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院士、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德
此外,陆德分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几大隐患,着重强调了房地产风险。他预测,中国的房地产到2017年前后将面临危机,80%房地产企业要破产、兼并、倒闭。除去即将征收的房产税、遗产税等税制影响,房地产业面临的更主要因素是人口下滑,“人口出生悬崖”会严重影响刚需,造成需求下降。同时,小产权房、保障房等供给的增加,也将使房地产在未来几年供应过剩。
谈到改革阻力,他认为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利益集团,这个阻力相对容易解决。另外一个是惯性思维,思想认识问题,比较难解决。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有60大项改革,到现在一年了落实的并不多?为什么?多数都在讨论和吵架过程中,还拿不出细则。
最后,陆德称,我们一定要坚决支持习近平为代表的这届党中央的改革,中国不改革没有出路。再困难,中国这轮改革也要迈过坎。(文/晓童)
以下是凤凰财经整理的演讲全文:
谈经济形势:明年GDP比今年还要差
陆德:当前经济运行处于“市场化出清”和“政府反周期调控”的反复交替运作过程中。我们这次的结构调整要达到经济的转型,首先需要通过市场的力量优胜劣汰。同时面临着当前经济的波动,特别是经济下滑,政府又做反周期的调控,让下滑的底线不能太低。这两个调整有时候是同向的,有时候是反向的。特别是在头几年的改革期,困难很大。中央领导现在很多政策左右为难,大家要支持他们。
当前的经济形势并不好,3季度报表这几天就会出來,GDP比2季度又要下滑,明年比今年还要差些,GDP比今年掉得还要多。
第一个阶段是“去库存化阶段”。经济衰退了赶紧把存货兑换出去,换成现金,否则价格就掉下来了。第二个阶段是“去产能化阶段”,国外亦称“去泡沫、去杠杆”阶段。第三个阶段,达到“新的动态供需平衡点”。第四个阶段,再进行“二次投资”。
现在反过来看看,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当时采用的政策是在第二阶段就去扩大产能,4万亿财政和9。6万亿信贷十几万亿往里砸,不是去泡沫、去杠杆,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正因为违反了经济周期理论,所以我在2008年下达四万亿投资以及后来十万亿信贷的时候,我就预测“坏了,中国今后的经济既使提上去也会再掉下来,变成二次下滑。”果然,从这近6年的经济轨迹看,第一波下降到反弹,2010年1季度GDP升至12.1%高点,然后即开始第二波下降,直降到如今的7.4%左右,达18个季度54个月了,仍在底部振荡。
谈产能过剩:需要4-5年消化
现在讲第二个问题,近期经济复苏的几大隐忧。
再比如水泥,金融危机时原产能已经有19亿吨,2009年需要差不多14亿吨,产能已过剩5亿吨。这个时候还要再投资新建200条生产线,再增加新产能2亿吨,一下子超出7亿吨。
不仅是传统产业部门,就连新兴产业比如说光伏,国家同时批准18个省上,到2010年多晶硅的产能达到14万吨。而当年全球有效需求仅8万吨多晶硅,14万吨给全世界吃都吃不了。现在多晶硅的开工率37%,百分之六七十的设备都停在那里。不光是传统产业,包括我们新的产业、高科技的产业,由于这样大规模的投入,很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
工信部2009年生产制造产业一共是24个部门,产能过剩的就有21个。十分严重。
在这里再给大家亮一个数据,PPI(出厂价格指数),这个数据到今年9月份为止31个月全部都是负值,就是产品出厂的时候是负价格,负到一定的时候是亏本价格出售。谁愿意投资?谁愿意开足马力生产?
谈房地产:2017年面临危机
我的预测是基于以下的六个要素。
第一要素,房地产税明后年将要实施。这个税是累加税,房子越多加的税收越大。房产税可能是两套起征,三套就加税,四套就在这个基础上再加百分之多少的税,实行“累加”制。市场经济都是这个规律,用政策税收的手段去调整商品价格空间和利润空间。
第二个要素,遗产税。在房地产税下达的两到三年后,遗产税将要开征,遗产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也就是他们的中国话“富不过三代”,钱越多国家收的越多,一般的均值是50%,八套房收走你四套。
第三个要素,人口出生悬崖。独生子女政策是一个好政策,若干年来为国家经济发展、人口的科学发展各个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隨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现在如果再执行这个政策,就是错误的。我现在告诉大家一个参数,到2017年中国的人口红利为零。这之后印度还有27年的人口红利。在后期的发展速度说不定印度要超过中国,因为中国没有劳动力优势了。20年出生一代人,中国应该比2017年超前20年就调整独生政策,在1997年就应该调整政策。我们某些领导人不作为,耽误了将近20年。
中国今年已经开始重新启动二胎,我们整整耽误了三十多年,这样就形成了“悬崖”。两个数字就可以告诉大家这个悬崖,1990年当年出生的孩子2800万,1995年当年出生的孩子1802万,5年之中少了1000万人口,这是不是一个悬崖?
我们再看另外一组数据,在房地产协会上购买房屋的22到27岁人群占63%,以后每年少一千万需求。为什么我说到2017年房地产会有巨大冲击呢?因为1995年出生到2017年刚好22岁。
第五个要素,保障房。“十二五”期间要盖保障房3600万套,这是个死任务。大家如果在地方做官就知道了,年初都要签承诺书,完不成任务摘乌纱帽。到2015年“十二五”计划完成,我为什么说到2017年?因为还有建设期,最后一批到2017年建完3600万套。再加上2010年的600万套是4200万套房,要解决1.8亿人的居住问题。
第六个要素,小产权房。十八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预测今后小产权房允许流转、出租、抵押。小产权房现在有多少?占现在总房量的17%。
谈通货膨胀:若触发全民损失25%-30%财力
第三个忧患是货币和金融改革。我们前几年经济增长是靠钱推上去的,但是推上去以后投资短效,很多厂还没有怎么冒烟现在又要下滑。现在地方政府债务约20万亿,去年全国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即三角债有20万亿,两项加起来是40万亿,这是2010年全年GDP总量。现在影子银行20万亿,信托业务20万亿,40万亿脱离监管。再加上这些年我们多印钞票30万亿。李总理讲不能超发货币,再那么干只要出现一次大的通货膨胀,会出现全民损失25%到30%的财产,那可要天下大乱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搞了一次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针对储蓄银行,最后怎么样?损失1600亿美元,倒闭800家银行,这就是代价,最后结构转变过来了。这就是改革的阵痛期。我们现在敢不敢?1600万万美元呢?乘以6倍啊。800家银行倒闭啊。有没有这个决心?没有这个决心我们的金融现在不敢动。只有把我们的帐目、债务、不良资产清理差不多,而且要相当一批银行破产倒闭(市场出清)之后才能往前走。这个坎要是不愿意迈过去,始终是维持现状。
谈反腐:不反腐改革就是空改革
另外一个数据,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十几年完不成预定指标,成为一块“短板”。科技创新落后,严重影响我们的经济转型和改革。一个是钱投的不够,另外一个是贪腐。去年从国家投入了2400多亿来发展科技,现在统计出来这些钱直接到位科研的不到40%,而60%的钱都没有到位,不是截留,就是贪污、乱花掉了,不反腐还行吗?不反腐搞什么改革?这边不反腐,那边搞改革就是空改革,必须要反腐。正是这样,中央领导咬着牙坚持反腐,老百姓要支持他。
第五个隐患,改革阻力。一个是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有权力,阻力也比较大。但是不完全是这个,这个也相对好办一点。另外一个就是惯性思维,思想认识问题。惯性思维的问题很大。大家想一想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有60大项改革,到现在一年了几项落实了,动了几步啊?为什么?多数都在讨论和吵架过程中,拿不出细则。去年全国展开《学习》教育活动,很多地区出现两种倾向,一个是有问题干部的“人人自危”倾向,更波及普遍的一个是“不作为”倾向,这严重影响了改革效率。这一隐患,必须要坚决克服。
第六个隐患,也可以说是期待,即改革红利。改革红利什么时候出现。有了这个新加量,GDP才能向上发展。
最后说两句话。一句话是坚决支持习近平为代表的这届党中央的改革,中国不改革没有出路。第二句话,改革成效,2016年前后再打分,现在打不出来,关键是在2016年能不能出现效应,新的改革红利能不能在那个时候增长出来,中间遇到困难是进还是退,这是个关键。
[责任编辑:zhaoch]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今年以来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