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房产证上一个名字,跑了四趟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流程能否便捷一些?

“花了两个月,跑了四趟房产交易中心,只是为了将房产证上母亲的名字去掉。为何这么费劲?”来自长宁区的朱先生近日拨打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他与两个亲兄弟以及八旬老母亲共同拥有一套动迁房房产,母亲希望在“还能走得动”的情况下,把房子自己份额的产权赠与给儿子们。没曾想办理过程比他们想像得繁琐得多:由于无法获悉清晰的办理步骤,连累年迈的母亲多次前往房产交易中心,且反复影印了30多张的纸质材料。朱先生呼吁:“现在都提倡‘最多跑一次’改革,可我办点事怎么还那么费劲呢?”

要去掉房产证上的一个名字,确实需要花这么多精力吗?其中涉及到哪些关键步骤?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联系了朱先生进一步了解情况,并请地产领域法律专家做了释疑。

【口述实录】产权证上“去”名,没那么简单!

2018年11月中旬,朱先生预约了房产证信息变更办理,三兄弟陪同母亲一起前往长宁区房地产交易中心,房产证上的产权人、共有权人全部到场。

排队轮到他们办理时,工作人员要求兄弟三人证明亲属关系,需要提供原始户口簿和身份证,再到户籍地所在的公安机关去公证。可朱先生兄弟三人30多年前就和母亲分了家,独自成立了家庭,原始户口簿早就没了。一下子很难拿出所需要的材料。此时,另外一位工作人员出面,告知朱先生可以选择房屋买卖形式去掉名字,这样的话就无需提供亲属证明。

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第一步,要将其旧版绿色封皮的房地产权证书,更换成红色封皮的不动产权证书;领证后再签署一份房屋买卖合同。

过了几天,朱先生兄弟三人陪着腿脚不好的母亲第三次前往长宁区房产交易中心,将重新影印的材料递交给工作人员。此时,又被告知需要转让人——也就是朱先生母亲手写一份“承诺书”,同意将自己份额的房屋所有权转让给儿子。朱先生的母亲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外,“大字不识一个”,这让母亲犯了难。朱先生当场建议,能否以录制视频的方式代替。但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而是请朱先生“代写”承诺书,让母亲签字。在朱先生看来,母亲看不懂承诺书上的内容,“代写”做法并不严谨。

2019年1月8日,在历时近两个月后,朱先生代表家人,第四次前往房产交易中心,终于领回了只有兄弟三人名字的房产证。朱先生直言费劲,他呼吁,有关部门能不能让相应流程设计得更便捷和规范一些。

【律师说法】近亲属之间以买卖形式的“赠与”,更为快捷

就朱先生的疑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咨询了房地产领域专业律师范晓杭。她告诉记者:去掉房产证上产权人名字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赠予、买卖或者继承获得的方式给予更改。

一、赠与方式

1、直接去柜台办理,目前各区登记中心不再需要公证处公证文书就可直接办理。

2、赠受双方及所有产权共有人必须到场(所以有贷款的房子基本办理不了)。

3、办理时带好身份证、房产证和户口簿。户口簿无法体现亲属关系时,需带出生证明、独身子女证等能证明父母亲属关系的证件。若没有,可以到公证处做亲属关系公证。

4、赠与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买卖方式

买卖双方需要同时到不动产交易中心,签订买卖合同,办理过户手续,这就是房产交易中心建议朱先生他们采用的方法。母亲把房产份额“卖”给其中一个儿子,接受份额的儿子本身也是也该房产的共有人,同时也无其他房产,不受限购影响,这是最快捷最省钱的方法。目前实践中,近亲属之间以买卖形式的“赠与”越来越多,这种形式一般只需完税,并无实际房款的交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双方能自行写个内部协议会更为完备。如果老人不会写字,可在现场由工作人员协助指导完成。

三、遗产获得的方式

被继承人过世后,其遗产由继承人继承的,名字就可以去掉。尽管继承本身不涉及税费,但是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有个认识误区,就是以为只要所有继承人一起去不动产交易中心办理即可。但在实际办理过程中很难证明“所有继承人”,所以还是需要法院或者公证处的确权文书方可办理。

现在具体看一看不同房屋类型交易需要支付的契税:

(注:具体以房地产交易中心审税窗口给出的结果为准,也可咨询12366纳税服务平台)

此外其他费用还有——

工本印花税支付方:买方一般为5元/本;

产权转移登记费支付方:买方办理产权证的费用,为80元/套。

个人所得税:满五年且是唯一一套住宅免收;未满五年,差额×20%或者总价×2%

在目前税制下,赠与和继承获得的房产在再次出售时,只有满五唯一住房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其他情况都要征收与原值之间差额的20%的税,所以相比于买卖方式会相对高昂。出于对老人的保护,范律师也提醒欲转让份额的老人们,一旦变更登记完成,房子就不再是老人自己的了,是否要转让份额,一定事先想清楚。

【记者手记】打破信息壁垒,更方便群众办事

无论是朱先生的亲历还是范律师的释疑,都说明要去掉房产证上的名字的确有相应的流程。譬如赠与方式需证明亲属关系,可能会涉及公证;如果选择买卖就要签订买卖合同、办理过户手续、分配产权份额,随之还要提供一系列凭证材料。其中还涉及到不同情况的税费计算和限购政策等影响。而这些内容,普通老百姓一般都不甚了解。因此,为方便群众办事,信息公开、充分告知显得尤为重要。

THE END
1.房屋赠与过户要交手续费吗房屋赠与过户要交手续费吗 更新时间: 2018-10-12 10:13:28 音频内容: 房屋赠与,由于当事人的情况不同,过户费也是不同的,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个人无偿受赠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只有以下三种情形的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当事双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1、房屋产权https://mip.64365.com/answer/nlcuw/
2.房产证没有下来,房子赠与儿子手续怎么办理?需要交哪些费用?买房直系亲属间房产赠与,办理更名过户时办理的要求和流程为:前提为房产无抵押、无欠贷: ① 赠与方携带:https://www.fang.com/ask/ask_37127980.html
3.房产赠与费用(赠与房产过户费用)房产赠与费用(赠与房产过户费用) 房屋赠与费用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以下几种情况的赠与不用交个税和增值税,需要交契税3%,另需缴纳0.05%的印花税。 1、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https://www.kan3721.com/news/show-59018.html
4.老人房产赠与条件手续老人房产赠与怎么写?→MAIGOO知识不管是买卖还是赠予房产,都要有正规的手续办理,首先就是签订赠予合同,房屋赠予如果是亲人之间的赠予,如果拟赠与给你的房产是你父亲和继母再婚后取得,是他们的夫妻共同财产,赠与给你必须以他们二人的名义进行,赠与合同应当由你父亲,继母和你共同签订。 2、缴纳相关费用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7600.html
5.房产赠与直系亲属需要交什么费用房产赠与直系亲属需要交纳的费用包括契税、印花税、赠与公证费以及房产转移登记手续费等。税费按照房管局评估价收取。契税一般为3%至5%,由房管局评估房屋进行确定,印花税为房管局评估价的0.5%,赠与公证费的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制定。房地产权转移登记费则按每宗进行收取https://www.lawtime.cn/tuwen/779765.html
6.房产赠与手续办理流程及费用父母房产赠与子女流程房产赠与手续办理流程及费用 父母房产赠与子女流程 作为父母,如果想将房产转给子女,您会考虑用什么方式呢?房产过户给子女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出让的方式办理过户,也就是以买卖的方式按照交易的程序去办理过户。第二种是以赠与的方式办理过户,先办理赠与公证,然后办理房屋评估作价,最后办理过户。第三种是以继承的https://www.fljg.com/baike/554181.html
7.房产赠与流程是什么?房产赠与过户手续费是多少?如果想要把房产赠与自己亲人,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到相关部门进行公证的。只有双方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发生的房产赠与才是有效的。当然了,房产赠与过户也是需要收取相关的费用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房产赠与流程是什么?房产赠与过户手续费是多少? 如果想要把房产赠与自己亲人,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到相关部门进行公证的。http://m.soufun.com/zhishi/xf/qg_402519.html
8.房子过户给子女怎么收费标准20222、五年以内的房产赠与过户更省钱:根据国家政策,父母把房产赠与子女是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只缴纳占房屋总价2%的公证费和11.5%的契税即可。 3、五年以上房产买卖过户更省钱:根据国家政策,如房产购买已超过五年,则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只需交纳契税,比赠与过户少缴纳一项公证费用。如果五年以内的房产建议通过http://www.loupan.com/bk/126548.html
9.房屋赠与费用及办理手续详解3. 贴花:每套房产需要缴纳5元的贴花费用。 4. 公证费:房屋赠与过程中需要办理公证手续,公证费一般为房价的2%。 5. 评估费:部分地区在房产赠与过程中需要进行房产评估,评估费用收取比例在0.3%~1%之间。 二、房屋赠与办理手续 房产赠与手续包括签订赠与书、缴纳费用、办理公证、办理产权转移和交付房产等过程。 https://www.jiwu.com/baike/106656.html
10.离婚房产过户给小孩需要什么手续和费用的最新政策及费用确认离婚后将房产过户给小孩需要办理离婚手续、房屋评估和过户手续等一系列手续,费用包含房产评估费用和过户费用。最新政策中,部分地方出台了相关优政策,以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离婚房产过户给小孩的关键性在于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避免经济纠纷,以及培养小孩的独立意识。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h/173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