每次投标,投出的楼面价,往往与周边房子价格相当,甚至高于房价。这样一轮一轮下来,房价涨成了天文数字。

2008年投出的庄头地块,楼面价是每平米1.5万/元,周围环境不错,当时人们觉得“这么高啊”。不到半年,附近一个27亩的小地块,周围什么也没有,也开出1.5万/平米,马上人们就觉得,庄头真便宜啊。不到几个月,2009年大南门附近有个长运地块,楼面价2万元。2010年2月,鹿城区乡山街道巨一村,横渎村三产安置地块,投标楼面价26388元。这样一轮轮上去,无穷尽矣。

温州市发改委副研究员姜洪新对记者算了笔账:长运地块,加上建设成本和税费,再加上建设周期和利息,成本已达每平米3.5万元,因此开盘价至少要4.5万元以上。

“原来土地收入的20%上交中央,现在上交40%,地方政府怎么办,只有把地炒高,这样你多我也多。”税务局官员说。

另外,温州地少人多钱多,这也推高房价。温州楼盘间距多窄小,当地人戏称:从这家窗户,可以跳到对面楼的窗户。

从民间来说,温州炒房之火热,跟发达的民间借贷的支持离不开。温州商业银行坏账率低。温州人的房产证是从不会拿在手里的,都押在银行。温州人炒房成功地利用了银行的杠杆作用。

温州新楼盘开盘,只有两种需求:投资与投机,真正的刚性需求,全在二手市场解决。

一位销售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从2009年4月到现在,温州楼市一直处于一个亢奋状态,只要有楼盘开出来,不管开什么价格,开盘第二天,你看媒体分类信息,全是这个新楼盘,外加几十万到一百多万元。真正自住的,没有来买新房的。

温州房地产市场独有特色还有,开盘价不公开。温州的商品房,很多是在交了诚意金,摇了号之后才知道开盘价。这也要看开发商的营销模式,有的是在摇号前差不多知道个大概的价格,签合同时才知道具体价格。

一位税务局官员告诉记者:温州房地产商定价,定的是未来的房价,现在如果每平米2万元,他就定2.5万元,把未来半年透支的房价加上。他透露,温州市房管局统计的,并不是真正的房价水平。当地人为了避税,往往签一公一私两个合同,交易本来是2.8万元,可能写成1.2万元。官方采集数字,采用的是公开的那份协议,这就往往不是真实的交易价格。

安置房的秘密(中)

在温州期间,当地论坛一份网帖进入记者视线。不同于去年安置门事件,这个名单上占了“多余”安置房的,都是旧城指挥部的人,帖子详细列出了每一位的身份、职位、房子面积、房号等。

2009年,因“没按规定上报审批价格”,“滥用职权,违规销售部分剩余安置房”,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副指挥(正县级)吴权书等三人被判刑,缓期执行。

这份帖子中提到的被占房源,真是“多余的”吗?如果这个名单属实,旧城指挥部可就不仅仅是因“未上报”违规销售了。记者经过大量调查,发现了更严重的问题。

很多人老了去世了,他们的房子却还不曾看到

温州市信河街周宅祠巷,是8年多前王师傅等人的家。2002年,温州市进行信河街5、6、7等地块进行改造,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旧城改造指挥部及其两家下属单位,温州市联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联合公司”)、万家利房屋拆迁事务所与王师傅等人签署了“住宅房层拆迁产权调换补充协议”,并由温州市公证处进行了公证。

协议主要内容有:原拆原回,原地块安置;在2004年6月17日前将安置用房交付给乙方;安置房超出原被拆迁房面积的,以4680元/平方米购买;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变。

王师傅等人预交了近30万元的第一期购房款,补偿款留在了旧城指挥部。

然而,8年过去了,王师傅等37户原住户,在建好的广信大厦,却找不到自己的家。

“协议那些条款都是他们定的,我们只是签了字,在当时,4680元/平方米在商品房里算高价了,但我们觉得应该相信政府。”王师傅说。

2006年王师傅无数次去找旧城指挥部,总是听说“下周就安置了”。到了下半年,他们被告知:“你们的房子这里没有了,这里的房源没有了,没做设计。”而且价格也水涨船高。2009年6月出台了新的安置方案,让王师傅他们外迁到郊区的方正地块,距离原广信大厦有5公里,周围无配套设施,交通不便。并且,超出面积按每平米19500元计算。当时这个地段的商品房,也不超2万元一平米。

安置房不卖给安置户,官员有官员的说法。旧城折迁处长高建新说:“广信有房源,但户型不配套,套很大。”旧城安置处长李衍却说:“广信没有房源了,高不了解情况。”

“广信大厦的大户型,如按市场价给拆迁户,拆迁户不接受;如低价给,谁敢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吴权书就是按过去的评估价卖掉安置房,他被判刑就是因为这个。我们汇报到市里,市里也不敢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指挥部人员告诉记者。

但拆迁户说:“我们经过公证的合同有效吗?但是他们不跟我们谈合同,不谈法律,只谈政策,就是要求按17000元或19500元每平方卖给我们,说是温州发改委定的。”

拆迁户们曾到联合公司问过经理,得到的回答是:“你们的房子我们当时都设计在内了,我们是按被拆迁户户数设计的,还多出20%做为自留房源。”

8年多来,王师傅他们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四处租房生活,温州的租金很贵,50平米房月租为1800元,而政府提供的过渡费,原有住房55平米以下的都在1000元以内。“我母亲80多岁了,人家都不愿意租了,怕老人死在里面。”

与王师傅这37户同样未安置的,不在少数。6号地块中,原居住面积60多平米的拆迁户,本来合同规定应该2004年8月交付安置房,通知他们去选号,去了800多人,只给了40多套房安置,告诉不够安置了,而且都是较次的户型,只给安排80多平米的,大户型不给。余下的人只好又签了份新合同,安置到7号地块,规定2009年年底前交付,但到现在也没交付。“我们去年12月份去问过,窗户没安,因为拖欠工程款,工程停了。”

据记者了解,当地群众未被安置的,有长达10年、12年,甚至还有16年的。那些拆出的地块,无不是从居民小楼盖成高层大厦,这些安置房究竟安置了谁?岁月无情,很多人老了,很多人去世了,他们的房子,还不曾看到。

走在广信小区,里面随处可见宝马、奔驰、保时捷、法拉利、凌志等豪华车,他们都是拆迁户吗?有没有类似去年安置门事件的官员?

官员的安置房分到了卖掉,又分到又卖掉了

拆迁户们的安置房哪儿去了,拆迁户们给了记者一份从旧城指挥部内部流出来的资料。

吴权书,旧城指挥部原副指挥,得月花园,179.33平米;留红光,旧城指挥部副指挥,荷花大厦,253.15平米;谷宪辉,吴桥大厦,204.99米……

记者从邻居和物业处,证实这三人都居住于此。

名单上共有拆迁事务所和旧城指挥部人员40多人,分到了本该属于拆迁户的房子,且均是大户型。记者暗访中,一位旧城工作人员并不讳言说,这张名单是真的,他自己也在其上,确实拿了房子,“我们都补交差价了,我们买的是多余的房源,原价每平米8000元,补3000元差价。”

有法院干部透露,大高桥地段一套175平米安置房,被一位市领导以3万元总价所得。

“旧城指挥部把顶层都拿出来卖了。有些领导利用职权,自己留几套好的。”指挥部一位中层告诉记者。莲花大厦一位安置户说,给他们的房子“10楼以上的好楼层都没了!”

“官员们可不单单是这样一套,他们分到了卖掉,又分到了又卖掉。”那些真正补交了差价的,却是从官员们手中高价买了安置房的老百姓。

得月花园的蔡先生就是从温州某县级政府官员手里购得了安置房。2006年5月,蔡先生付款时,对方要求他将200万元分开,169万元(每平方米8337.5元)付给联合公司,另一笔31万元汇到房主丈夫的户头。

同在得月花园的黎先生,是从联合公司一位财务人员处买到房子的,他被告知,“赚的这些差价不是自己独吞的,要与3个人分。”

一般的分成比例是:买卖房的差价官员得六成,官员的亲戚朋友得两成,真正出钱操作者得两成。

一位在拆迁办有亲属的中介老板透露给记者,安置房也有直过户。

有官员到拆迁办,把名字改过来,原始资料全改了,到时候房子分下来,房子就是他的了。

其实,这不能叫直过户,因为不只是改名,而是明目张胆地违法,把拆协议书内容全变了。直过户,只是个模糊名词。

这位中介说,我一直做一手的安置房,经常到拆迁办找房号,官员们有时拿到房,先转到亲戚朋友名下,让他们住几年再卖出去,很正常,官员自己是不出面的。

温州官场有名的贪官,多出自三大指挥部

温州市市区的土地和房源,大都掌握在三大指挥部手里,即旧城改建指挥部、中心区改建指挥部、安居工程指挥部。

指挥部是市政府派出机构,本是个临时机构,但权力极大。它们是政府机关,是官;但指挥部下面有一系列直属企业,有房地产开发公司、拆迁事务所、物业公司、建材公司、电梯公司等等,负责政策制定、规划、拆迁安置、开发建设、土地出让、房源分配及出售等,亦政亦企,权力无边。

比如旧城改建指挥部,工商档案材料显示,联合公司是它的下属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是旧城副总指挥留红光,50%国有控股(旧城指挥部),50%由旧城建材、旧城房开、旧城实业投资。从拆迁到分配都在旧城指挥部职权范围里。

“指挥部是官民不分,常务副总指挥是很大的官。很早就有人大代表建议旧城改造市场化,但政府非要自己做,掌握这样的资源,又缺乏监督,怎么会不产生腐败?各大指挥部员工就超过千人,要吃财政饭。你以为三大指挥部挣钱吗?不,每年都在赔钱。”一家代理销售公司总经理说。

温州官场全国有名的贪官,多出自旧城指挥部。出逃美国的杨秀珠,是原旧城指挥部指挥长,温州市副市长、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滞留法国不归的杨湘红担任鹿城区区委书记期间,最大的动作就是旧城改造,杨的老婆游捷,在旧城指挥部工作涉嫌受贿被捕;杨湘洪的出逃,是因他的好友、温州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原工程处处长周和进被抓而引发的;去年安置门事件的主角就是旧城指挥部原副指挥吴权书,等等。

“旧城指挥部成立20年来,除第一任主持工作的副指挥没出事安然退休外(正指挥由副市长兼任),后几任主持工作的都出事了,吴长柳、高金熙、张作良,等等。”旧城指挥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记者说。

“旧城指挥部有点职务的人,都能搞到安置房,就连门卫,都有领导拿了房,暂时放到他名下。”那位有亲属在旧城拆迁办的中介老板说。

指挥部的资金从哪里来?

据温州市几家销售公司的老板介绍,2009年温州总的房屋供应量只有50多万平米,但实际上市场上供应量超过200万平米,其他150万平方米就是政府开发的经适房和安置房以及一部分商品房。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都在郊区,基本是炒家在买,刚性需求大部分在市区,而市区的土地和房源,掌握在三大指挥部手里。

温州市有大大小小30多个指挥部,光鹿城区就有好几个,市政府把项目交给区里,区里就成立几个指挥部,一般由建设局的人马组成。虽说指挥部是临时性机构,但它们可以存活多年,有个三桥指挥部是为修桥而设,桥早就修好了,但指挥部现在还活着,干的活就是桥上灯坏了修灯之类的。三桥指挥部还是个正科级单位。

旧城指挥部所属联合公司的内部报刊有这样一则报道:“联合公司全年计划产值为4个亿,实际完成产值4.68亿元,比计划超额17%;计划利润为620万元,实现利润710万元,比计划超额14.5%。上缴利税3652万元,在全市房地产企业中各项经济指标均名列前茅。”

出逃官员杨秀珠,在担任旧城指挥部指挥长和金温铁路温州段副指挥长期间,就是用出让土地、自我平衡这种模式。原瓯海区长谢再兴也被查出土地问题。无数官员因土地问题落马,温州市却始终不肯改变这种垄断土地资源、自我平衡的模式。在民间资本和商业如此发达的地方,温州市却坚持此做法,为什么?

在联合公司董事长办公室,记者发现,被判刑的吴权书还在这个职位上。拆迁户们说,吴权书是当时签合同的,要求他解决安置问题。

“其实去年安置门事件,那些事情也不是旧城指挥部定得了的,有些事情讲不清楚,领导该升的升了,下海的下海了。有的领导不懂业务,就知道出业绩,最突出的就是建设了。有的事情不是他吴权书搞的,是他前任搞的,他也不好讲。”指挥部一位中层说,“吴权书其实没那么大的权力。”

经适房的秘密(下)

记者调查新田园安置时发现,温州的经济适用房也多被公务员们占有并倒卖。

调查发现,作为官方文件的《温州市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是作不得数的,因为温州的公务员和老百姓有两套不同的标准,这两套标准都不同于这套官方公布的标准。

公务员多有一套甚至数套住房,且多是豪宅;而老百姓要想获得经适房,条件比文件规定的苛刻许多,以至于由于符合条件的人太少,经适房分过两次都分不下去。

经适房分给公务员是很“公平地分的”,严格按条件一级级套

“温州的经济适用房根本不是经济适用房,基本上是分给公务员的福利房。”温州市税务局某官员说。

“温州的经适房绝对不是经适房,可以说豪宅,官宅,动不动200多平米,里面住的净是开宝马奔驰的。据我所知,没有一个老百姓分到经适房。”一家中介老板说。

记者首先调查的是新田园住宅区,也叫杨府山住宅区,共占地5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其中六组团6栋到13栋是经济适用房。“面积为100平米、112平米、135平米、138平米、149平米和155平米,按级别和工龄分给公务员们。”

开发新田园的温州市中心区指挥部一位中层领导告诉记者:“新田园,市政府下面部委办局都有分的。指挥部没权销售,是房改办分的,都是给机关分的,没有给老百姓的。”

这位中层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他说:新田园分给公务员们,价格跟当时市场价差不多,价格也要发改委批。

真的是市场价吗?两家位于新田园门口的中介公司经理告诉记者说,按房源优劣,2006年分给公务员们是4000-5000元每平米,差点的3000多元;当时的市场价为7000元左右,2007年涨到10000多元。

中心区指挥部拆迁安置处郑主任证实了这个价格,他说,新田园经适房价格有不同的标准,我记得当初有4000多元每平米。

税务局和房管局官员告诉记者,温州市把经适房作为福利房分给公务员,做得非常隐蔽,“并不是一个单位分到一起,而是很多单位混着抓阄。”

有公务员告诉记者,经适房分给公务员们也是很“公平地分的”:严格按级别、工龄等等分级,是一级级套的,还要公示。比方说,你享受70平方,70平方内按3000元算,超出来的有几个档次,但肯定比市场价要便宜。

记者调查发现,南瓯锦园房型为103平米-290平米;名园房型为99平米-230平米。这两处小区都在市中心区,当时给公务员,享受面积内是每平米3750多元,超面积部分是每平米7600元。

在安居工程指挥部的官网上,显示这个指挥部成立于1994年,至今已建成经济适用房小区有南浦住宅区、黄龙住宅区和黄龙康园小区,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解决了12000多户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为中低收入阶层解决住房问题,对社会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但经记者调查,这三个小区的房子多是分给公务员的。

3口之家年均收入1.5万元以下,才能申请经适房

多位被记者问到的、在当地做了七八年的中介都说:经适房没给老百姓分过。

温州市官方文件对经适房的建设标准是:2008年9月前,90平方米以下面积占70%;2008年9月的新标准规定了三种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高层、小高层的套型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10平方米左右,也就是70平方米,家庭成员4人及4人以上的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

具备什么条件才有资格购买?官方文件显示:低收入家庭,现住房面积低于人均建筑面积12平方米。还要符合下列条件:申请家庭现住房建筑面积应当包括下列住房建筑面积:私有住房,公有住房,集资联建房,解困房,安居房,经济适用住房,批地建房,按政府优惠政策购买的住房,承租的公有住房,等。

去年温州市史上唯一一次分经适房给老百姓,全市1000套,两次才分下去有900多套,因为够条件的人不多。

老百姓申请都是由居委会报上去的。张府基居委会主任和甜井巷居委会的人介绍说:户口本一定是3人以上,年龄45岁以上,3个人名下都没有房子,也不能有车,超生也不行。两个人的家庭除非是特殊情况,比方离婚带孩子的。条件够了可以申请,能分50到70平米经适房。符合条件的太少,因此搞了第二次。申请非常严格,几乎要把你全家的档案全调过来。

五马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说:条件是3人以上,年均收入1.5万元以下,经适房有60平米、70平米和80平米。

禁止买卖经适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温州,大部分中介都在大卖特卖经适房。

虽然温州市在2008年9月出台了103号文件,规定经济适用住房自签订买卖合同之日(注意:是签订合同之日,不是产权证下来之日)起未满5年的,不得直接上市交易。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温州的经适房政策已经被改良了,即使103号文件出台之后,公务员们仍有办法。”

温州市南瓯嘉园是欧海房管局开发的,是分给瓯海区各单位科级以上公职人员的经适房,其中20%是分给瓯海房管局与房改办的。购房合同大多是2009年7月20日前后签的,但是却交易了不少,这是怎么回事?

南瓯嘉园的经适房面积从112平米到147平米,在规定的93平米之内的价格为,不带电梯的每平米4200元,带电梯的4600元,超面积的是8160多元。而2007年温州房价已达到2万元一平米。

有权的人,没有干不成的事。这是一个惊人的例子:一位市政府官员买锦园的商品房,2005年他交了款,后来2007年市政府要给公务员分经适房,他就把这套房名额转到自己名下,把这套商品房改为经适房。安居工程指挥部按每平米3000多元退给他,他的房是170多平米,总共退给他50多万元。

“也有些胆子大的,私下先写卖契,等5年后再过户。”一位中介经理说。

京都城(非直过户房源)

投资案例解析

京都城的地价为每平米8200元(包含契税),一期开盘均价在23000元/平方米左右(2009年8月);剔除建设成本和税费等,每平米利润在10000元左右。目前京都城的市场价格在35000元/平方米左右,炒客的利润为每平米10000元左右。

如果以房屋面积150平米计算的话,首付三成将达到103万元,按揭242万元(等额本息还款),贷款30年,则还款总额491.38万元,月均还款13649.53元。

目前(9个月)出手:

客户投资额年利以9.6%计算(首付款的支出成本),首付款103万元所支付的利息成本是74000元;交易环节客户还需支付营业税5.6%(294000元)、个税1%(52500元)、契税3%(103500元)、土地增值税0.5%(26250元)、银行利率按5.44%(122845.77元),共计599095.77元。在交易过程中,营业税、个税、土地增值税都被转嫁到买方,炒客净利润112.69万-149.97万元。

过3年(45个月)后出手:

温州房地产界资深人士预测,3年后至少将升45%,我们姑且保守计算。

1.如果近3年物业没有升值

客户投资额年利9.6%计算(首付款支出),首付款103万元,所支付的利息成本是370800元。交易环节客户还需支付营业税5.6%(294000元)、个税1%(52500元)、契税3%(103500元)、土地增值税0.5%(26250元)、银行利率按5.44%(614228.85元),共计1090478.85元。营业税、个税、土地增值税都被转嫁到买方,炒客净利润33.87万-71.15万元。

2.如果近3年物业年升值10%,物业价格达到46585元/平方米

客户投资额年利9.6%计算(首付款支出),首付款103万元,所支付的利息成本是370800元。交易环节客户还需支付营业税5.6%(391314元)、个税1%(69877.5元)、契税3%(103500元)、土地增值税0.5%(34938.75元)、银行利率按5.44%(614228.85元),共计1213859.1元。营业税、个税、土地增值税都被转嫁到买方,炒客净利润195.31万-244.92万元。

来宾公务员小区调查

滨江园小区的容积率极低,仅0.64左右,整个小区看起来非常疏朗,别墅和低层住宅掩映在茵茵绿草中,环境十分优美。

王芳洁/文

香艳了全国的“局长日记”曝光,令广西来宾走入人们的视线。

在这个年轻的城市里,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2002年12月28日,原辖于柳州地区的6个县合并成立来宾市,很多柳州官员来到小城当官。为了留住人才,市政府特划出约657亩土地建设滨江园小区,用美丽的小区、独栋、联排别墅等,挽留住外来人才的心。

近日,《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远赴来宾,见证到了戒备森严、风景优美的滨江园小区,并发现新的公务员楼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美丽的故事,静谧的小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滨江园小区规模非常大,涵盖了滨江北路的两侧,路的一侧为滨江园A区,为约40栋独栋别墅,另一侧是混合居住区,大部分为联排别墅,小部分为多层套房。

来宾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人士告诉记者,A区的40栋大独栋主要给厅局级干部,另一侧的居住区则提供给其他公务员。

据2005年由来宾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的“滨江园小区物业管理招标公告”,滨江园小区是来宾市定向公务员开发的大型住宅小区,整个滨江园小区占地面积43.85万平方米(约657亩),总建筑面积为28.07万平米。其中住宅26.07万平米,室内车库12200平米,会所6558平米,幼儿园1208平米,建筑群楼为180栋,总住户为1477户。

从上述公告的发布单位和内容不难看出,滨江园小区是一个由政府机关一手包办起来的公务员小区。

与滨江园规模之大相对应,来宾市的总面积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第七位,总人口为第10位,2008年来宾市GDP增速为全区14个市中的第12名,GDP总量为第11名。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建市年头短,建立在原来宾县基础上的来宾市城市面貌不算好,老城区看起来有些破败,红绿灯很少,横冲直撞的摩的是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但新建城区的城北区则是另一番面貌,规模宏伟的人民政府大楼就建设在此,各主要机关单位也已经在城北新区建楼,并陆续搬迁至此。

这里将是来宾市的新市中心,而滨江园将是繁华市中心中的一片静谧之地。

聪明的设计,暗补的滨江园

从滨江园物业管理招标公告中的数字不难算出,整个滨江园小区的容积率极低,仅0.64左右,整个小区看起来非常疏朗,别墅和低层住宅掩映在茵茵绿草中,环境十分优美。

记者了解到,在解决外来干部的居住问题时,来宾市向公务员低价出售滨江园住宅。

滨江园的低价是来宾市公开的秘密,有市民向记者反映,2003年政府提供给公务员的售价,仅为680元-850元/平方米,即多层套房680元/平米,别墅850元/平米。

这个价格也得到了参与滨江园建设的来宾市城投公司确认。彼时,来宾市的平均房价在1000元/平米左右,且仅为普通住宅。

为了留住人才,来宾市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例如,尽管滨江园的房子属性是商品房,但在出售时约定,5年内不能上市交易。不过记者了解到,在二级市场上,滨江园的房子早已经炒到2800元/平米左右。记者调查发现,有些滨江园住宅在几年之间已经倒了好几手,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签订协议,约定过户日期的方式规避政策限制。

那么,来宾市是如何实现公务员房与普通商品房之间的巨大价差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来宾市政府并没有采取直接补贴的办法,因为滨江园小区属于公务员集资建房,如果财政直接补贴,则师出无名又容易遭人诟病。

据了解,滨江园小区的建设用地当初由来宾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来宾房开”)摘牌取得,来宾房开的大股东为来宾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来宾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小股东为一民营企业。彼时,来宾房开的摘牌价为36万元/亩。

如果按照36万元/亩的地价,结合0.64的容积率,以及680-850元/平米的售价,来宾房开铁定大亏特亏,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滨江园的费用正在进行最后结算,来宾房开可能不赚不赔。那么,来宾房开是怎么做到的呢?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建设滨江园之初,来宾市政府与来宾房开便进行了分工,来宾房开负责主体建筑的投资,而市政府则负责基础设施,即道路、绿化等的投资。

这意味着,来宾房开当初摘牌的是每个单体建筑的建设用地,而单体建筑周边的道路、绿化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并未出让,而由政府负责投资,来宾房开负责代建。公务员集资款的只是用于建设房屋本身,而其他的配套建设费用由政府投入。

据了解,在集资建设方面,滨江园小区的投资为两个多亿,基本由公务员集资;而周边的道路、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则花了政府1个多亿。

另据了解,由于实在看不到滨江园的利润,来宾房开的私人股东后来转而建设了小区周边的商铺,每年上缴利润,而公司的国有股股东则负责了小区里面的公务员住房,只求平本。

未来的新楼,叫卖的购房指标

就在记者在来宾调查期间,安静的滨江园突然热闹起来,小区中间的会所、球场等公共设施被拆除,并用灰墙围挡起来。来宾人都知道,这里将起8栋超高楼,这便是近期市民热议的滨江园小区改造工程了。

不同立场的人对于滨江园小区改造工程的言论也截然不同。官方立场是,改造滨江园,也是考虑到以前的小区容积率太低,是对土地的极大浪费,从长远眼光来看,建设超高层住宅可以节约用地。而已经住在滨江园小区里的居民则民怨沸腾,大家都认为新楼起来后,整个小区的密度将大大加大,环境大受影响,“现在随便路边就能停车,到时候车都没地方停了。”

据公开资料,滨江园改造工程计划建设8栋住宅楼,其中34层住宅楼4栋,47层住宅楼4栋。负责滨江园改造工程的来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安公司”)人士对记者介绍,来宾市政府对该项目的容积率的批复为11,地上可售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米。

在各种立场当中,最拍手称快的是部分来宾市公务员,因为这8栋住宅楼又有一部分会定向销售给他们:一为市党政群团公务员,二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三为享受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当然,有资格申请新住房的人员必须是没有享受过集资建房优惠政策。

来安公司人士介绍,符合上述三种条件的人员共有1200-1300户,因此来安公司计划提供1400户住房。

新住宅的售价仍然很低。上述人士介绍,定向销售的均价为1700元/平米。据来宾市一公务员的介绍,滨江园新楼的定向销售价格以1540元/平米起底,每上一层加10元/平米,具体楼层由抽签决定。除了5年内不得买卖的老规定外,新楼的产权性质仍然是普通商品房。

值得注意的是,滨江园新楼的定向销售对象,是没有享受过优惠政策的公务员,而非没有房的公务员,实际上很多符合条件的公务员早已有自己的住房。因此,在定向销售的抽签还没举行时,已经有公务员在市场上叫卖购房指标,有些则是通过中介公司。记者从来宾一中介公司的售房目录中看到,这样一个指标的叫价大概是4.5万-5万元/套。

赔钱的公务员公寓,赚钱的商铺

均价1700元/平米是什么概念?

来宾市市委书记张秀隆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介绍,目前来宾市的房地产均价已经达到了2700-2800元/平米。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1700元/平米的均价,甚至连新楼的建安成本都不够。据上述来安公司人士介绍,8栋新楼中,4栋34层高楼的平均建安成本为1500元/平米,4栋47层楼的平均建安成本是2200元/平米,总体来说,该项目的平均建安成本为1900元/平米。而改造工程的总投资额为5.9亿元,则地上可售建筑的平均投资成本为2185元/平米,与公务员的获得成本悬殊更大。

老滨江园建设之初,集资建房尚可通行,政府亦不敢明补公务员小区。而在集资建房叫停之后,政府更不敢补贴,来宾公务员又如何获得了低价购房的空间?

来安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这次定向销售完全是企业行为,因此企业想多少钱卖,卖给谁都行。来宾市政府部门也表示,这是来宾房开自己的事情。

确实,从来安公司在改造工程中的操作手法来看,确实是一次符合规定的市场行为。上述人士介绍,滨江园改造工程建设用地也是通过招拍挂获得,摘牌价格为56万元/亩,总价为2072万元,按照总建筑面积计算,该土地的楼面地价仅为80元/平米。

记者了解到,目前来宾城北新区的地价早已涨到80万-100万元/亩,且容积率一般到不了11。

即便是地价再低,就定向销售公务员的住宅一块来说,来安公司仍然是亏钱的,但是上述公司人士却表示,公司虽然指望不上这个项目赚钱,但至少应该不会亏本。

利润就出在另一半上。记者了解到,除了约12万平米住宅定向销售给公务员外,改造工程的另外约15万平米住宅及商业实行公开销售,约13余万平米住宅的销售均价初步拟定为2600元/平米,另有约1万-2万平米的商铺售价预期在5000元/平米左右。

按照上述计划,则全部销售完毕后,来安公司可在滨江园改造工程上保本,“保障员工开得出工资即可”。另外,2600元/平米还是公司的保守预期,项目在两年后的售价有可能还会达到3000-4000元/平米,到时候就可以赚钱了。

“不过在持续开发中,公司也承担着风险,主要是通胀风险。”上述人士表示,记者还了解到,在来宾市政府与城投公司等公司举行的联席办公会议上,来安公司还申请政府进行更大程度的支持,即由于改造工程投入很大,希望政府可以将2072万元的土地款以财政回拨的形式返还给公司,待项目建设完成后归还政府。不过上述来安公司人士估计,政府不会通过这个申请。

虽然没有得到财政回拨,但毕竟滨江园改造工程惠及了很多政府公务员,因此上述人士介绍,项目在城市配套费等行政费用方面,可以实行缓缴。

那么,来安公司为什么要不赚钱地来承接这个项目?绞尽脑汁地施展资金平衡术,来为公务员提供低价住房?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来安公司,即来宾安置房开发公司,主要负责来宾的安置房项目。上述来安公司人士也确认,安置房小区建设是来安公司的主要使命。除滨江园改造工程外,来安公司还为来宾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建设了来宾三个安置房小区,即安置小区的一、二、三区。

“我们也是想通过滨江园改造工程打响品牌,让政府将更多的安置小区和经济适用房小区都给我们做。”上述人士表示。

“因为是市场行为,我想低价卖给谁就卖给谁”,因此低价卖房子给公务员,从而获得政府分配安置小区、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的机会,这原本就是一种曲折的权力交换逻辑。更何况,建设安置小区、经济适用房小区原本就利润薄,是否需要如此大费周章的“讨好”?还是国有独资的来安公司,在成立之初便与政府有了默契,勇挑了为公务员提供低价住宅的重担?

另外,还有一个疑问是,对于来宾这样一个人不算多、经济不发达的城市来说,是否需要建设像滨江园改造工程那样34-47层高的超高层?要知道,超高层住宅的建安成本远高于普通高层或多层,在这样一个建安成本与土地价格倒挂的城市里,一味的追求楼高,会很大比例地推高成本。

显然,在集约用地的长远眼光下,当下成本的推高已经被忽略。何况,来宾市政府已经规划出了一个现代化繁华都市的蓝图,即从高速出口出来,人们将先看到20-30层高的裕达花园,车行不久,则将看到红水河东岸两栋50层高的超高层建筑,而在河西岸则是滨江园的8栋34-47层高的建筑,如此层层叠落,极大地展现了城市美感。

就滨江园及其改造工程,来宾市住建委的多个部门都表示不了解情况,而来宾市政府的其他部门也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在来宾采访期间,记者还发现,屡次获得低价住房资源的来宾市公务员在当地绝非低收入人群,在这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里,普通上班族的工资也就1000多元/月,而公务员工资一般高于这个水平。

在原来宾市烟草专卖局局长韩峰那本著名的“局长日记”中,便记录了其2007年在来宾任局长时的收入,年收入高达20万元。

在记者离开来宾的最后一天,从规模宏大的市政府大楼中走出来,来宾市的出租车正聚集在市政府大楼前进行罢工,原因是活难做,钱难挣。

THE END
1.针对问题把房子过户给孩子哪些方式最能省钱,我想进一步了解选择哪种方把房子过户给孩子哪些方式最能省钱 房产过户05/29/2018 17:43:00更新 子女逐渐长大,很多父母开始有了将自己名下财产转给子女的想法。但是财产过户的方式有多种,哪种方式最能省钱呢我们给大家逐渐分析一下“继承”、“赠与”和“买卖”,3种过户方式所要缴纳的税费。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595507.aspx
2.房子过户给子女,最好选择这一种方式,可以省下不少钱女子抢走别人老公如今患癌,想将孩子托付给原配,原配:欺人太甚 青山体育说 852跟贴 打开APP 老婆和前男友没有边界感最终导致离婚收场 淡淡滴生活 316跟贴 从乞讨到卖惨的终于混不下去了 江丰手机摄影 1807跟贴 1969年我国面临核危机,毛主席提出一项计策,让苏联不敢轻举妄动 小蜜蜂解史 3跟贴 身价上亿的董事https://m.163.com/v/video/VOHP9K8RA.html
3.房屋怎么过户给子女,如何将房产过户给孩子二、怎么做能将房子过户给子女 在买卖、赠与、继承三种过户方法之中,继承是最经济快捷的途径,因为我国还没有开征遗产税,办理继承过户只需缴纳公证费,其他税费全免。由于继承的方式在父母一方去世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所以很多父母都暂时不考虑这种途径。当然,也有父母考虑得很远,打算写下遗嘱把房产留给孩子。 房屋怎https://mip.64365.com/zs/718924.aspx
4.怎么把房子过户给孩子最合适4、增值税:个人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2年以上(含2年)的免征增值税风险:如果孩子已婚,房屋会变成夫妻共同财产。好处:房屋考虑以后出售,买卖的方式需要缴纳的费用是最低的。把房子赠与孩子费用:1、契税:房屋估价的4%2、印花税:赠与方和受赠方须各缴纳0.05%3、公证费:房屋估价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5972873025387046&wfr=spider&for=pc
5.住宅的一般知识单元门厅住宅,就是供人们居住并具备可供人们生活起居的功能和设施的房子。住宅是人工建造而不是自然形成的。 住宅小区 一般称“居住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https://blog.csdn.net/naxin/article/details/254389
6.房子过户怎样最省钱?什么狗最省钱?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https://www.9crx.com/question/63899.html
7.GitHubJungleWooster/kkndme还有保障房问题,这个也是我们感受最深的:保障房=公务员及垄断企业住房;解决住房问题变成了如何让领导干部住更多更大的房子,如何让体制内员工拥有足够舒适住房的问题。 体制外的群众,那是别想得到一点好处的。谁让你是被统治阶级呢。 公租房的推出,也要解决两个问题: 1、体制内的最下层(最下层也是统治阶级,也就是https://github.com/JungleWooster/kkndme_tianya
8.舅舅让我妈把300万的房子过户给他儿子,我妈不同意,我却看到了她的我的妈妈,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女人,她靠着自己多年的努力打拼,买下了一套价值300万的房子。 那是我们的家,每一块砖、每一寸地都承载着我们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舅舅的出现,却让这一切陷入了混乱。 舅舅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想法,竟然要求我妈妈把房子过户给他儿子。 https://www.jianshu.com/p/895fab764e95
9.weitoutiao.zjurl.cn/rogue/topicshare/?concern而直接赠与,虽然受赠方当下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日后若要出售该房产,需缴纳高额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往往为房屋差额的 20%,这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至于继承,一般是在父母离世后发生,且继承过程可能较为复杂繁琐,还可能涉及到遗产公证等费用支出。 #购房税费调整##房子过户到子女名下有几种方式呢?##过户#http://weitoutiao.zjurl.cn/rogue/topic_share/?concern_id=1761968685564959
10.这个大妈太聪明了!北京一老太,将自己440万的房子给了女儿,但是给这个大妈太聪明了!北京一老太,将自己440万的房子给了女儿,但是给自己保留了永久居住权,万万没想到,女儿却将房子给卖了,老太不慌不忙,心生一计,成功阻止女儿网签和办理过户,之后更是一纸诉状,将女儿告上了法庭,法院的判决亮了。 (来源: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70岁的张大妈想着自己年岁大了,就想着把自己名下10https://super.sina.cn/shequn/post/detail_949585527095246849.html
11.www.bbc9.cn/aplpage43205.html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正确用药到避免饮酒和定期监测血糖,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血糖的稳定。糖友们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的危害。通过掌握这些实用的知识和方法,可以有效预防低血糖突发,保障自身健康。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守护好自己的健康。http://www.bbc9.cn/aplpage43205.html
12.灾乐祸似的呼喊:让房地产赶紧崩盘吧.让没房子的好好看看有(txt 打包不分页) 整理:贴库 在线阅读地址:http://kksk.org/tieku/r_33943_1.html <---段分割线(kksk.org)---> 作者:kkndme 日期:2010-08-10 19:03 2010 年的房地产调控,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让房价降得再猛烈些吧.还有人更是幸 灾乐祸似的呼喊:让房地产赶紧崩盘吧.让没房子的好好看看有房子的http://ks3-cn-beijing.ksyun.com/attachment/60e19376acdce8c5b30116d2fa5dd0d2
13.给孩子留1000万存款和1000万保险金有什么区别?2、创造一笔巨额现金,实现财富平均传承给继承人。当被继承人的财产是一个无法分割的载体,比如房子或者公司,而继承人有好几个的情况下,被继承人可以把房子和公司给有能力管理者,然后再买几份价值和房子或公司相当的保险,指定给其他机构和继承人,这样就能实现公平传承。 https://www.meipian.cn/nqa2yuj
14.2019,我是怎么被预付费理财加盟坑惨的?为了去上这个课,我把房子租在上班要一个多小时的便宜地段,每月生活费最多能花800块。有时候如果不是朋友接济,我饭都吃不上了。 我以后不会再相信任何民营教育机构了,一个21年的老品牌都倒了,叫我如何再去相信其它机构? 聪明一世,终于我也被割了一次韭菜 https://www.36kr.com/p/528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