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英带着记者来到前年买的新房门口,小区早就交了房,很多业主已经办理了入住手续搬进新家。
可同为业主的胡小英却没拿到新房的钥匙,在门口,她看着人家住新房,心里羡慕不已,直到现在,她都不知道房子的户型是什么样的。
之所以拿不到钥匙,是因为交房时要缴纳物业费、维修基金等七七八八的费用,这些钱总共有三万多,胡小英拿不出这笔钱。
不过胡小英却说,问题出在婆婆张秋平身上,是她不愿为自己家出这笔钱,胡小英埋怨,婆婆总是说没钱,钱花完了,实际上她手里有足够的钱。
胡小英的婆家是拆迁户,所有的拆迁款下来大概一二百万,这套140多平米的新房全款买的,总共花了82万,这三万多元的余款,婆婆手里绝对有。
可胡小英和丈夫都是成年人,两人还有了孩子,为什么自家房子需要缴纳的钱,要婆婆出呢?
胡小英是二婚,之前的婚姻里,她有两个孩子,离婚时孩子随着前夫一起生活。
两年前,胡小英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周虎,上段失败的婚姻给胡小英留下的伤痛很深,她本来想好好了解一下周虎,可此时,周虎的母亲张秋平却在不断催婚,同时许下诺言:
“我们这里征收了,你错过了这个机会就没下次了。”
“妹子,(属于你的)那笔钱到了的时候给你。”
胡小英觉得婆婆的话说得有道理,和周虎相识三个月后,她就把自己的户口迁到婆家,迅速和丈夫领了结婚证,并且赶在拆迁前生下了女儿。
可当她配合婆家做完这一切后却发现,婆婆当初的承诺变了:那笔属于自己,并且承诺过给自己的人头费,婆婆一直拖着不给。
结婚前,婆婆说把钱直接给她,这笔钱胡小英想怎么处置随她;可去年钱到婆婆手里后,她说,这笔钱用来装修新房,这个想法,胡小英也认同;可现在房子下来后,婆婆既不拿钱搞装修,也不愿意出最后这笔三万多的费用。
如今婆婆不但不愿出钱,还曾经对胡小英大打出手,甚至想把她扫地出门:
之前婆婆张秋平和周虎的伯母发生矛盾,双方大打出手,胡小英站在中间拉架,结果张秋平没有打赢,就把火洒在胡小英身上,怪她在中间拉架,丈夫周虎当时就打了胡小英的脸。
之后婆媳发生了矛盾,冲突中张秋平将胡小英的脸抓烂了,还放话要儿媳滚蛋,要给儿子娶个新媳妇……胡小英不明白,婆婆在自己结婚前后的反差为什么这么大。
因为新房没领到钥匙无法入住,胡小英如今和公公婆婆、小叔子几家人住在一起,婆婆性格强势,整个家都是她做主,所有人都听她的。
当着胡小英的面,张秋平说出了她的心结:胡小英是二婚,之前有过两个孩子,她担心把钱给胡小英后,她会拿着钱离开这个家,到那时,孩子没人管,房子没人装修,该怎么办?
原来,周虎虽然比胡小英大,但却是头婚,张秋平始终对胡小英二婚的身份心有芥蒂,拿着钱不给就是防着她把钱用在其他地方。
可当初急着催婚的是张秋平,许下诺言,要把钱给未来儿媳的也是她,既然这么嫌弃二婚的女人,当初为什么还催婚、许诺给钱呢?
听了婆婆的话,胡小英异常气愤,原来她从没有真心对待过自己,那些好听的话,都是为了让他那个大龄未婚的儿子找到媳妇编的。
如今,公公婆婆还把责任推到胡小英身上:孙女的拆迁补偿迟迟没有打到账上,这是胡小英去村里吵闹导致的,工作组不敢轻易放款。
接着张秋平又扔出一个重磅炸弹:
“老公(周虎)花100多万,没剩下一分钱了,没钱还放肆去买个房子,买了房子还在这里吵,你还不到两年就花了这么多钱!”
原来,4月份婆媳吵架,张秋平拿出一堆总金额为142万的借条,也就是说,所有的拆迁款,除了给周虎小两口全款买房,剩下的都用来还债了。
其实,早在结婚前,张秋平就知道胡小英是二婚,也知道上段婚姻里她有两个儿子。
胡小英表态,早在第一次离婚的时候,她就已经付清了孩子的抚养费,而且孩子们都跟着父亲,不会和她现在的家庭有所瓜葛,她也不会将婆家的拆迁款用在两个儿子身上。
可从胡小英嫁过来后,张秋平就始终提防着她把钱用在两个儿子身上,发生矛盾后又主张儿子儿媳离婚,当胡小英提出想拿走属于自己和女儿的那份拆迁款时,张秋平拿出了那些百万欠条。
胡小英追问丈夫借条的事情,周虎告诉她:其实他没从母亲那里要那么多钱,都是母亲让他把金额往多了写,拿一万打五万的欠条,拿五万打十万的欠条……
仔细看过那些借条,胡小英发现了问题:第一,这些借条在那次吵架前她从没见到过;第二,借条的日期都是2019年,可那个时候,她还没嫁过来。
胡小英把丈夫周虎单独约出来,开门见山地问他:
“你当时写那个欠条是什么意思呢?”
周虎说,那是每次从母亲那里拿钱的金额。
记者追问:“你是不是真拿了这么多钱呢?”
周虎回答:“真的。”
记者问:“那你妈妈有没有讲这笔钱要不要还呢?”
周虎回答:“没有。”
周虎这次的回答,和之前告诉胡小英的话截然不同,之前他说是母亲要他把金额往多了写,可如今他承认,这些都是自己花掉的,胡小英想知道这些钱都去了哪里怎么花掉的,周虎又说不上来,这让胡小英很生气。
尽管如此,胡小英仍希望把婚姻维持下去,她向丈夫提出一个方案:他们分家单过,把女儿的钱从婆婆那里拿过来,先把新房装修好,解决住房问题,以后小两口自己过自己的。
可听了妻子的方案,周虎沉默了,因为以他对母亲的了解,母亲是不会同意这样做的。
最近一阵子,胡小英的生活很是窘迫,他们的生活一直靠着婆婆,近期婆婆断了他们的钱,连买菜钱都不给。
可作为三十多岁的成年人,早就应该实现经济独立,为什么夫妻俩连买菜钱都要张秋平给呢?如果胡小英因为在家照顾女儿无法上班,周虎难道没有工作吗?
原来自从家里成了拆迁户,周虎就没有了外出工作的动力,没钱就向母亲要,每次拿钱都会写欠条。
张秋平说,整个家里的拆迁款只有120万,可大儿子周虎从她这里拿走了142万元。
欠条是真的,并不是欺骗儿媳妇的,这其中含有买房的欠条,其余的钱,是周虎这几年在外面谈恋爱、开超市、借钱给别人的钱,零零碎碎加起来就有142万元,大到几十万,小到100元,周虎都会向母亲借。
可张秋平却责怪儿媳:
“今年开始,他(周虎)又说他要做个什么事,要借钱给别人,就又拿钱出去了。”
“妹子(胡小英),他借出去的钱你有份啊,你为什么不去经手呢?你要经手管着他啊!”
其实,周虎的情况,做母亲的很清楚:他对生活没有规划,对钱没有概念,平时大手大脚惯了没有节制,也没有正经的工作,34岁了没有结婚。
还未认识胡小英前,张秋平就劝过周虎花钱要节制:
“你以后还要找老婆,你怎么办?”
可母亲的担忧,周虎毫不在意:
“我不找老婆,我要当和尚去!”
听了儿子的话,张秋平非常生气:
“你不可能不找老婆,你以后无论如何要成家!”
为了引来儿媳妇,张秋平先是让儿子去买了一套120多平方的大房子,可看完房后,周虎要买140平方更大的房子。
张秋平发愁,买了更大的房子,意味着要拿更多的钱,周虎结婚后的日子怎么过?不过只要能招来儿媳妇,花钱也值,她告诉儿子:
“那你无论怎么样都要找老婆,你到外面去抓只鸡都要抓起回来!”
之所以这么着急给儿子娶媳妇,一方面是儿子34岁了,在农村确实属于大龄男,而且多一个人能多一份征收款;更重要的是,张秋平希望,结婚后能有一个人来管着儿子。
可没想到,儿媳妇的到来没能改变儿子,反而平添很多事:
“她(胡小英)的父亲借了6万,她的姐姐借了1万,去年她生小孩的时候我就给了她1万块,后来过百天收了1.5万元,结果我儿子走到家里来说,他要去新化,那1.5万元拿给他!”
张秋平希望儿媳妇能够勤俭持家管着儿子不要让他乱花钱,可周虎依旧我行我素,结婚后他依旧外出打牌,经常几千一万的输钱,抽烟要抽一百块一包的。
而且胡小英比儿子花钱还大手大脚,所以张秋平才处处防着胡小英,牢牢掌控着征收款,可没想到她的一番苦心无人理解,儿媳还把她当成仇人。
张秋平说,分家可以,孙女的拆迁款只能用来装修新房,而且她依旧要管着。
听到婆婆指责自己大手大脚的花钱,胡小英非常委屈,她拿出自己日常的化妆品,都是些平价商品,她说,婆婆这么大年纪,还在美容院办卡,用的化妆品都比自己好很多。
而她根本管不住丈夫,周虎每次直接向母亲要钱,这些钱从没过过胡小英的手,从母亲那里拿钱后,周虎就请朋友吃饭、买烟、打牌,仅烟钱就欠了五六千,他每次要钱、花钱胡小英都不清楚。
胡小英向婆婆要钱,主要是为给孩子买奶粉、米粉、尿不湿等必需品,周虎不愿上班,自己因为看孩子无法上班,这些情况婆婆都知道,可每次向她要钱,她都一脸的不情愿。
可当胡小英大吐苦水的时候,张秋平却说:
“我的儿子开始不听话,找了媳妇以后你(胡小英)就要跟他一起(懂事)啊!”
“这些钱都是你们家务事,我说你要管着他!”
那时的胡小英毅然决定离开,本以为离婚后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不料如今的处境简直是复刻了上段婚姻,可这次,她没有了断然离开的勇气。
胡小英来到城镇建设事务中心,她了解到孩子的拆迁费总有28.35万元,这笔钱还没有走完流程,胡小英的那笔拆迁款已经打给了户主,也就是她的公公的账户里。
记者帮胡小英找来了调解员,调解员告诉张秋平:儿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如今她把着财政大权不放,导致家庭失和,倒不如放手让他们自力更生,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
在调解员和记者的劝说下,张秋平和儿子儿媳达成协议:孙女的28万元补偿金交给儿子儿媳使用,但是他们在协议里明确了使用范围,其中的7万元钱,用来抵之前部分欠条,剩余的钱,一半用来装修房子,一半用来日常的花销,同时,这套全款买的房子,周虎、胡小英夫妻无权抵押或者买卖。
张秋平说,她有两个儿子,征收款除了拿出25万元给小儿子建了一栋房子外,没有给小儿子一分钱,都花在大儿子周虎身上,之所以要回那7万元,是因为那是小儿子的钱。
这件事,看似解决了,可以不确定因素还很多:
婚姻,是夫妻双方真心实意地相处。
可一开始,这段婚姻就掺杂了其他的因素:胡小英希望这段婚姻能给自己带来物质上的好处;张秋平则希望找个能管住儿子的儿媳;作为重要当事人的周虎,则对婚姻持不重视、无所谓的态度。
他们考虑了很多,唯独没想到夫妻双方该怎么相处,怎样把日子越过越好,怎么为家庭负责、为下一代负责。
“赶紧给儿子找个媳妇儿,这样他就懂事了!”
持有这种观点的老人有很多,所谓的“懂事”其实就是有责任心,学会了担当。
可责任心应该是从小由父母教育出来的,和结婚不结婚,与儿媳没有任何关系,没有责任感的人,无论给他/她铺就一条怎样的路,他/她都走不好,反而害了另一半。
在张秋平看来,找了老婆以后,儿子就该懂事了,现在不听话、不懂事,问题都出在儿媳身上,可实际上,张秋平才应该为周虎承担主要责任。
张秋平虽然强势,把控着家里的一切,可她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家长:
第一,没有做到两个儿子一碗水端平。
张秋平两个儿子的待遇相差很大,周虎一人花完了一大半拆迁款,丝毫没有为家里的其他人着想,小儿子得到的只有25万元盖起来的房子。
第二,严以待儿媳,宽以待儿子。
张秋平一边对儿媳的二婚身份十分介意,对她千防万防,一边却要求儿媳管好儿子;一边不断把钱交给儿子,一边要求儿媳在不经手钱的情况下,管好乱花钱的儿子;一边是自己儿子不愿出去工作,一边不满儿媳找自己要孙女的奶粉钱……
这样双标的母亲,这样严格要求,再能干的儿媳也无法满足张秋平。
第三,没有让周虎学会经济独立。
张秋平是家里绝对的权威,拆迁款都掌握在她手里,只要她下定决心,卡住经济命脉,周虎哪来的底气花钱如流水?
为娶媳妇买房的想法没错,但张秋平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给儿子拿首付,剩下的让周虎自己承担房贷,这样既能倒逼周虎外出工作,实现经济独立,也能兼顾二儿子的感受,同时能更好的规划拆迁款的用途。
正是张秋平的予取予求,不断地迁就周虎,才造就了一个妈宝男,一个毫无责任感的懒汉,一个经济上无法独立的丈夫和父亲。
调解结束后,张秋平一再向胡小英表示:我没有看不起你是个二婚。
可实际上,节目中,张秋平多次表示,担心胡小英丢下孙女自己跑了,担心胡小英把钱用在她前夫的两个儿子身上,有没有看不起胡小英,她的心里最清楚。
既然决定要和二婚的人在一起,尤其是曾经有过孩子的人,就要有思想准备:
对方基本上无法和过去的事情完全切割,因为他们无法完全抛下孩子,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随时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比如孩子无法跟着之前的家庭生活,需要现在的家庭接纳孩子等等,没有做好准备就不要轻易和二婚的人在一起。
最后,希望那些做婆婆的明白,儿媳不是万能的,该为儿子负责任的,首先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