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弄清楚怎么回事,王先生到网上查询了自家地址,发现还真有人用自家住址注册了一家公司。“公司名叫济南持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今年1月18日刚成立,注册地址就是我家住址。”王先生说,他从未听说过这家公司,也不清楚该公司是怎么获得他家住址的。
王先生居住的小区属于单位宿舍,2014年,他从同事手中购买了这套房屋,此后一直住在这里。虽然已付了购房款,但由于办理房产证遇到点问题,直到去年12月同事才把不动产权证书办下来,但还未过户给他。
在查询涉事公司的注册信息时,王先生还发现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名下竟然有185家公司。觉得非常蹊跷,他拨打了济南市民热线反映情况。2月25日,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给他回复称,注册公司是承诺制的,使用民宅注册时,只要承诺提供的注册地址准确,且征得了周边居民同意,就可以注册公司。
王先生询问如何撤销涉事公司的注册地址,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不想让这家公司落在他家住址上,他需要拿着身份证原件和房产证复印件等证明,到当地行政审批窗口申请撤销,工作人员会进行核查,查实情况后会把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流程很麻烦,才能把这个公司的注册地址申请撤销。”王先生说,他平时工作很忙,且不说要为此事专门跑一趟行政审批窗口,关键是他现在房产证还未过户,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申请成功。“关键是他人提交虚假材料的错误,为什么要让我们自己‘买单’呢?”王先生质疑道。
法定代表人有185家公司
多家公司均冒用他人地址
根据天眼查APP,济南持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18日,注册资本40万,登记机关为历下区市场监管局,经营范围包括摄像及视频制作服务等。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孙某,还有一名监事唐某,二人各占50%的股份。可以看到,该公司的注册地址在历下区某小区,也就是王先生的家庭住址。
在天眼查上查询,显示孙某名下有高达185家公司,其中由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有77家公司,担任股东和高管的也有上百家,并且其名下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孙某名下的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如山西、天津、唐山、昆明、南宁、枣庄、绍兴、安阳等,仅在济南就有9家公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看到,孙某在济南的9家公司中均持股50%,其中5家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16日,两家成立于2022年1月17日,还有两家成立于2022年1月18日。9家公司,其中8家为文化传媒公司,1家为网络科技公司。
离开华阳新区,记者又来到高新区草山岭小区西区,在该小区某居民楼1602和1603,分别注册着济南阿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济南阿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孙某是两家公司的股东,同时是济南阿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不过,1602和1603两户业主对自家房子被注册公司一事均表示不知情。“房产证都在我们手里,别人是怎么拿我家房子注册公司的呢?”1603的业主王先生表示,他家的房子托管给了中介对外出租,但中介自称从未透露过房屋信息,而隔壁的1602住着老两口,也从未把房产证借给陌生人,因此他们不清楚这两家公司是怎么落在他们两家住址上的。
历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回复
公司住所属于承诺制
为何会出现冒用他人家庭住址注册公司的情况?注册公司时是否需要业主本人提供房产证?该怎么撤销公司登记的虚假地址呢?2月28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系到了历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市民想撤销自家住址上注册的陌生公司,需要到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递交公司住所申报承诺的现场举报材料,举报人要带着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和房产证复印件,然后填写一个情况说明,本人签字按手印,递交材料后再问窗口具体怎么处理。
历下区市场监管局回复
提交虚假材料注册将受处罚
律师说法:
冒用他人住址注册公司构成侵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梳理网上报道发现,类似冒用他人住址和身份信息注册公司的事件屡见不鲜,有的还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后果。此前,有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称,如果在企业登记的时候,故意使用了虚假的地址,通常这家企业的注册并不是为了合法经营,而是为了虚开增值税发票,或者是进行合同诈骗等。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3月1日正式施行
明确了市场主体虚假登记的法律责任
3月1日,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同步施行,对市场主体虚假登记等行为规定了法律责任和相应行政处罚。
记者注意到,《管理条例》第四十条明确规定,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市场主体登记的,受虚假市场主体登记影响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登记机关提出撤销市场主体登记的申请。
因虚假市场主体登记被撤销的市场主体,其直接责任人自市场主体登记被撤销之日起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市场主体登记。登记机关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
另外《管理条例》还规定,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市场主体登记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吊销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