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诺和孟晓苏是校友,但与莫天全却是在网上认识的,在网络刚兴起的年代,这一点还真符合当年的时髦行为。后来,莫总邀请他参加搜房在上海黄浦江一条船上举行的管理会议,庄诺才正式加盟搜房。
莫总让庄诺负责全国地方的营销,要给各分公司做个营销道具,当时很困难,网络营销几乎走不通。庄诺来的时候,正赶上互联网的寒冬,于是,庄我带着一批精干的人员,杨定坤、金艳、吴羽飞等走出了北京,到南京、杭州、苏州、福州、厦门、云南、重庆等对方开展典指营销。为了省钱,他们不舍住酒店,租一个普通居民房,白天跑业务,晚上做方案。”
通过做轰轰烈烈的活动,庄诺的工作做的还有一定成效,很多开发商开始与搜房合作,每个城市能赚40--50万,影响力还不错。
活动业务刚有一点起色,庄诺被莫总调到上海,去开辟上海的市场。此时已经有一些竞争对手在模仿搜房的手法开展营销,对搜房上海公司造成被动局面,庄诺像一个消防战士,哪着火就往哪扑。之后。“我们一定要做N0ONE”,这是莫总对搜房所以员工的话。
“上海的码头不好靠”搜房网的CEO莫天全曾经这么说到,确实如此,2002年的上海浦东,房地产正在如火如荼发展,对于急速扩张的搜房网来说,上海是必占的码头,为了进一步稳固上海市场,莫总急电召庄诺团队与上海团队汇合,汇集搜房精锐力量一起强攻上海。
此时的庄诺正在全国各地疯狂推广典指,每天杭州、苏州、厦门等地空中穿行。接到老板急召,庄诺迅速带着自己的团队蒋琳、杨定坤等骨干力量来到上海,与代建功、侯玉魁在上海汇合。
初到上海的搜房网团队发现,上海历来是个性十足的城市,城市风格是比较风花雪月,喜欢养眼和新生事物的城市,不谈政治的环境。大家意识到,虽然上海公司在开发商中打开了局面,但搜房网要真正扬名上海滩确实需要一番功夫。
此时的搜房网上海团队主要成员在汇报莫天全后决定,迎合上海人爱美的心态,举办一次房屋模特大赛,同时在上海音乐厅中举行别墅颁奖活动时,挑选出几位合适的房模人选做T台走秀,并向媒体公布搜房网这一重大举措。
在活动结束的第二天,上海主流报纸出摊的重磅新闻推出了:搜房网五两黄金征房模的消息。其中,沪上的强势媒体《新闻晨报》把这一消息用图片方式放在了头版头条的重要位置。
其中,位于上海的东方航空、上海航空的空姐们凭借地理优势抢先报名,远在北京的国航空姐也不甘落后,急忙打着“飞的”到上海火速报名。此时,搜房网上海的员工工作热情空间高涨,负责技术部工作的侯玉魁被紧急抽调做报名登记工作,据说报名表填写之多,以至于每天都要使用坏几支圆珠笔。当时,负责销售工作的代建功笑着说:“现在主动要求加班的员工好多,大家都想多争取点工作机会看美女哦”。
还有一位妈妈级选手,年届45岁的袁美龄也来到报名现场,可能是年龄太大的缘故,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误以为她是替女儿报名的母亲。这位自信的大龄美女觉得,魅力与年龄无关,相信自己成熟的气质可以做一些高端别墅的房模。
组委会经过慎重考虑后表示,和一般的模特儿不同的是,“房模”不光是摆个简单的造型,还得能说会道。在长相、身高和体形较好的情况下,要求普通话必须绝对字正腔圆,随时可说上一口流畅的英语,尤其是对口语的要求较高,因为考虑到要到国外去兜售楼盘,必须要和外籍人士直接交流。虽然组委会暂时还没要求口语必须达到几级的水准,但在前来报名的人中已有个别高手能当场进行口译。
在报名者中,也有本身非常出色的选手,获得冠军的李琰就是其中一位。2002年的夏天对于19岁的李琰来说终身难忘,在6月中旬准备高考的前夕,她在陪朋友报名的时侯,舍命陪君子的她带着几分好奇报名参加了房模大赛。
在比赛中,台上的李琰静如处子,长发披肩、文静大方,一首声情并茂的诗朗诵《等》,将散文诗的意境发挥的淋漓尽致,让观众的情感随着诗的情节跌宕起伏,娓娓到来的语言,引起台下的阵阵掌声。
台下的李琰动如脱兔,扎个马尾辫,鬼脸连连,少了一份矜持,多了份热情,爱动、爱说、也爱笑,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开朗活泼。双子座的她“双面娇娃”形象,让众多评委和网友眼前一亮。在复赛中李琰就以第一名的优异的成绩进入决赛,而决赛中更是一拔头筹。
有好事者问及一路畅通的缘由,她神秘地一笑说:“我想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对于本次比赛,不论是房产专业知识,还是台步造型都是经过充分准备的,打有准备的仗,自然是功无不克的。”
确实,对于一个仅19岁的女孩来说,向上的进取心比美丽的容貌更让人动心。大赛是从6月中旬开始的,而此时的李琰还在忙着准备高考,高考结束后没有休息,就马不停蹄地投入比赛的准备中。由于本身没有经过模特的训练,她虚心向辅导老师求教,训练场上洒下了滴滴汗水。为了丰富自己的房产知识,她放弃了暑假的休息,一个一个楼盘地考察,在实践中掌握了多方面的房产知识。
全上海人都知道,此次大赛的冠军将获得5两黄金,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当问到她奖金的去向时,李琰说:“参加比赛时并不是冲着奖金来的,只希望找到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获奖真的很开心,这个奖金当然不会乱花的,我希望可以用这个奖金来缴纳我的大学学费,这样可以让父母不太辛苦”。事实表明,搜房网房模比赛出来的冠军,不仅人美,心更美。
时光回转到公元2002年,初来中国闯荡的俄罗斯服装专业模特莎萨怀揣着对东方中国的神秘和好奇来到上海,专业模特出身加上洋面孔的先天条件,她在上海的模特事业发展的顺风顺水,但她的骨子里依然觉得缺少点东西。
一个夜晚,莎萨象往常一样在黄浦江边欣赏着美丽的夜景,一对青年男女从她身边走过,不经意的一段对话敲响了莎萨的心。只听见那个男生对美女说:“听说有一个搜房网在做房屋模特的比赛,要不你也去吧,说不定赚个大房子住哦”。美女应声回答:“我行吗?”
一席话就象给莎萨打了一针兴奋剂,在她的眼里,上海的大部分建筑与欧洲建筑差不多,尤其是别墅,它含有时尚的信息。需要传递美丽信息的“房屋模特”去介绍、去演绎,而自己的专业背景肯定能在一个自然、放松的环境下去体现房屋的舒适度,并用亲切的话语去推广楼盘,有新鲜感。第二天莎萨就报名成为房模第23号的选手。
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中文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专业模特出身的莎萨只把自己的靓影留在了决赛。虽然没有取得任何名次,乐观开朗的莎萨觉得自己身在异国,能参与如此盛大的房模活动实属不易,她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阿Q地说到:“重在参与”
比赛后,莎萨继续书写她的中国传奇,她嫁给了留给自己镜头最多的摄影记者,并很快有了自己的混血宝宝,现在,你想看到莎萨一家的甜蜜合影就上她的搜房博客吧。
房模不仅书写了搜房网在上海的新篇章,也改写了无数参赛选手的命运。这一点在美女报名的交通工具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当初来报名时,选手们都是最简陋的交通工具而来,条件最好的搭乘出租车来,稍好的坐公交来,还有的骑自行车来,最艰苦的选手是自己步行几公里徒步而来的。
“今朝入房模明日嫁豪门”的故事女主角来自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虽然在比赛中没有获得任何大奖,她却获得了意外的收获,成为此次房模中最大的“赢家”。这位房模中身高最高最抢眼的美女,从一亮相就吸引了大赛赞助商老板的目光,在彼此对视的一瞬间读懂了对方欣赏的眼神。比赛后,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组成了一个美满的家庭,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至今,这位赞助商经常发出的感慨:“古语讲“赔了夫人又折兵”,赞助房模我是赚了名头抱得美人归”。
在房模的决赛现场近千名到场观众中,不乏来全国各地的楼盘开发商,他们此行除了来借鉴上海举办房模大赛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挑选得奖房模赴当地作短期宣传。
然而,新鲜出炉的“房模”这一职业,究竟是为了促进房屋的销售,还是仅仅用娱乐的手段吸引人们的眼球在比赛现场,面对评委提出的房产知识问题,一位参赛选手因怯场而忘词,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我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研究……”她们真的拥有丰富的房产知识和扎实的功底吗市场真的需要她们吗这一市场热点现象引发各界争议。
在时隔8年后的今天,回首轰动上海滩的房模大赛,它带给房地产业界的不仅仅只是一个美女推销员的概念,更多的是人们在购房时对于房地产从业人员的希望和标准的体现。
上海这一战打得漂亮,连莫天全都大为赞叹。正因为搜房网有这样的干才和将才,才能在各个城市获得足够的尊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