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是怎样的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民法典》第1130条规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

【法条链接:《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2、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各继承人可不均等分配遗产,这些特殊情况是指: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对被继承负有法定的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其具有履行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条件下,如果拒绝履行上述义务,那么在分配遗产时,不应分给这类继承人任何遗产,或者仅分给其极少份额的遗产。但应注意,如果被继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劳动能力,明确表示不要求其扶养的,分配遗产时,一般不应因此而影响其所应取得的遗产份额。

(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在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的条件大致相当的情况下,继承人之间既可均等分配也可以协商,在达成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不均等分配。

THE END
1.遗产继承人的顺序是什么2.第二顺序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3.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或者第一顺序继承人不继承的,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526666.html
2.论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及顺序现行法过窄的继承人范围和过少的继承人顺序,势必造成大量的无主财产收归国有或者集体。而遗产大都是零散的实物形态的财产尤其是生活资料,在现实情况下,收归国家或者集体的财产难免处于不能妥善管理和有效的经营状态之下,从而不能充分发挥物的最大效用(六)现行法在继承人范围问题上的一个立法技术上的失误,是没有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839.html
3.如何确定继承人的顺序?遗嘱和法定继承是确定继承人先后顺序的依据。根据《民法典》,继承人的先后顺序明确规定为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在第一顺序中,配偶、子女和父母享有继承权;在第二顺序中,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继承权的平等原则也在《民法典》中得到了明确规定。 https://www.jiwu.com/baike/59893.html
4.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第三顺序继承人分别是什么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d091e9ffe54fa44b5e7b56e72e64c803.html
5.第六编继承民法典维持了继承法的法定继承顺序,仍然规定有且仅有两个是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然而在立法的过程中,曾有学者提出应对我国的继承顺位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主张:第一继承顺序继承人仅有子女;父母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配偶作为无固定顺序继承人,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0/06/id/5294557.shtml
6.深度解析,看懂《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必须要搞清的一些细节!(你想6.继承人的顺序太叔公应该很早就在物色接班人了,而且是逐步试错筛除的。女佣雾子应该是最早的人,但她不是家族血脉因此最终被排除;母亲是第二个候选人,但她不是男性,也无法接班;第三任候选人应该是真人和夏子尚未出生的孩子(结尾的镜头有交代是男孩)。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839972/